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七十二章:破土动工
    结束后,金达和郑琴走到周家人跟前,真诚地道了谢,夫妻俩心里清楚,若不是周家帮他们,今天这个罪名就落在金家头上了。
    “周老板,之前是我不对,我不该模仿你们卖酸辣面,明日我就不卖酸辣面了。”金达满脸愧疚,他模仿了周家的生意,周家还愿意帮他,他真是没脸见周家人。
    听到不再卖酸辣面,郑琴心中有些不舍,酸辣面如今也算是他们家的一份重要收入,要是不卖酸辣面,家里的日子可要难过些了。
    若是以前,她或许会劝劝丈夫,但现在她愿意支持丈夫的决定,他们一家人一起努力,日子总能好起来的。
    金达的一番话,让清荷对金达重新有了认识,她还以为金家人很嫉妒怨恨她家,看来并不是这样。
    家里的生意都是女儿在做主,周明远面对着金达不知道该怎么回他,下意识地看向女儿。
    清荷对着他微微一笑,侧身对着金达道:“金老板不必如此,酸辣味不是我家独创的,谁都可以卖,酸辣面金老板不卖,以后也会有其他人卖的。”
    “这真的可以吗?周姑娘不介意我家继续卖酸辣面?”金达摆了多年的摊子,看出主事的人是清荷后,也没露出惊讶,自然地交谈起来。
    “不介意,金老板继续卖便是,不过想要留住客人,金老板还得提升一下辣椒油的口感。”
    “我明白的,多谢周姑娘提醒
    。”自己的辣椒油不够格,金达自己清楚。
    他之前也没认真专研过,如今周家既然不介意,那他回去一定好好琢磨琢磨。
    至于给金达的那罐辣椒油,陆承泽后来告诉清荷,辣椒油被里正扣下了。
    案子了结后,陆承泽才跟里正说他和周家的关系,让里正好一阵夸赞,直说周家人正派,有现成的关系都不用,心中对周家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哪怕郑传家再不愿写认罪书,只要他还想在云溪镇住下去,就不得不听里正的。
    第二天,镇上的公示板上多了一份认罪书,郑传家没舍得让儿子来写,他自己也是读过书的,写一份认罪书不是难事。
    认罪书只公示了半个月,郑家却被人讨论了几个月之久,审案那天看热闹的人多,没几天就传的遍了整个镇子,甚至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有不少人知道。
    大伙讨论的不但有偷秘方的事,更有不少郑家大房二房的往事。
    郑家落了个不念亲情,手段下作的名声,生意一日比一日差。
    糕点不比其他吃食,一般人家也就是家里来客,或是送礼过节才舍得买些糕点。
    郑家名声臭了,大家都嫌晦气,都去镇上卖糕点的摊子上买糕点,进都不进郑家的糕点铺子。
    郑家没了生意,铺子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镇上摆摊卖糕点的小贩,抓住机会迅速在镇上租了铺子,站稳了脚跟。
    家里铺子没有
    生意,没了进项,儿子还要继续读书,没多久郑家便传出了要卖祖产的消息。
    阳春三月,村里各处已是一副繁忙景象,黄角树下一个唠嗑的人也没,家家户户能下地的都在地里干活。
    周明远雇了村里两个干活老实的人,正忙活着家里的几亩地。
    家里有牛做啥都方便,半天就把地翻了一半,惹得周围翻地的人好生羡慕。
    周明远买下了赵东来的地,这块地挨着赵东来堂哥赵东升家的地。
    赵东来是个勤快有脑子的人,靠自己的本事搬到了县城。
    他堂哥赵东升却是个懒货,地里的活能糊弄就糊弄,上等的土地,他种出来的粮食跟下等地差不多。
    这会见周明远赶着牛,几下功夫就翻了一大块地,他挖半天才挖一小块。
    心里打起了主意,凑到周明远身边笑嘻嘻地说:“周二哥,等你家的地翻完了,我借你家牛用两天,你放心,我保证给牛喂饱饱的。”
    周明远对家里的牛宝贝得很,牛身上的皮毛刷得油亮,牛圈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听赵东升说要借牛,他头也不抬地道:“我家的牛不借给别人,要拉货还要耕地,牛太累了。”
    “周二哥,别这么小气嘛,我就用一天就还你。”赵东升没想到周明远拒绝得这么干脆,不过他一向脸皮厚,被拒绝了也继续扭着说。
    可惜他碰上的是周明远,周明远停下手上的活,面
    无表情地说:“我家的牛不外借,耕完我家的地,还要耕我大哥家的地,你要是想用牛耕地,可以去长福家租一天他家的牛。”
    赵东升脸色一僵,王长福家的牛,租一天十文钱呢。
    他要舍得给十文钱出去,他早就去租牛了,哪还会在这里厚着脸皮借牛。
    “老二,快回来了,盖房子的人到了。”周大伯喘着粗气跑过来,大声喊道。
    “哎,大哥,我这就回去。”周明远跟两个种地的人打过招呼,牵着牛回家了。
    孙满堂带着十个壮实的汉子,正在后面的荒地上摆供桌,桌上放一个香炉,一个猪头并一些瓜果。
    待周明远回来,祈福就能开始了。
    孙满堂站在最前面,身后站着周明远一家和盖房子的工人。
    孙满堂洗了手,点燃香,口中念道:“今日属吉日,特在此动土,兴建周家宅第,破土动工恐冒渎神威,虔备瓜果牲畜。"
    "祈神明圣尊,慈悲佑吉祥,兴工大吉,百无禁忌,开工大吉,平安顺利。”
    他脸色庄重严肃,声音洪亮,虔诚说完后,把香擦在香炉里,静待了片刻,才大笑几声:“好了,一切顺利,开工大吉,兄弟们开工啰!”
    孙满堂今天拉来了好多青砖,他一说完,手下的盖房工人立刻行动起来,把砖往下卸。
    在王家庄请的二十个帮工,何时见过这种盖房子的的仪式,少不了要议论几句,回家再向
    家里人吹嘘一番。
    盖房的工人动了手,周大伯赶紧带着二十个帮工也加入搬砖的队伍。
    这头开了工,万氏和清荷也没时间闲着,中午这么多人一块吃饭,饭菜做起来了不轻松。
    要想干活的人下力气,肚皮首先要吃饱。
    考虑到今天是开工第一天,清荷决定把饭菜做得好一点,大家吃得满意了,干活才更用心。
    算上自家人,吃饭的正好有二十个人,这么多人,煮白米饭和白面馒头都不太现实。
    她想了想决定做杂面馒头,数量上多做点,管够,早上已经把面发好了,这会正在灶上蒸着。
    干活的人要吃油水,清荷特意买了肥点的五花肉、猪大骨还有半扇排骨,今天还有祈福的猪头,排骨就抹了盐放着,明日再吃。
    剔了肉的猪骨头,用刀背砍破,准备炖个萝卜骨头汤,骨头便宜,虽说没什么肉,拿来炖汤却是极香。
    猪头肉煮得久,清荷把猪头拿到院子里的锅里,加上几根大柴火,慢慢煮着。
    她提着菜篮子去地里拔些葱,再砍点包菜。
    清霞灶前一边烧火,一边和奶奶剥蒜。
    本来刘氏和万氏都让婆婆去歇息,不用来灶房里,李氏不愿意。
    她身体不好,做不了重活,但帮着摘菜,剥蒜还是行的,儿子家盖房子呢,她也想帮帮忙。
    妯娌俩劝不动,只能随了婆婆的意,叫她做些轻省的事,不让老人家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