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四十九章:五味陈杂
    回家的路上,清荷看着面孔稚嫩的弟弟,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管教弟弟,千万不能让弟弟学坏了。
    这几天家里事情多,也没什么时间问清文在学堂的情况,这会坐在牛车上,她习惯性地摸摸清文的头:“清文,在学堂里还习惯吗?有没有被人欺负?”
    “学堂里挺好的,没有人欺负我,黄夫子很严格的,要是发现有人欺负同窗,会被打手板的。”说起打手板,清文一脸的害怕。
    “黄夫子对你们严格,是为你们好,要好好听夫子的话。”没想到黄秀才年纪轻轻,看着又斯文儒雅,竟然对学生这么严格,倒有些出乎意料。
    “姐,我会的。就是……就是我还没学会写字,还不能教姐姐读书。”清文懊恼地说着。
    弟弟这么懂事,清荷当然开心,她低头看着弟弟的后脑勺,柔声开口:“没关系的,你才刚刚上学,别想太多,等你学会了再教姐姐。昨日我听你在背书,今天会背了吗?”
    “是《千字文》,姐姐,黄夫子教我们念了一段《千字文》,我今天已经把黄夫子教的都背给夫子听过了,夫子还夸我了!”清文眼睛亮晶晶的,为今天得了夫子的表扬高兴着。
    “清文真棒!又聪明又努力。”
    “嘿嘿,姐,我背给你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清脆悦耳的童音响起,惹得路上的过路人频
    频张望,牛车上的三人,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自豪的笑容。
    前些日子,王有富托人给县里的赵东来带了话,他家的田地周家要买,让他回来一起去衙门里把地契办了。
    赵东来回了话,说是今天巳时回镇上,在衙门那条街的街口上碰头。
    万氏和清荷都没空,这次还是陆承泽陪着周明远去的。
    因着是六亩地一起买,还是同村一块长大的,赵东来爽快地降了价,只要了周明远三十两银子。
    谈妥了价格,一行人跟着就进了衙门,宋书吏见着陆承泽带着周明远进来,了然一笑,他说怎么前几日陆小子来送礼呢,原来为了今天的事情。
    不过周家送来的礼物里面,有些零嘴他娘子爱吃,如今吃完了,这镇上的糕点铺里又买不到,他正想问问陆承泽在哪里买的。
    都是熟人,宋书吏办事也快,也没有额外收什么费用,不到午时,六亩地的地契就到了周明远手上。
    “小泽,你留下来一会儿,我问你点事。”宋书吏把正要走的陆承泽留了下来。
    陆承泽跟周明远回了一声:“二叔,我这里还有点事,就不送你了,你路上慢点。”
    “嗯,你忙去吧,休沐了就到家里来。”周明远匆匆叮嘱了一句,他还急着回去看着打地窖的事。
    其他人都走了,屋子里只剩下宋书吏和陆承泽,宋书吏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小泽啊,你上回送
    来的东西里面,有样零嘴在哪里买的?你嫂子喜欢吃,我跑遍镇上的糕点铺都没找到。”
    “宋哥,那零嘴别说是镇上,就是县上也买不到。”宋书吏说的零嘴,陆承泽知道,就是金丝糖。
    见宋书吏一脸疑惑,他接着说道:“那金丝糖是我秋姨自家做的,庙会上买过几天,现在还没摆出来买,所以买不到。”
    听说是周家自己做的,且还没拿出来买,宋书吏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总不能赶着上去要别人送来吧。
    陆承泽明白他的心思,正好清荷一直想跟他打好关系,他笑着说道:“宋哥,不过是一些零嘴,过一会我去问问我姨家里还有没有,再给嫂子送些过去就是。”
    “那行,我不白要,按着市价买。劳烦你替老哥我跑一趟,回头我请你吃酒。”宋书吏心里一下踏实了。
    他媳妇又怀上了,前几日请的大夫,还没满三个月,不好向外说,这段时间吃什么都吐,就想吃些小零嘴。
    “宋哥,我还要去巡街,先走了啊。”陆承泽瞧着快午时了,他还要赶着去交接班,跟宋书吏打了招呼,匆忙赶去街上。
    巡逻到万氏摆摊的那条街上时,陆承泽去了一趟摊子上,万氏正在煮粉,清荷在擦桌子。
    他想了想走到清荷身边,见她埋头认真地擦着桌上的油渍,怕突然出声吓到她,轻轻咳了一声。
    清荷听见声音,抬头看见是陆承
    泽,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陆大哥,你站在这儿干什么呀?”
    陆承泽被清荷明媚的笑容,晃得出了神,几息后回过神来,放轻了声音道:“宋书吏想买些你做的零嘴,他家媳妇喜欢吃,托我问问你家还有没有。”
    “家里还有一点,但那是留着自己吃的,乱放着的,估计都碎了不少,晚上我抽时间现做一些吧。”
    “嗯,那我先忙去了。”说好了事情,陆承泽匆匆忙忙就走,还有人等着他,不便多耽搁。
    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坐着说话,清文这时候最兴奋,一个劲儿地讲学堂里发生的事,众人都含笑听着。
    等清文叽叽喳喳地说完,周明远从怀里摸出地契,递给清荷:“这是咱家买的六亩地,你瞧瞧。”
    清荷有些不明所以,叫她瞧啥?她如今也是个大字不识的人。
    她愣着没动,万氏从周明远手中拿过地契,塞到她手里:“家里能有钱买地,都是你的功劳,我跟你爹早就商量好了,这六亩地记在你的名下,土地这几年的收成留给家里用,等你出门子的时候当嫁妆带走。”
    清荷满脸惊讶:“娘,这是干啥?都是家里的,我不要。”
    “你别推辞,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往后啊家里置办的田地,都会给你留一份。这是你的嫁妆,你不同意谁也动不了,你手里有钱,我跟你爹也能放心些。”
    女儿再过几个月就十五
    岁了,也该慢慢相看人家了,前头家里穷也没办法给女儿置办好东西,现在有钱了,一点点的给女儿备起来,女人家嫁妆厚,底气才足。
    手里拿着轻飘飘的地契,清荷心里五味陈杂,她还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有人早早地就在为她日后的生活做准备,担心她会过得不好,这是她前世不曾体会过的。
    东西给了女儿,万氏又对着一旁的儿子说:“清文,家里能过上好日子,你能进学堂念书,都是你姐姐想出的办法,娘给你姐姐多置办些东西,你心里不要有意见。”
    “一来你还小,我跟你爹还年轻,还能做几十年,二来嘛你总说自己是男子汉,男子汉大丈夫应当自己去闯一番事业,不能总惦记着现成的。”
    清文眨巴眨巴眼睛,笑着点头:“娘说的对,都给姐姐,等我长大了自己能赚钱了,也给爹娘和姐姐花。”
    清文的话逗得万氏和周明远哈哈大笑,清荷也跟着笑,心里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