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零五章:换种方式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这几天清荷都在家教杨九娘和金婆婆做辣椒油。
    金婆婆还好,她手上有功夫,学起来快,杨九娘要慢一点,看见金婆婆学得快,心里越发着急。
    清荷一边教她一边鼓励她,好在她是个肯吃苦的,愿意下功夫琢磨,也没花多少时间便学会了。
    镇上的酸辣粉摊子清荷不打算再继续做下去,并不是她不做这门生意,而是她打算换一种方式,家里生意越做越大,缺信得过的人。
    光让韩忠和杨九娘摆摊卖酸辣粉,实在是太浪费。
    清荷跟大房一家商量,让大房在镇上租一间铺子,专门卖红薯粉条,酱菜,跳水泡菜,辣椒油这些东西。
    货物由清荷家提供,按比给李家低两成的价格给大房,由大房定个合适的价格去卖,生意应当不会差。
    这一年来刘氏也算是练出来了,镇上的摊子生意好,她想着每天跑来跑去的太累人,打听着有没有铺子要卖的。
    没过两天还真让她找到一间合适的铺子,就挨着码头,熟客一到就能看见。
    在镇上买了铺子,刘氏和周大伯便留在了镇上,只有周清波舍不得媳妇,每日里往家跑。
    刘氏在镇上请了个婆子帮忙,也不让谭玉娇和清霞操心家里的事,让她俩管好自己就成。
    清荷跟她提了这事后,她当天就找婆子寻摸起来,她纠结的是侄女跟她提的另一件事。
    侄女前天来找她,除了说找铺子的事,
    还问她愿不愿意让周清波跟韩忠一块去府城,跟着刘管事学点本事。
    她跟当家的商量过了,当家的很赞成,觉得这样的机会难得,外头人求都求不来,可她有些不放心。
    “清波,你怎么想的,你妹妹说让你和韩忠一起去府城,你想去不?”刘氏边切菜边问儿子。
    对着自己的亲娘没啥好隐瞒的,周清波眼带向往:“我想去,娘,我也不想一直这样没本事下去。”
    “玉娇在村里当女夫子,受大家尊敬,清霞晚上回去还点灯学字,清文在学堂也学得认真,还有清荷,她都把生意做到府城去了。”
    “我这个当大哥的要是不知道上进,有什么脸见底下的弟弟妹妹,再说,我也怕时间长了,玉娇嫌弃我。”
    “那不能。”刘氏歇了手里的活,不假思索地道:“玉娇不是那种三心二意的人,成亲前咱家更穷,她要是真嫌弃你,也不会嫁给你。”
    “娘,就算玉娇不会,我自己也会嫌弃自己的,我不想做兄弟姐妹中最没出息的那个,我是大哥,更应该做弟弟妹妹的榜样。”
    想到妻子娇美的容颜,想到她对待学生的认真负责,想要变得更好更强的想法,在周清波心中更加坚定。
    周大伯赞同地颔首:“清波说得在理,他是大哥,不说事事走在前头,至少不能被弟弟妹妹落下得太远。”
    刘氏一拍大腿,拍板定下:“想去就去吧,家里有我和你爹在
    ,你安心去府城跟着刘管事多学点。娘就是担心,你走的时间太长,玉娇会不愿意。”
    “我跟玉娇商量过了,玉娇她也是支持我的。”妻子的支持,让周清波觉得很窝心,他是跟妻子商量过之后才来找爹娘的。
    侄女来的时候说了,后天就出发,儿子长这么大还没自己独自出过远门,刘氏心里不放心,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儿子,盼着能顺顺当当的。
    说着说着,她面色由晴转阴,瞪着儿子道:“清波,你去府城是去学东西长见识的,别把心思花在别的上头,我听说城里的姑娘长得漂亮有手段,你可别被你迷花了眼。”
    “我跟你说,你要是敢在外头招惹些不三不四的人,做出对不起玉娇的事,你就别回来了,回来我也不会让你进门。”
    似乎是嫌刘氏的话不够狠,周大伯凉凉的加了句:“有清文和元宵,周家不会断后,我和你娘就当没儿子,只生了玉娇和清霞两个女儿。”
    周清波傻了眼,怎么突然就说到这个了?
    他有那么不值得信任吗?
    “爹,娘,我不会的,你们怎么能这么怀疑我。”
    刘氏斜睨他一眼,似有些不信:“最好是不会,后天就要走,铺子里我和你爹忙得过来,你回家多陪陪你媳妇。”
    周清波听话地回了家,谭玉娇不上课的时候,他寸步不离地跟在身边,惹得清霞笑话了谭玉娇好几次。
    后天天不亮时,韩忠和周清波带
    着清荷炼制的辣椒油,踏上了前往府城的路。
    没两天,云溪镇上多了一家周记杂货,里头的东西有些不同。
    泡菜比家里的好吃了不知多少倍,不仅不苦不酸,还带着丝丝回甜,还有好几种没见过的酱菜,配粥下酒都不错。
    最让人心动的是辣椒油和红薯粉条,镇上的大多数人都吃过周家的酸辣粉,那滋味想起来嘴里直冒口水。
    不知道为啥,周家的酸辣粉摊子突然不开了,大伙好几天没尝到味,心里惦记得慌。
    听说能买红薯粉条和辣椒油回家自己做酸辣粉,好多人都围在门口想要买。
    红薯粉条是晒干的,清荷担心大家买回家不知道怎么做,安排杨九娘在铺子里教客人如何泡粉,顺带还教客人们一些红薯粉的吃法。
    刚开业的店铺最需要的是人气,刘氏牢牢记着侄女教她的话,开业前三天,一律八折优惠。
    在场的客人一听,有八折优惠,纷纷掏出钱来买上一份自己看中的商品。
    有客人独独爱吃辣,一早瞄上了辣椒油,听到有优惠,当即拎了好几罐子走。
    这其中就有金达,金达听说周记杂货有辣酱油卖,把摊子交给媳妇,自己一路跑着过来,把剩下的辣椒油包圆了。
    刘氏喜得合不拢嘴,她就知道侄女的主意差不了,瞧瞧这生意,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金达不仅买了辣椒油,还买了不少红薯粉条,他想做酸辣粉的生意,不是他没良心
    要抢占周家的生意。
    他来的路上碰到周姑娘了,特意问过周姑娘他能不能卖酸辣粉,周姑娘说她家以后不卖酸辣粉了,让他想卖就卖。
    金达哪里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生怕抓不住酸辣粉的生意,晚上回去连夜准备好材料,第二天便卖起了酸辣粉。
    金家卖起了酸辣粉,刘氏和万氏等人心里挺不舒服的,觉得自家的生意被别人做了。
    清荷跟她们说,别人生意越好,红薯粉条和辣椒油卖的越多,该是好事才对。
    她巴不得大伙在其他地方也卖酸辣粉,这样自家的粉条和辣椒油才能卖得更远更广。
    众人细下想了想,觉得有理,便不再注意金家的生意。
    只一个人觉得最遗憾,那就是余大嫂,酸辣粉摊子撤了,她家的生意就没之前好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做生意得靠自己,靠别人如何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