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秀从小寄人篱下,性子有些泼辣,不泼辣不行,不泼辣就要被欺负。
在钟灵秀十五岁那年,她遇到了兵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宋威,两人一见钟情。
宋威是宋侍郎的庶出三子,宋威娘是从外面买来的,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走了,只剩下宋威在府里艰难求生。
喜欢上钟灵秀后,宋威请求宋侍郎上门提亲,宋侍郎看不上钟灵秀,不同意这门亲事。
宋威苦苦哀求,最后宋侍郎烦了,说如果宋威实在要娶钟灵秀,便自己离开宋家,不再是他的儿子,
宋侍郎以为宋威会害怕,哪想到宋威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对宋威来说,宋府的人只会欺辱他,对他没有半分亲情,放弃这些亲人换心爱的姑娘,有什么舍不得的。
比起宋威来,钟灵秀更是果断,她在文昌侯府十几年,收集了不少文昌侯府的把柄。
待宋威来文昌侯府提亲时,钟灵秀直接拿着把柄对文昌侯老夫人说,若是不同意宋威的提亲,她就拿着她手上的东西去报官。
文昌侯老夫人没办法,只得答应了宋威的提亲,因此还气得病了一场。
这事当时传得沸沸扬扬的,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宋威傻,为了个女人连爹都不要了,也有人说钟灵秀太恶
毒,竟然威胁养了她十几年的老夫人。
但有更多的人佩服这两人的果决与勇敢,佩服钟灵秀有胆子反抗,没有屈服,羡慕她能得一良人。
也有不少被打压的庶子,佩服宋威有勇气离家,而他们没有宋威的勇气,总能继续过着被压迫的日子。
金婆婆能认出钟灵秀,还是因为钟灵秀曾经到她以前的主家家里做过客。
钟灵秀的样子除了成熟了些,和以前没什么变化,因此她才能认出来。
清荷有些奇怪,金婆婆自从来了她家后,对自己从前的事只字不提,只说自己曾是官家奴仆,别的什么也没说。
她不说,家里其他人也没问过,就是不知怎么突然会愿意告诉自己这些。
陆大哥如今正跟着宋县令做事,金婆婆把这些告诉她,莫不是有意在给她提醒。
想到这儿,清荷心头一暖:“婆婆,我跟钟姐姐交好是因为我和她能聊得到一块,她出身如何,我并不在意。而且我了解陆大哥,我想陆大哥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交友只论人,不论出身。”
这个回答金婆婆丝毫不觉得意外,刚刚她就看出来了,自家姑娘并不像其他人那般向往高门大户。
她本来是不想再提从前的事,这会面对着姑娘,突然就想将自己的苦说一说,也不为别的,就是憋得太久了。
“姑娘,从前我只说我是官家奴仆,至于是哪家出来的,服侍的是谁,我都没说过,若是
姑娘愿意听,今天我便讲讲。”金婆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丝丝怀念。
清荷给金婆婆倒了一杯茶,放在金婆婆面前:“婆婆,你说,我想听呢。”
金婆婆愿意说出来,许是想通了什么。
她听说有些人心里一直憋着事,时间长了,会把人憋出病来,愿意说出来就好,她可不愿意让金婆婆憋出病来。
现在吃金婆婆的手艺吃惯了,一般的饭菜她吃着都不香。
金婆婆方才说了许久的话,也有些口渴了。
她端起茶杯,对清荷道了谢,将茶一饮而尽,然后眼神悠悠地讲起了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