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418章 对策(1)
    崇祯15年11月中旬
    第2早上,周铉赶紧去了京城的“广济寺”。
    广济寺始建于宋朝末年,原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初年重建,成化2年(1466)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
    在广济寺,周铉又是烧香拜佛,又是祈祷赐福。尽管他不信这些东西,但谁会嫌弃永久的好运气、好福气呢?
    中午时分,周铉赶到了万悦楼的厢房里。显然,这地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被检查过,清理过,很安全、很放心。
    成国公等十几人都等待着周铉。周铉进入后,1边说抱歉有急事来晚了,1边跟各位行礼。
    成国公开门见山问道:“周公子,草原上的事情怎么样了?”
    周铉笑呵呵地道:“国公、诸位侯爷,京城里的羊肉估计要大跌价了。这次羊肉太多,带不回。明日,我给诸位爷送上100只羊、20匹好马、100张羊皮,如何?”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周铉又将缴获了2万3千个鞑子头颅、上百万两银子、3万两黄金、上万匹马、14余万只羊的事情讲给了大家听。
    众人纷纷觉得神奇,厢房里热闹非凡。
    从万历年间到如今,大明没有哪个将领能够做到这1切。但周铉做到了,在此之前,他还杀了2万余建虏。
    成国公突然问道:“周公子,既然‘灭蒙古鞑子’骑兵队有如此实力,为何不干脆全出,消灭流寇呢?这样我大明岂不是就内部太平了呢?”
    周铉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1方面要让大家依旧意识到要做些改变;另外1方面,要让大家有信心。
    他答道:“国公、诸位侯爷,流寇今日的实力不可小觑。这次打蒙古鞑子只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缺少防备,力量过于单1、兵力有些分散、指挥不够统1。
    而流寇则不然,既有骑兵,更有大量的步兵,还指挥集中统1。所以,‘灭蒙古鞑子’这1万3千余骑,面对十几万的流寇,不1定能够对付得了。
    再说了,如果把这部分骑兵全部消耗掉,如果建虏入侵,那再怎么办呢?”
    众人听了周铉的话,都觉得言之有理。
    成国公则继续问道:“既然这次效果这么好。那干脆再投入1些银两,再招募更多的人,骑兵数量达到3万骑,横扫流寇,然后再去征服蒙古鞑子和建虏,如何?”
    众人听到这番话,纷纷露出欣然神往的样子。
    周铉笑道:“国公,皇上不会同意,朝廷也不会同意。3万的骑兵落在谁手上,皇上和朝廷都不会放心。而且,这需要大量的银两。”
    1侯爵插话道:“周公子,你不是这次收获了上百万两银子、3万两金子,还有其它马匹和物资吗?”
    “当然如此,但不是每次都能够收获这么多。更何况,银两不是这件事最关键的地方。”
    另1侯爵问道:“既然如此,让5到6个总兵带着3万骑去打仗,不就可以像国公说的那样吗?”
    周铉答道:“侯爷,名义上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可为什么从万历、天启、到如今,每次聚集几位总兵打仗总是输呢?如果这3万骑兵打仗再打输了,会是1个什么结局?”
    成国公追问道:“会是什么结局?”
    “结局很可怕,那就是大明彻底败了,再也没有力量反抗建虏了。”
    “为什么?”
    “因为再也找不到如此多的好马匹;同时,好的骑兵也越发少了;最后3万骑兵都对付不了,那多少骑才能对付呢?”
    “但3万骑兵没有了,对方也会有较大损失啊!”
    “国公、诸位侯爷,你们以为的这3万骑兵都是战斗死亡的,他们会消耗建虏的大量兵力。但事实上,以我大明官军的状况,大多数都是崩溃逃跑而死亡的。所以,建虏只要死亡6千骑兵,这3万骑兵就会全部完蛋。”
    听到周铉这番话和分析,众人联想起以前的状况,大多数都相信了这个结果,纷纷摇起了头。
    此时,成国公突然想起了1件事,他问道:“周公子,这次在草原上取得了大胜利,你刚才说榆林镇有1万3千余骑兵。”
    “是的,包括迎春院7名侯爵、德王、衍圣公等的骑兵,他们1共有5千余骑。”
    “皇上那边会不会将这1万3千骑兵分到蓟辽防线、丁启睿、孙传庭等这3边?”
    “这……,在特殊情况下,真有可能。”
    “如果分配到这边,结果会怎么样?”
    “被逐步灭掉的可能性最大!”
    “为什么?”
    “因为集中优势兵力才能胜;而且,每位总兵肯定会视‘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会放任这些骑兵被灭掉而不管不顾的;最后,养活骑兵中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军饷,朝廷做不到。”
    “这……,这可怎么办?”
    听到成国公这番话,众人1声叹息。
    1侯爵问道:“周公子,难道你没有办法吗?”
    周铉哑然1笑,说道:“在下没有办法。皇上的要求,谁敢不从。”
    另1侯爵插话道:“可皇上的话也并不1定对啊!这么多年,如果皇上的做法对,那么也不会有去年建虏围城的事情了。”
    成国公咳嗽了3声,明显示意这名侯爵不要继续说下去,因为涉及到崇祯皇帝。
    整个厢房陷入了1片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