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章:逐渐适应
    快步走到自家田梗上,万氏一面喊着周远明和周清文父子过来吃饭,一面把糙米粥倒出来放在一旁的石块上。
    这一路上走过来人人都在埋头苦干,平常爱说笑的妇人这会子忙得头都不抬一下,得赶着这几日天好,把粮食抢收回去。
    夏日里的天,孩童的脸,要是碰上雨天,粮食可要烂在地里。
    周远明放下手中的镰刀,端起碗稀里呼噜先喝了两口,又拿起一个红薯吃起来:“闺女咋样了?这都烧了三天了,再烧下去可不得了。”
    提起闺女,他憨厚的脸上露出愁容。
    “没事了,不发热了,就是看着没颜色,还得养几天”
    一旁累得神色恹恹的周清文听到姐姐的病好了,不由地眼睛一亮:“娘,太好了,姐姐的病终于好了。”
    “嗯,一会吃完饭,你把东西拎回去,在家陪着你姐姐,再补个觉。”
    万氏伸手把儿子额头的碎发拨开,孩子皮嫩,没了碎发的遮挡,眼睛下的青色越发明显,这些天她顾着生病的女儿,没功夫下地。
    儿子早上天不亮就跟着起来,到地里打打下手,小孩子家家的本就瞌睡多,一连好几天早起,这孩子走路都在打瞌睡。
    屋子里,周清荷想着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到了这里,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出于对生命的敬重,她没想过要轻生,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不知道怎么
    回去,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
    工作的时候好多次想去旅游都没时间,这几百年前的村子又没有污染,环境和空气质量肯定都是不错的。
    正当周清荷胡乱安慰自己时,屋外传来一串脚步声:“姐姐,姐姐,娘说你的病好了,你感觉怎么样,还难不难受?”
    边说着话边往屋里跑的是原身的弟弟周清文。
    “我没事了,就是身上还没什么力气。”周清荷一边说一边暗暗打量着。
    眼前的男孩个头不高,穿着青灰色的短衫和裤子,衣服上不少地方都打着厚厚的补丁。
    头发和皮肤因为营养不良看起来暗黄干燥,眉毛不浓但眉形不错, 一双眼睛又大又亮。
    哟!还是个双眼皮呢!鼻正口方,是个乖巧秀气的孩子。
    弟弟长得不错,姐姐应该也差不多,可惜这屋里没有镜子,看不到自己的长相。
    想到这里又暗自摇了摇头,这时候怎么生活下去才最重要,长得再好也当不了饭吃。
    抬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对他笑了笑,状似无意地套着小萝卜头的话。
    对于周清荷来说,和小孩子聊天套话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起话来,很多不清楚的事情,周清荷也都从周清文的口中有了大致的了解。
    整个人清醒后她便不愿在待在床上,哄了弟弟去睡觉,自己不熟练地穿上鞋子,到院子里走了走。
    果然不出
    所料,整个院子破破烂烂地,没一块好地方。
    方才轻松一些的周清荷又愁上了,这么穷,该怎么办哟!
    “清文,你小心点,别到处乱跑,这树上掉着刺辣子,辣着了可难受得很。”
    “姐姐,我知道的,我跟在你身后走。”周清文乖乖的跟在姐姐后面,时不时的也割把猪草往篮子里放。
    走在前面的周清荷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装了大半篓猪草。
    不知不觉到这里已经快两个月了,清荷慢慢适应了如今的生活。
    好在她小时候也是在农村生活,一般的家务活都会做,动作也麻利,才没露出什么马脚。
    这个家的人品行都不错,父亲周明远勤恳踏实,除了农忙时节在家里忙,农闲的时候也去镇上打点零工。
    母亲万秋娘,性子温和,贤惠顾家,做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好手,弟弟周清文虽说才八岁,也懂事得很。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到十岁的孩子也能做不少事情。
    清荷以前带的学生里,不少学生连日常生活都是家里人打理。
    再看看八岁的周清文,平日里烧火,打扫院子,清理鸡圈,跟着姐姐打猪草,上山捡柴火,从来不嫌脏喊累.
    看得清荷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总想着好好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