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七十五章:木匠师傅
    木匠师傅姓姚,家里的木匠手艺传了三代了,手艺好,做出来的东西又漂亮又耐用,不过价格也不便宜,比乡下的木匠贵一点。
    价格贵点,清荷是没什么意见的,只要东西做得好,贵点也是应该的。
    一个时辰后,牛车停在了一扇朱红色大门前,陆承泽停好牛车,握着门上的锁环,轻扣了几下。
    “谁呀?这就来啦!”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传来,跟着就是一阵哒哒哒的脚步声。
    开门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一脸的慈善,看见陆承泽和清荷两人,眯着眼道:“娃子,是来我家儿子打家具的?”
    “哎,大娘,我们就是来打家具的,不知姚师傅在不在家?”怕老人听不清,陆承泽加大了声音回答。
    大娘点点头:“在家,在后头浇菜地,你们先进来,我去叫他。”
    大娘把两人引到院子里坐下,自己出了院子喊了几声,
    不一会,一个挑着水桶,身穿短打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陆承泽招呼了一声。
    姚师傅显然还记得陆承泽,向他笑道:“陆兄弟,你先坐一会,我身上脏兮兮的,等我洗洗,换身衣服再和你们说话。”
    “好,姚师傅请便。”
    姚师傅动作很快,一刻钟左右就出来了,一会还要回村,陆承泽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姚师傅,我和家妹是来找你打家具的,劳烦姚师傅给我们介绍一下。”
    “这个简单,我这里有图册,看见喜欢的样
    式告诉我就成。”姚师傅思虑周全,说完就递过来一本图册。
    有了图册,选起来又快又方便,清荷很快订好了要做的家具。
    她订的都是大件,而且每样都不止一件,把姚师傅喜得合不拢嘴,这可是桩大生意啊。
    因着要打的家具多,姚师傅需要买的木料也多,清荷特地付了三两银子的定金,并说好等搬家的时候,让姚师傅多找几辆车送过去,车钱她家付。
    交代好事情,陆承泽和清荷两个坐着牛车急冲冲地往家赶,路上半点没耽搁,到家的时候,天也黑得差多了。
    第二天早上,万氏跟清荷说了有人打听豆芽的事:“清荷,这些日子有好几个人来打听咱们家的豆芽,满香楼的刘掌柜也说想买咱们家的豆芽,我也不知道你卖不卖,就说回家商量一下,你说咱们到底卖不卖啊?”
    按说刘掌柜也不一定非要找清荷谈,和万氏谈也不是不行,可万氏不会和这些人打交道,她怕自己被糊弄。
    万一被别人坑骗了,钱没挣到不说,还惹一身的麻烦事。
    一直是清荷在和满香楼谈事情,万氏自己碰到刘掌柜,都不知道怎么搭话,这些事还是清荷处理得好些。
    “娘,其他人我们没接触过,不知道为人如何。满香楼那边,我要和刘掌柜面对面谈一下,才能决定卖不卖。”
    清荷原本没想卖豆芽,在她看来豆芽发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就学会了,像满香楼
    那种大酒楼哪里需要买,直接自己发多方便啊。
    “这几天你也累了,要不,娘跟刘掌柜说,下个赶集日你们谈一谈,咋样?”女儿这些日子天天帮着做饭,昨天又才去订了家具。
    万氏舍不得女儿日日奔波,想让女儿歇几。
    昨天坐了许久的牛车,虽说不怎么颠簸,但还是觉得不太舒服,清荷也同意她娘的想法,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娘:“嗯,听娘的,下个赶集日再去。”
    万氏被女儿的眼神看得心里软软的,她还记得女儿是个小肉团子的样子,十几年时间仿佛转眼就过,当年的小肉团子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再过两个月,清荷就满十五了,该给孩子寻摸着定亲了,想到女儿要嫁出去,她这心里可真舍不得。
    “娘,吃饭了,一会我该去迟了。”清文见万氏想事情失了神,走到万氏身边拉拉她的衣角。
    万氏回过神来,懊恼地跺了一下脚:“瞧我,差点耽搁孩子上学,走走走,都去吃饭。”
    出门前,万氏叮嘱周明远,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处理了,最近吃饭的人多,上次磨好的粮食,应该吃得快完了。
    隔了两天到了逢集日,清荷来到满香楼找刘掌柜。
    一楼跑堂的小二认得她,几步小跑过来,脸上堆着笑:“周姑娘,你来找我们掌柜的吗?”
    “是啊,小二哥,劳烦你帮我给刘伯伯说一声。”
    小二见清荷对他笑,明媚的笑
    颜晃花了他的眼,魂差点飘出去,傻乎乎地开口:“我马上去,周姑娘你稍等一会。”
    没过多久,刘掌柜从楼上下来,亲自领着清荷上了二楼。
    “大侄女,你可让我好等啊,我盼你盼得头发都白了。”刘掌柜苦笑着道,他是真的心急,他怕万一被别人抢着买走了他需要的东西。
    外人只看见他这个酒楼大掌柜的风光,哪里知道这背后的辛苦,若不是靠着从周家寻摸的新奇东西,他早被人从位置上踢了下来。
    “刘伯伯见谅,家里正在盖房子,杂事太多,所以耽搁了几天。”刘掌柜说的是场面话,清荷自然不会太当真。
    却不不想这次是她料错了,刘掌柜是真的着急,若不是怕找上门去惹人反感,他前两日就找去王家庄了。
    “大侄女,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想每月多订点红薯粉和粉条,每月的量要加倍,不知大侄女家能不能接下来?”刘掌柜给清荷倒了一杯茶,语气急切地说道。
    清荷觉得有些奇怪,满香楼用红薯粉和粉条做菜已经快半年了,怎么会突然要加一倍的量。
    不过那是满香楼自己的事,她不好多问:“刘伯伯,加量是没问题,不过得等两个月,家里的房子没盖好,暂时没地方做。”
    “好好好,也不是要马上就要,过两个月做出来了,直接送来就成。”
    刘掌柜心里还担心,周家毕竟只是乡下人家,一下子加量太多,怕是
    做不出来,要是能直接买到方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