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517章 福建造船
    第5日中午,当小规模队5准备攻城时,此时却发现,建虏已经撤走,只剩余1座空城。
    众人大喜,纷纷赞颂这重炮的威力。
    众人趁势追击,骑兵开道。
    4月上旬,等到达宁远城时,城头上的祖大寿、祖大弼和吴3桂都大喜。
    接下来的事情就由洪承畴做主了。
    洪承畴不敢将宁远城撤掉,但要求将宁远城部分家属和老百姓转移到山海关。
    4月中旬,转移才算结束,同时还给了部分粮草给祖大寿3人,他们继续守卫宁远城。
    5月中旬,周铉在京郊附近,见到了1本先生,以及2年多未见到的李岩和副侍卫长李让及当初1起出发去福建的周家护卫队兄弟。
    所有的人,都流下了激动、感动、欢喜的泪水。
    这2年多的时间可是让李岩、李让以及去的100人大开眼界。
    李岩简单报告了所见到的1切,包括与郑芝龙3兄弟的见面,以及福建那边商户和造船商家的交流。
    周铉询问众人:愿意做船长和水手吗?能够造船吗?海上贸易赚钱吗?想去征服别的土地吗?
    众人笑着道:愿意做船长,能够造船,海上贸易很赚钱,希望去征战更多的土地。
    从李岩那边得知,郑芝龙3兄弟对朝廷是既想加官进爵,但又不想朝廷染指或控制他们的行为。
    从李岩角度看,目前大明形势未得到彻底好转,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时,很难打动他们。
    即使福建巡抚和两广的官员,郑芝龙3兄弟也不怎么买账。
    周铉摸了摸自己头,说道:“李兄弟,不用着急。大明形势马上会有大变化,你们都跟我回大同镇吧。”
    当天,从1本先生那边得知,朝廷非常困难,京城商人大量往山西出逃,卖出很多商铺、酒楼和地产。
    京城这边,他手里只有30万两银子,以及6万石粮食。
    周铉思索半天,当日,他化装1番,进了京城。
    他没有回家,直接去了成国公府上。
    成国公大吃1惊,但后很是高兴。
    两人交流半天,成国公答应两件事:其1,在勋贵那边借300万银两;其2、早点促成“虚君制”实行,以换得天下太平。
    周铉答应成国公,1旦天下太平,让成国公在新组阁的内阁大臣中,担任1重要职务。
    周铉又去了西宁侯那边,借了300万银两,并让他活动活动,早日促成“虚君制”,恢复京城正常情况,早日消灭流寇大军。
    周铉也同样承诺,1旦“虚君制”成型,时机成熟,让西宁侯在新组阁的内阁大臣中,担任1重要职务。
    从西宁侯府上出来后,周铉找了1家酒店,住宿下来。
    第2天早上,他让1本先生分别从成国公和西宁侯那边拿到300万银两,用200万银两在京城低价收购商铺、酒楼、房契和地契。
    其余400万银两,则6续运往大同镇和宣府镇。
    4月下旬,周铉回到了大同镇。
    但得知,李定国从草原上回来,这次毫无收获,还与建虏骑兵大战了1场,损失1000余骑兵。
    周铉此时心里明白,为什么在山海关那边遇到的阻碍较小,原来建虏分兵。
    同时,因为火炮威力太大,又担心被宁远城断了退路,守城又不是建虏的强项,所以山海关的好几万建虏最后撤退了。
    周铉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鼓励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小心谨慎、多侦察就好。
    在大同镇,周铉看到孙达以“京城建筑”名义,雇佣农民工建造的1排排房子,这些房子放到21世纪,就是典型的“缩小版”别墅。
    楼层当然只有1层,但整体面积有1亩、1亩半、2亩面积,房子内分别有约20平方米、30平方米、50平方米院子。
    3日后,他带领大同镇所有连长、副连长、排长、班长参观了这些房子后,问道,众官兵有什么想法。
    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周铉说道:“这些房子在大同府价值40两银子及以上,而且因为山西、大同会越来越好,人口越来越多,以后价格肯定会上涨。我以35两银子卖给大家。
    如果有的人没有银两怎么办呢?从我这里借,1年按1成利息计算。班长及以上优先,然后是下面的官兵。
    有了房子,家里人就可以住得好、住得舒服。
    当然,如果不买房子,也没有关系,你们存起来就好。我这里开办了1家银行,叫大明银行,存钱有利息,按3厘利息付给大家,在北方可以通用通兑。”
    听到周铉的1番话,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周铉当面宣布:所有连长、排长、班长、官兵,1人最多只能购买1套房子,可大可小。官兵在班长处登记、然后汇总交到连长。
    此事经办人为孙达总经理,筹办银行的事情也是孙达总经理。
    周铉当场任命从南方跟随陈子龙来的7人为银行执事,分别负责潞安府、汾州府、平阳府、太原府、大同府、蓟州、宣府镇的筹办人。
    每办事处有10名原来周家子弟兵家属加入。
    第2天,大同有1000套房子签订了认购,还有1万人等着新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