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485章 见面(2)
    崇祯16年10月,京城
    10月上旬的1天晚上,很久没有见面的锦衣卫千户李辉过来了。
    李辉显然又是代表骆养性过来了解情况的。
    周铉笑着问:“李千户,好久没有见到你了,从外面回来的?”
    “是的!这天杀的建虏,何时才能灭掉他们?”
    “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大家不齐心协力,恐怕留给大家的是死亡或臣服。”
    “周国舅,有这么危险吗?”
    “当然!你看看为什么两次建虏围困京城长达半年,大明官军却无可奈何?为什么建虏每隔2年就能入关进行1次抢劫呢?”
    “可我大明有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土地,为何就落成这个样子?”
    “李千总,你有这个想法,还很不错。很多官员可只想着升官发财。如今人心散了,钱没有了,能够真正打仗的人少,用在打仗上的银两更少,所以总是打败仗。”
    “我相信周国舅讲的话,可如此下来,周国舅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当然有,要变法图强,让黎明百姓能够更好生活,让有钱的人多1点权力和自由,让制度和法去统御所有人。”
    “周国舅的话有些深奥,在下听不懂。”
    “你以后会懂的,也请带给骆大人。大家在同1条船上,1定得齐心协力。这样做,为了天下人,也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周国舅,在下可大胆问1句吗?”
    “可以!”
    “皇上会同意变法吗?朝廷百官会同意变法吗?”
    “不同意变法,那只有1起死亡。李千总,你应该知道,朝廷很缺银两,可是很多官绅、王爷银两和田产很多。但打仗1定要有银两,不变法如何搞到银两?”
    “可是,朝廷不是还有辽东、孙传庭大人等各地官军20多万人吗?”
    “但是他们没有战斗能力!而且他们还花银两,1年没有400万银两,是不可能有正常的战斗力的。更关键,即使充足的银两,仍旧被各级官员和总兵拿走了。”
    “周国舅这番话,让在下茅塞顿开!如果真这样下去,那接下来越来越困难。”
    “当然如此!你们锦衣卫也会如此。”
    李辉坐在旁边,怔了半:“在下听说过周国舅在草原上的壮举,可真是让我大明扬眉吐气。如果我不在锦衣卫,真想加入‘灭蒙古鞑子骑兵队’。”
    周铉笑了笑,回答说:“上次,我们也就砍了2万多蒙古鞑子的头,但是朝廷没有银两奖赏。下次有机会,再去抢劫1次。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1下。”
    “那敢情好,在下1定会去!只是属下不明白,为什么这次建虏入关,‘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不出来打1打建虏?”
    “你说呢?我也想打建虏,可是打完后,肯定元气大伤,还要被朝廷猜忌,你说这样做值得吗?”
    “恕在下糊涂!”
    “没关系!我知道山东、河北、北直隶的老百姓很苦;我也很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这世道,不仅有建虏和流寇,还有这无处不在的衙门、剥削和压迫。”
    李辉听后,很是感动!
    他也是穷苦老百姓出身,他深知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尽管是锦衣卫千户,但总算还有良知。
    看到李辉发呆,周铉接着问道:“你这次来主要有什么消息?”
    “哦!骆大人要感谢你让周廷儒走人。另外,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
    “看来宫内的消息还是传得很快啊!那不是本人的功劳,而是周廷儒罪有应得。陕西那边被流寇全部占领了吗?”
    “绝大部分被占了。但隔着西安和关中比较远的榆林目前还是安全的。”
    周铉叹了1口气,随后想起了好主意:“李千户,你能够安排锦衣卫的人暗自传消息,让1些老百姓逃到山西吗?”
    “可以是可以,只是这1路过来,没有粮食,岂不是都要饿死在半路。”
    “那这件事,你先记着,等我的消息吧。山西这边你们收集的消息如何?”
    “基本上大多数官员、有钱人、官军和王府都掌握了他们的消息。”
    “你们在京城信得过的人有多少?”
    “最多1半,锦衣卫被渗透得很厉害。很多锦衣卫与官员、勋贵、富人都有关联。”
    “哦!那就再说吧。以后如何与骆大人直接联系?”
    李辉说出了1个地址。这个地址是1个小酒馆,通过小酒馆老板,可以联络到骆养性。
    两人再交流1会儿后,李辉离开了周府。
    第2天,周铉接到了卢家良、王军率领的8000山东骑兵下落,他们1直分散在山西、北直隶很多山坳里。
    两人来信很憋屈,包括底下排长、班长以及骑兵都认为要和建虏拼1拼,因为建虏来山东抢掠烧杀。
    周铉看了信,也是多种滋味上心头。
    第3天,“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也送来消息,他们就在京城的西北面呆在,粮草还够,并询问该如何办。
    周铉思索半天,通知他们先原地待命,等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