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491章 大生意
    崇祯16年10月,京城
    接下来,成国公等人更感兴趣的是大生意,那意味着赚更多的银两。
    周铉说:“诸位,这最好的生意就是把关外的草原拿下来,变成汉人的土地。即使1年收1季,因为土地面积大,也可以收很多粮食。除此之外,可以大量饲养鸡、鸭、猪、羊、牛。”
    听到周铉这个说法,大家很兴奋、很激动,但并不是傻瓜。
    成国公笑着问:“你这可是给大家画饼充饥啊!这9镇之外,就不是大明的土地,如何能够保护得了。”
    “国公这句话算是实在。所以本人强调的大生意需要5年及以上的投资。”
    “周公子,你如何保障这件事能够做得成?”
    “归化城(呼和浩特)、开鲁(通辽)等蒙古鞑子的城池都可以拿下来,关外至少有千万亩(10万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的土地。1亩土地1年就算半两银子的收成,也有500万两银子的收入。”
    “即使你拿下了这片土地,朝廷那边如何交代?”
    “每年固定交30万两银子算了。这毕竟是大明以外的土地,又不是大明的军队拿下来的。然后,还保护了大明。”
    “可朝廷并不是这样认为。”
    “国公,那朝廷怎么认为呢?从明太祖开始,这9镇就不是大明的土地。相反,我大明还每年遭受他们的威胁和剥夺。”
    “理是这个理,可是……”
    “国公,诸位侯爷,我认为我大明应该变法图强,改变过去的1些做法。这朝廷也应该有朝廷的界限,不能什么都要,什么都管,否则把大家束缚得死死的,结果就每隔2年就等待着建虏、蒙古鞑子来索命吗?”
    怀宁侯孙维藩突然插话说:“贤婿,不要讲多了。崇祯9年唐王朱聿键因私自带兵勤王,竟然被废为庶人,这可是前车之鉴。”
    周铉拱手道:“岳丈大人!小婿今日这么讲,是希望大家不要揭了伤疤忘了痛。如果我们还因循守旧,这建虏和蒙古鞑子、流寇的灾难还会来的。”
    1侯爵站起来说:“周公子,讲得好!不能再这样提心吊胆过日子了,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家族和未来。”
    有些人在沉思,有些人在小声交流。
    成国公问:“周公子,你准备这么做是好事情,可有很大风险。”
    “为了大明,为了大家,为了天下苍生,我准备了1百口棺材,有谁挡路,要么是我灭掉他,要么是被他灭掉!”
    “本公赞同你的雄心!说说吧,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今日时机不成熟,本人就不多讲了。我提1个简单思路:河南全部耕地面积是1亿亩,现在全部被流寇占据着。如果我率领大军彻底消灭了河南流寇,那么,将有1成土地奖励给将士、3成土地分给那些给我提供粮草、银两打仗的生意人、3成分给土地上的穷人、3成还给原来这片土地的主人。”
    听到这个说法,包厢里炸开了锅。
    要知道,3成土地等同于3千万亩土地,1亩地1年至少有2两银子的产出,就算每年收半两银子的租金,3千万亩地等同于每年1500万两银子的收入啊!
    成国公问:“周公子,你这个做法把朝廷放在哪里?”
    “朝廷有能力就去收复河南、湖广、南直隶和陕西,本人什么都不管,也不会出面分河南的土地。再说了,这1亿亩土地以后照样向朝廷缴纳田税。”
    “那原来的地主不是白白地损失了7成土地吗?”
    “如果由流寇继续占有,那还不知道土地以后是谁的。”
    “如果这样说,关外的土地岂不是收获更大?”
    “当然,但是关外土地比较贫乏。如果永久占有了关外土地,那么2成属于将士、5成属于分给那些提供粮草、银两的生意人,3成低价卖给穷人。”
    成国公笑着说:“你这可真是大生意哦!”
    1侯爵插话说:“但周公子这个想法风险很大。首先,建虏和蒙古鞑子那么容易被消灭吗?其次,朝廷那边不同意,强行收回怎么办?”
    “这,……,那得要看在座诸位的支持有多大?否则,难道我们等死吗?灭不了建虏和蒙古鞑子,穷人不1定会死,但富人肯定是死,即使不死,也会生不如死。”
    听到周铉的1番话,众人默不作声。
    “这样吧!周公子给我们交了1个底。各位回去好好想1想,可千万不要外传,家里人都不要说。这件事,依本公的看法,先让周公子去4镇做做看,让大家有了信心,后面的事情自然好办!”
    众人鼓起了掌,都赞同成国公这1番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