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一百零七章:渐生恨意
    大房一家人走后,金婆婆收拾厨房,韩忠打扫院子,李氏觉得有些困回屋了,清文则是回房间温习功课。
    内院的堂屋里,陆承泽将他从朱氏那里拿回的银子,放到万氏面前:“秋姨,这是从朱氏手上拿回来的,您收着。”
    “虎子,你咋拿到的?朱氏可是把钱看得比啥都重。”万氏疑惑地问道,她担心虎子对朱氏下狠手,误了前程。
    “朱氏看重钱,但她更看重她儿子,秋姨你放心,我没动手。”陆承泽将他如何拿到钱的内情,说给屋内几人听。
    陆承泽说完,周明远忍不住夸赞道:“好样的,虎子,有他们村长盯着,朱氏应该不敢再来了。”
    “没错,只要他们害怕被赶出村子,就不敢再来骚扰咱家。”清荷接话道。
    万氏盯着桌上的银子,想起以前她很痛心哥哥万大成被朱氏带坏,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劝说哥哥,现在看来或许哥哥的本性,就是如此自私凉薄。
    不过那些都过去了,他们是好是坏都与她无关。
    如陆承泽所料的那样,万家父子知道家里的钱被朱氏借给朱富贵,而朱富贵被人骗光了钱后,对朱氏好一番痛骂。
    万大成还好点,他只要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对生活的要求不高。
    到底是二十多年的夫妻,他吼完朱氏,看朱氏不如往常那样有精神,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很快便心软了。
    银子已经没了,再骂朱氏也没什么用。
    最生
    气的是万来喜,他一直以为家里没多少钱,前两年他看上了邻村一个姑娘,那姑娘长得美,他见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姑娘长得美,她家里人要的聘礼也多,要十八两银子。
    他娘不同意,对着他哭了好几家里没那么多钱,拿不出这么银子做聘礼。
    他娘平日很疼爱他,他都知道。
    因此看他娘哭得那么伤心,万来喜以为家里是真的没钱,不愿逼迫他娘,便忍痛放弃了那姑娘。
    今天听爹娘争吵,才知道她娘偷偷借了四十两给舅舅,算上今天给出去的十五两,家里有五十五两银子!
    有五十多两银子,却不肯拿十八两娶他喜欢的姑娘,这就是他娘说的疼爱他!
    他娘最爱的是她的娘家人,是她的弟弟,根本不是他这个儿子!
    万来喜没有跟朱氏吵,也没质问她,只是觉得自己看清了他娘,不再相信她说的话,对她感情也少了一大半。
    朱氏跟村长家闹翻了脸,没了村长庇护,村里人处处针对她,娘家怕她要债,也跟她断了关系。
    朱氏更加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指望儿子能给她养老,可是家里没了钱,她话说得好听,实际的东西一样也拿不出来。
    万来喜冷眼看着,越发觉得他娘之前都是在哄骗他,渐渐对他娘生了恨意。
    朱氏盼着儿子养老这个愿望,恐怕要落空了。
    一连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一到了晚上杨九娘便没了睡意,反复回想着自
    己悲惨的一生。
    自她有记忆以来,就得帮着家里干活,每日里吃得少,做得多,还要挨爹娘的打骂。
    为着哥哥娶媳妇,她才满十五岁,就被爹娘卖到了黄家。
    起初黄海对她还不错,特别是她怀孕的那段时间,家里家外什么事都不让她做,她还以为她要苦尽甘来,过上安生日子了。
    直到生下妞妞的那天,黄家人见是个女儿,立马变了脸色,怀孩子时对她和蔼可亲的婆婆,看都不看妞妞一眼,直接甩手出了房门。
    黄海更是直接骂她晦气,是个丧门星,也不管孩子,转头跑出去喝酒了。
    还是同村帮忙接生的苏婆婆,看不过去,不仅没收钱,还帮着把她和妞妞收拾好。
    她没做过一天月子,因为没人管她和妞妞,只能自己做饭,洗尿片,带孩子。
    因为妞妞,再苦再累她都忍着受着,黄家人不管妞妞,不给钱粮,做饭也不做她们娘俩的。
    她靠着帮别人浆洗衣物,帮别人缝缝补补,好不容易才能带着妞妞活下去。
    没想到黄海那个畜生,为了个窑姐儿,转头想把她们母女卖了。
    她想带着妞妞逃,没能逃出去,被黄海狠狠打了一顿,直接送到了牙行。
    在牙行的那些日子里,她无数次想死去,想去问问阎王爷她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
    不管在娘家还是婆家,都摆脱不了被卖的命运。
    或许是慈悲的佛祖实在看不过眼,叫她遇上了姑娘这样的好
    人。
    姑娘之前本就救过妞妞一命,如今又给了她们母女安定的生活,她穷尽一生也还不上姑娘的恩情。
    杨九娘暗下决心,她得快点好起来,好好帮姑娘做事,好好把妞妞养大,不浪费姑娘的一番心血。
    进了七月,杨九娘的伤彻底好了。
    她做事勤快,要么和刘氏等人一块洗红薯,要么帮着万氏纳鞋底,手上没有一刻闲着。
    万氏和李氏叫她多歇歇,她嘴上答应了,手上的活却没停,两人担心她身体受不了,只好叫她做些轻省的活。
    自杨九娘伤好后,清荷这边琢磨着,把镇上的摊子交给韩忠和杨九娘两人。
    摊子上如今多是熟客,安排两个人足够了,至于她大哥,她有个新的想法,就看大伯家愿不愿意。
    这天收摊回村的路上,清荷问大哥周清波:“大哥,你打算一直这样给我家做工吗?想不想自己做点小生意?”
    “我想过啊,可我不知道做啥,我脑子笨想不出来,妹啊,你有啥好主意不?”周清波知道清荷点子多,她问自己这话的意思,应该是有了好主意。
    清荷抿嘴一笑:“大哥,咱们镇上的码头来往的船多,在码头抗货的人也多,要是在码头上摆个吃食摊子,生意铁定不错。”
    周清波跟着跟着点头,不少人为了挣点现钱,都爱去码头抗货。
    一天十五文,工钱不少,就是人受不住,抗一天下来,两天腿走路都哆嗦。
    在码头上卖
    吃食的也不少,更别说镇上还有这么多家小摊,他实在想不出卖什么,才能挣到钱。
    况且来抗货的人,挣得都是辛苦钱,卖贵了,别人舍不得买,卖便宜了,自己又没賺头。
    村里人都眼红二叔家挣了钱,他们也不想想,粉条和红薯淀粉都是独一份的东西,那也不是谁都能想出来,做出来的。
    换作是他,他就想不出来,还是他妹子聪明,做出了这些稀奇玩意。
    做生意也不简单呐!
    周清波自己想着想着,思绪越飘越远,清荷连唤了好几声,他才醒过神来。
    朝清荷歉意地一笑,随后问道:“妹子,你是不是有啥好主意了?”
    “没错,大哥,我这儿是有个主意,你回去问问大伯和大伯母,愿不愿意去镇上支个摊子,要是愿意,明天晚上来我家,我详细说一说。”在镇上摆摊,不是件小事,大哥一个人做不了决定。
    周清波本来想问清荷是什么好主意,却见牛车不知不觉已经进了村口,便打消了询问的念头,反正明天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