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一十三章:验证结果
    既按了手印,那就是周家的员工了,做东家的照顾照顾自己家的员工,那不是应当的嘛。
    清荷让金婆婆把怀里的包袱拿给胡春桃,对她说:“春桃姑姑,按作坊的规定,每个女工每月五百文工钱,一个季度有两套衣裳。”
    “我希望你明天就能去做事,时间比较急,来不及给你买布做新衣裳,这里头是我娘的旧衣裳,你先拿着将就穿着。”
    “还有几件清文的衣裳,清文这些日子长得快,个子窜了一大截,旧衣裳穿不下了,你要不嫌弃,拿给蒋涛穿,要是你不要,这些旧衣裳只能拿去丢了。”
    包袱里的衣裳,触感柔软,一个补丁也没有,这么好的衣裳怎么能丢了呢,既然已经接下了周家的活,再接受周家的好意好像也没那么难了。
    胡春桃很快想通,摸着手下八成新的衣裳:“东家姑娘,这些衣裳我收下了,多谢你。”
    见胡春桃不再排斥别人的帮助,清荷又拿出两百文钱,推到她面前:“我家的活重,不吃饱不行,蒋涛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光吃野菜不长个儿,这两百文钱,是我预支给你的工钱,你先拿着买些粮食。”
    到这个地步,再推辞拒绝,岂不是矫情,胡春桃接过银子,双目泛红,站起身来给清荷郑重地鞠了一躬。
    她的头缓缓低下,茅屋的地面随之晕出一片水花。
    当天傍晚,孩子们下学后,清荷专程去找了黄夫子,让
    他多关注一下蒋涛的心理状况,并且要重视学堂里孩子间的打闹。
    若是平常的普通打闹,便不用管,一旦涉及到人身攻击,打压等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以防造成孩子们的心里阴影。
    担心黄夫子不重视这个问题,她还掐头去尾地讲了几个现代犯罪案例。
    黄夫子当然不会愿意自己教导过的孩子成为犯人,听清荷讲完后,细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便保证会多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眼见黄夫子是真的重视起来,清荷这才放心离开。
    第二天胡春桃送完孩子就到了周家,她换下了那身破烂的灰衣,穿上了万氏的旧衣裳,整个人瞧着有精神气了些。
    为了不让她的眼睛吓到别人,她寻了块黑色的布条绑在眼睛上,挡住了那只坏掉的眼睛。
    清荷跟她说了要做哪些事,又跟作坊的女工们介绍了她。
    女工们都知道她,一个个善意的跟她打招呼。
    令清荷惊讶的是,胡春桃竟然回应了女工们,尽管举止仍有些怯懦,但比起之前见人就跑的样子,不知好了多少倍。
    打过招呼后,清荷把胡春桃交给她娘,让万氏陪她在作坊里转转,认认地方。
    她自己会屋寻了两块细棉布,一块浅绿色,一块桃粉色,胡春桃脸上那块黑色的布条不好看,凭白把人称老了几分。
    她想让金婆婆帮忙做两个单眼眼罩,胡春桃还年轻,选嫩一点的颜色,更好看。
    论起针线活,谁
    也比不过金婆婆,两个小小的眼罩,不到中午便做好了,下午下工时,两个眼罩就到了胡春桃手上。
    听说胡春桃进了周家作坊,最开心的莫过于胡家的人,胡春桃的三个嫂子这一个多月来,受了婆婆不少脸色。
    不是她们不愿意帮助堂姑子,只是小姑子还有个儿子,真养了她们母子,以后孩子念书,盖房子,娶亲这些事,一样都跑不了。
    家里并没有多富裕,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考虑。她们没想到的是,堂姑子性子那么倔,搬出胡家后,送上门的粮食都不要。
    公公婆婆心疼侄女,男人们心疼妹妹,少不得要她们几句。
    现在好了,堂姑子进了作坊做事,每个月有钱拿,母子俩的生活有了保障,家里人也不用担心了。
    作坊的女工都是心善的人,胡春桃不懂的,大伙争着抢着的教她,慢慢的,胡春桃性子越来越开朗。
    胡春桃的改变,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不由地对周家更加敬佩。
    等一个月以后,胡春桃领到自己剩余的三百文工钱,特意割了肉,领着儿子去探望了养大自己的大伯一家。
    胡老根和何氏见到侄女和兄嫂说说笑笑的样子,欣慰地直抹泪,一个劲儿地说,侄女变了,变回了出嫁前的样子。
    八月收稻谷,九月挖红薯。
    王家庄的村民,今年格外在意地里红薯的收成,往年红薯管半年的饭,后来周家愿意花钱收红薯,村民更
    加在意红薯的产量。
    能换成钱的东西,在村民们眼里比啥都重要。
    周家今年翻了地里的红薯藤,说是能提高红薯的产量。
    周家生意做得大,也愿意帮助村里人,村里人有些人对他家有种莫名的信任。
    不少人也跟着翻了自己地里的红薯藤,不过大伙只翻了少部分的地。
    可是周家在村里办了学堂,让孩子们有学上,又帮了命苦的胡春桃母子后,有些人深信翻红薯藤能提高红薯产量,就盼着红薯成熟,挖出来看看。
    好不容易等到了该挖红薯的时候,跟着翻了红薯藤的村民,不去挖自己地里的红薯,跑到周家问周明远啥时候挖红薯。
    周明远到地里看了看,觉得可以挖了,就告诉来人,第二天开挖。
    清荷家种的红薯不少,照例请了几个帮工,王长喜如今没空,周明远重新找了几个村里人,再加上唐家兄弟,倒也够了。
    唐家兄弟如今跟周家签了长契,帮清荷管着另外的地,兄弟俩老实可靠,把东家的地当成自己的地,尽心尽力的照看着,从没让清荷操过心。
    周明远带着帮工往自己地里走,远远瞧见到了自家地里站着黑压压一群人,村长王有富也在里头,还以为出了啥事。
    他扛着锄头跑到王有富跟前,气喘吁吁地问道:“有富叔,这是咋了?咋这么多人在这儿?”
    “没事,大伙都是来看你家挖红薯的,想知道翻了红薯藤是不是真能让
    红薯长得更好。”王有富敲了一下烟杆子,道出了他与村民们的目的。
    “哦,是这么回事啊,成,我这就挖。”别说村里人好奇,周明远自己更好奇。
    顶着大太阳翻了好几天红薯藤,今天到了验证结果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