他的好友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三皇子萧景文。
禹国嘉行帝萧阳,有四个皇子,大皇子萧景天,乃皇后所出,深得皇帝宠爱,早早封了太子。
二皇子萧景良,是端妃所生,性子温和,喜爱书画,对朝政没有丝毫兴趣。
整日里与文人墨客吟诗作画,饮酒赋诗,因此皇帝特封他为文王。
三皇子萧景文出生最低,生母只是一介歌女,从小在宫中吃够了苦头。
或许是同命相连,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三皇子与宋威相识,渐渐成为至交好友。
从前三皇子犹如一个透明人,这几年他办差办得好,才渐渐被皇帝关注,给了他不少权力。
宋威这个县令之位,也是三皇子为他谋来的。
因为自己苦过,饿过,冷过,三皇子对百姓有着天然的爱护之心。
深知所求百姓,不过是有饭吃,有衣穿,家中有余粮而已。
自从去过边关一次,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体会过普通百姓的艰辛后,他更加坚定了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心。
让百姓吃饱穿暖,是他身为皇家人的责任。
如今有人找到了一个方法,不管是不是真,总要去瞧上一瞧。
三皇子先是去找了嘉行帝,向他表明了此事的重要性,需要他能
重视。
嘉行帝算是个好皇帝,掌权几十年从未加过赋税,只是他如今身体大不如前,精力不够,很多事都交给下面的儿子去做了。
三皇子禀告完后,嘉行帝并未说什么,直接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
三皇子得了圣令,出了皇宫便去找了农事官。
农事官只是个微末小官,叫苗不离,在这满是权贵的天子脚下,掌权官员家中看门的都比他有脸面。
听门房说三皇子找他,苗不离一度以为他的耳朵出了问题。
直到在他家正屋陈旧的椅子上,见到那尊贵的天之骄子后,才真的相信。
三皇子将宋威所写详细说与苗不离,苗不离越听越激动,翻薯藤能提高产量,他是认同这个说法的。
“苗大人如此激动,可是知道此法?”苗不离反应明显,三皇子当然看出来了。
苗不离此时激动得满脸红光,他曾提出过这个观点,得到的却是来自同僚的讽刺与白眼。
现在有人得出了与他一样的结论,他岂能不激动:“下官幼时与伙伴玩闹,把家中一块红薯地的薯藤翻了个乱七八糟,为此还被家父揍了一顿。”
“那年挖红薯时,被翻过红薯藤的地方,有些结出的红薯又大又多,有些却是整株枯死。但总得来说,那年的红薯产量比往年要高一点,因此下官觉得翻薯藤是有用的。”
会导致作物整株死掉?
这一点宋威信里没提过,三皇子相信宋威不会故意瞒他
,要么宋威自己也不知道,要么就是那家人有办法让作物一株都不死。
这么好的机会,三皇子不愿放过,他沉吟片刻后,对苗不离道:“苗不人可否愿意走一趟,去将此事探查清楚,若是为真,你便在那处多学一学,再回来教其他人,务必将此法推广开来。”
苗不离怎么会不愿意,他这个农事官在户部,就是个闲差。
三皇子愿意将这件事交给他,让他一展抱负,他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