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十三章:故意气人
    二楼的雅间里,周明远和刘掌柜也在说话,刘掌柜做了多年酒楼掌柜,跟什么人说什么话题,他心里都有数。
    清荷在后厨做菜的时候,刘掌柜就跟周明远聊地里的收成,聊什么地适合种什么,两人聊得也算投机。
    等清荷把菜放在刘掌柜面前后,刘掌柜止住了话头,一双眼睛粘在面前的盘子上,舍不得挪开。
    “刘伯伯,这道菜叫蚂蚁上树,您快尝尝看合味道如何。”清荷拿了双筷子递给刘掌柜。
    蚂蚁上树?
    名字倒是别致,细碎的肉末裹在酱色的粉条上,还真有些像蚂蚁在爬树。
    刘掌柜接过筷子,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粉条送入口中。
    粉条吸够了汤汁,吃起来温软有弹性,每根粉条上还爬满了肉末,粉条的爽滑夹杂着肉末的鲜,还带着丝丝辣味,口感独特,美味十足。
    刘掌柜连吃了四五口,才放下筷子:“清荷丫头,这道菜的方子我买了。”
    “刘伯伯爽快,不过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粉条,所以今天咱们谈的又是两桩生意。” 清荷笑嘻嘻地道。
    刘掌柜并不计较清荷的小心思,只要味道好,其他都好说:“这道蚂蚁上树里面的粉条,就是做酸辣粉的粉条吧。”
    “没错,这道蚂蚁上树跟酸辣粉一样,用的都是红薯粉,红薯粉不仅做主食好吃,做菜同样美味。”
    “清荷丫头,我知道你的意思,放心吧,
    我不会让你吃亏的。这道蚂蚁上树的方子,我出十五两,你看合适不?”刘掌柜试探道。
    “刘伯伯,咱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粉条只有我家会做,这道菜不管在哪里都是独一份儿。所以,这方子的价格?您要不再想想看?”相比刘掌柜的迫切,清荷内心淡定多了,独一份儿的东西,她不信刘掌柜不心动。
    刘掌柜沉思了一会,便笑着道:“三十两!不过,话说在前头,粉条只卖给满香楼,不能再卖给别的酒楼了。”
    光靠方子当然卖不了三十两,主要还是粉丝的独家购买权。
    三十两银子,这价格合适!
    清荷满意地笑笑:“这是自然,只是满香楼的独家购买权只有三年,三年后这粉条就不能只卖给满香楼了。“
    “没问题,我可以答应。” 刘掌柜也知道要周家一直只把粉条卖给满香楼并不现实,三年时间对他来说,足够了。
    “刘伯伯放心,我们虽是乡野村民,也知道信守承诺,三年内保管只有满香楼和我家有红薯粉条。”
    “红薯粉的价格是三十文钱一斤,一斤红薯粉至少能做六道成品,并且干粉丝方便存放,放一年都不会坏。刘伯伯觉得合适,咱们就立字据,按手印。”
    “价钱是没问题,红薯粉一个月送五十斤过来,如果卖得好,后面可能还会加量,你家可供应得上。”在商言商,尽管刘掌柜很欣赏清
    荷,有些话也要提前说上一句。
    清荷颔首:“供得上的,我家已经在收村里其他人家的红薯了。”
    “好,你和你爹先坐着,我去取银子。”刘掌柜有些急迫。
    不过片刻,刘掌柜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笔墨和纸。
    刘掌柜给了周明远三十一两银子,三十两卖方子的钱,外加一两预订红薯粉的订金。
    依旧是清荷口述,刘掌柜写下菜谱,再刷刷几下写好字据,两份契约,双方各自一份。
    清荷临走前跟刘掌柜约定,腊月二十之前把第一批货送过来。
    摊子上,周清波把东西都收拾好,等周明远和清荷一回到摊子上,直接就能把东西往租好的房子里放。
    冬天黑得早,紧赶慢赶的,回到家中天也差不多黑透了。
    “爹,姐姐,你们终于回来了,我等得天都黑了。”一推开院子门,清文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清荷从怀里摸出弟弟带的花生酥糖,塞到弟弟手里:“小馋猫,是在等姐姐买的糖吧。”
    清文拿起一块递给清荷:“姐,你先吃。”
    “我不吃,你吃吧,别吃多了啊,马上要吃饭了。”清荷一边回弟弟话,一边往灶房去。
    清文把手上的糖块塞进嘴里,幸福地眯上眼睛,真甜!
    清荷坐到灶门前看着火,顺便烤烤手,牛车上没有车厢,一路上坐回来,整个人都冻僵了。
    “这么这会才回来,摊子上生意不好吗?
    ”万氏往锅里下着面条。
    “不是,娘,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吃完饭再细说。”清荷吸吸鼻子:“娘,晚上吃臊子面啊,闻着好香啊。”
    “做其他菜冷得快,面条方便,你们回来煮了就能吃。”
    万氏捞面,清荷用灶里的炭火,装了个火盆放在饭桌下,边吃边烤烤火。
    今晚的臊子是用五花肉,蘑菇丁,酸萝卜丁炒的,五花肉的油脂都被蘑菇丁吸收了,吃起来本来会有点腻,但万氏加了酸萝卜丁一起炒,萝卜丁里的酸刚刚好解了腻。
    美美地吃完臊子面,清荷帮着万氏把灶房收拾好,周明远则带着清文把卧房的火盆生上。
    南方没有炕,冬天都是在屋子里放火盆取暖,放火盆的屋子里通常会把窗户留个缝,防止人被闷死过去。
    一家人躲在屋子里烤火,清荷将今天的事细细说给万氏,万氏听后自是欢喜不已。
    万氏这头也有个好消息。
    村长让王长顺拿二十个鸡蛋给清文补身体,哪怕王长顺一家子多不情愿,只要他们还想在村子里住,就不得不听村长的话。
    给那二十个鸡蛋时,王长顺脸色沉得吓人,脖颈和脸上有好几道抓痕,看样子为了这二十个鸡蛋,王长顺遭了不小的罪。
    要搁别人家,万氏或许就推辞了,可谁叫吴秀娟不说人话,胡乱编排自家闺女,吴秀娟越难受她越开心。
    白得了二十个鸡蛋,万氏不待王
    长顺走远就高声跟大嫂刘氏说,让刘氏中午留下来吃饭,她多炒几个鸡蛋。
    万氏是故意大声说给王长顺听的,她就是要让王长顺生气,刘氏乐得配合万氏,妯娌两一唱一和,将王长顺气得走路打飘,险些一头栽进田里。
    万氏说到做到,中午硬是把大嫂和侄女留了下来,打了五个鸡蛋炒了吃。
    母女俩母女俩说得开心,周明远心里却是有些发愁:要给满香楼送红薯粉,送粉条,自家还要去镇上出摊。
    冬日里农闲还能勉强忙得过来,来年开了春,地里的活多起来可怎么办哟!
    今日从满香楼出来,他就想说的,见街上人多不好开口。
    回来的路上,车上又有其他搭车的人在,他也没找到机会说。
    思索再三,这会周明远也顾不上会扫大家的兴,开口说出了他的忧虑。
    这次不用清荷开口,万氏就问他:“ 当家的,种地赚的钱多,还是做生意赚的钱多?”
    “ 当然是做生意啊。 ”周明远闷声答道,不过他没明白,生意赚钱跟种地有啥关系。
    万氏看他那样,就知道他没想透:“ 当家的,来年开春地里的活,咱请人去做,家里的生意不能落下。 ”
    清荷没想到她娘的思想进步这么快,前两个月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现如今都舍得请人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