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四十七章:醉酒之言
    郑元庆得了老爹的任务,第二天就偷偷从学堂溜出来,到清荷的摊子上想找机会跟她搭上话。
    他到酸辣粉摊子上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清荷跟万氏上街买东西去了,就剩一个周清波在收拾碗筷。
    没看到要找的人,郑元庆也不着急,转头去找街口卖豆腐的小姑娘逗笑去了,他有的是时间,日日他都来,总能找到机会的。
    昨天晚上清荷跟万氏说了,送礼这事宜早不宜晚,明天就托陆大哥送去,等到买地办文书的时候再送,效果就要打个折扣。
    当天下午,陆承泽拎着周家准备的礼,敲开了书吏家的门。
    书吏姓宋,名威,不是本地人,听说是个外地秀才,考过几次都落了榜。
    因着家里头还有妻女要养活,就托人找关系寻了个书吏的差事,才过来云溪镇没两年,行事作风和之前的书吏完全不一样。
    他从不主动朝办事的人索要好处,别人若是给好处费,他也只取少量,给人留了余地。
    见着陆承泽,宋书吏颇有些意外,不过陆承泽长相俊朗,眼神清正,身手不错,最重要的是他行事风格正派,不行阿谀奉承之事,宋书吏心里一直挺欣赏他的,也愿意和他结交。
    陆承泽来的时候买了半只凉拌猪耳,一包香酥花生,宋书吏妻子还替两人另备了两个小菜。
    两人就着小菜喝着酒,越聊越投机,等到几杯酒下肚,两人已经
    开始称兄道弟了。
    又一杯酒下肚,陆承泽拿出周家备的礼:“宋哥,这是我秋姨家里准备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小泽,这就见外了啊,本来也是我份内的差事,你都叫我哥了,我还能收你的东西不成?。”宋书吏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抿了一口,又往嘴里送了一筷子猪耳朵。
    “我就是个送东西的,东西你必须得收下,要不秋姨那里我交不了差。”
    “你就收了吧,我秋姨家在镇上做着生意,若是遇上什么事情,还劳烦宋哥多关照关照。来,我敬宋哥一杯。”陆承泽举起杯子,两人干了一杯。
    “没问题,只要不是什么违法的事,都好说。”宋书吏打个酒嗝,朝陆承泽挤眉弄眼道:“你小子做得对,姑娘家里有什么事积极点,做事勤快点,不努力点怎么讨媳妇。”
    “宋哥,那姑娘是我妹妹,你误会了。”看宋书吏的样子怕是喝多了,陆承泽自己是没什么,清荷是个姑娘家,还没定亲,叫人误会了对她名声不好。
    宋书吏大着舌头道:“成亲之前,我把我媳妇也叫妹妹。”
    “不是,宋哥,我娘跟秋姨……”
    “嘭”
    话还没说完,宋书吏已经倒在了桌子上,陆承泽暗自摇头,跟个喝醉了的人哪里能解释得清楚。
    算了,回头再找机会给宋哥说说,叫他别乱传话。
    小山坡的地契办了下来,挖地窖的事也
    该安排上了。
    周明远叫了自家大哥和王长喜兄弟俩,又请了村里几个平日里干活老实肯下力气的人,打算把地窖挖出来。
    过阵子,开了春,天气暖和了,地里头事情多起来,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耕地,播种,事关吃饭的大事,到时候给钱都不好找人做工。
    周明远不得空,镇上摆摊就只有万氏带着女儿和侄子一块去,周清波人年轻学啥都快,自个儿在村头的空地上赶了几圈牛车,就能稳稳当当地驾车上路。
    万氏拿了些米面肉去老宅,拜托了大嫂刘氏照顾周明远几天晌午饭。
    她不在家,当家的一个人也不好做吃的,老宅有婆婆和大嫂在,不会饿着当家的,她在镇上也能安心做生意。
    家里之前备的红薯粉和粉条还有多的,自家用和给满香楼送货,撑到二月底不成问题,等家里地窖挖好,收够了红薯再开始做,正正合适。
    周明远带着做工的人,先去了看看要打地窖的地方,就在周家二房小院屋后正对的一面坡。
    “老二啊,这坡上都是石头,你咋打在石头上,那多费工夫。”周家大伯看了一圈,眉头皱得死死的。
    王长喜兄弟俩虽然没说话,脸上疑惑的表情和周家大伯如出一辙,想不通为何要在石坡上打地窖,村里的人家里挖的都是土窖。
    “大哥。”周明远想了想清荷昨日跟他分析的原因,照着跟周家大伯说了
    一遍。
    “大哥,土窖是比较好挖,可碰到雨水多的天气,容易滑坡垮塌。石窖虽然挖起来费劲,但不怕漏水垮塌,使用的时间也长,我家做的生意,红薯是关键,不能出问题。”
    周大伯听了,思索了片刻,也跟着点头:“你说的是,碰到天气不好的日子,雨水太大把土窖冲垮的例子多得是,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大哥,王家兄弟,打石窖费力气,我家也没时间给大家做饭,所以我家每日给二十文工钱,各位就在自家吃午饭。”这是家里商量好的,多给几文钱,即不用受累做饭,那些嫌打石窖费劲的人也不会再说什么。
    果然,周明远说出每日二十文工钱后,众人的脸上多了一抹喜色,要知道在镇上做工,一天也才十几文工钱,周家的工钱出得厚道。
    这一日刚过午时,郑元庆又来到清荷的酸辣粉摊子上,万氏和周清波都还没吃饭,这会去吃午饭了。
    清荷一人守着摊子,正坐着歇息,听见有人叫了一碗酸辣粉,她应了一声装了一篓子粉倒进锅里。
    不过片刻,一碗色泽洪亮,香气扑鼻的酸辣粉就摆在了郑元庆面前。
    郑元庆溜出学堂前也没吃饭,用早上剩下的两块糕点垫了肚子,这会闻着酸辣粉的香味,肚子咕咕直叫,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先吃饱了再说别的事。
    酸辣粉下了肚,他掏出帕子擦擦嘴,叫了声:
    “老板结账。”
    “客人,一碗酸辣粉五文钱。”
    郑元庆付了钱,看着清荷利索地收拾碗筷,心里暗想:美人做事就是不一样,收拾个碗筷都这么好看。
    待清荷收拾好了,往回走了两步,他从美色中回过神来:“姑娘,请留步。”
    清荷手里拿着碗筷,听见客人叫她,她停下脚步,转头轻声问道:“客人,还有什么需要吗?”
    “姑娘,可否陪在下说说话。在下今日遇上一些事情,心中苦闷,想找人说说话,不知姑娘可否有空。”姑娘家大多都心软,更何况不过几句话,一般姑娘都不会拒绝。
    清荷快速瞄了一眼说话的客人,是个约莫十几岁的少年,头上包着一方青色儒巾,身着靛蓝色长衫,瞧着像是个读书人,一脸的愁绪。
    莫不是求学路上遇到了什么难事?
    她前世是个老师,学生有困难,老师当然要帮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