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新东家所说,若是为东家做事期间生了病,医药钱都有东家给,另外还有基本的生活费,这可是不得了的待遇。
只这一条,就叫刘广林对清荷又添了几分尊敬。
新东家只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却比那些大老爷们更加大气。
心里惦记着事,刘广林便没有多待,他走时带了些红薯淀粉和粉条,加一罐子清荷现泡的跳水泡菜,领着这些东西去寻找属于他的伯乐了。
红薯淀粉和粉条的价钱,还是跟原来差不多,红薯淀粉十八文钱一斤,粉条三十五文一斤,跳水泡菜则是二十文一罐。
刘广林一走,周明远也扛着锄头出去了,他上午没去地里,一直惦记着要去地里锄草,李氏打了个哈欠,说要去眯会。
留清荷一个人在屋子里无语凝噎,她原本想等刘伯伯走后,就将开作坊的事情说一说,正乖乖等着她爹和奶奶问她呢。
谁想
两人一个字都没说,大有一种任她随便折腾,他们都不过问的架势,她爹先前不还愁得慌吗?
怎么一下又跟没事人一样。
罢了,不问就不问吧,等明天她再给家里人好好讲讲,总得让他们心里头踏实。
她不知道,其实周明远去问过万氏了,万氏说了他的想法,周明远觉得媳妇说得对,也就放开了心。
要说刘广林也真是个敬业的人。
第二天下午刘广林派了人来,说他启程去了府城,让清荷这边抓紧把作坊盖起来,别到时候单子都接下了,房子还没动工。
管事都这么努力,她哪里敢墨迹,赶紧将办作坊的事情说了,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她。
作坊不能盖得太远,有些紧要的过程,清荷还是打算家里人自己做,像是红薯淀粉沉淀过滤那一块,很容就叫人学了去。
关键的东西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里。
家里院子右边不远处有块菜地,平日里家里吃的菜,大多都是从这块地里出来的。
别看菜地不大,里头种的菜却是够家里人吃的。
菜地旁边还有片竹林,两块地加起来,拢共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最后大家选中用来盖作坊的地,就是这里。
盖在这里离家近,方便看顾,吃的东西马虎不得,放在自家眼皮子底下看着,使坏的人多少也要掂量掂量。
只是可惜了菜地里的菜,长得正好。
周明远拔菜的时候,心疼地眉头
打结。
不光是她爹如此,奶奶和娘也心疼得紧,围着菜地一个劲儿地叹气:“多好的菜哟,长得绿油油,嫩闪闪的,拔了多可惜,还有那茄子眼看就能吃了。”
看得清荷哭笑不得,挨个好一阵劝慰:“奶奶,娘,当下最要紧的,是赶紧盖好房子供货挣钱,明年再重新开一块菜地,咱多种点成不?”
劝了几句后,又给两人讲了作坊的重要性,方才哄得两人住了口。
一切准备就绪,招工的消息也是时候放出去了。
一时间,王家庄比过年还热闹。
为啥呀,因为这次周家招工,不仅招盖房子的男人,还要招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