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398章 再见李岩
    崇祯15年9月上旬,河南开封
    周家护卫队在粮草基地附近找了1个合适的地方,将这次战死的所有骑兵进行埋葬,并记录姓名及其家人。
    周铉又安排了新的1550匹战马加入粮草运输队5,他要加快速度;
    另外,他将最新获得的军情通过夜不收传送到了开封城高名衡、丁启睿、杨文岳和孙传庭。
    这时候,孙传庭也派来了1500匹马,加入了粮草运输。
    李自成营
    刘宗敏等率领骑兵回来后,清点了骑兵数量,发现损失了接近2300骑,算上上次偷袭的数量,1共损失了3500骑,这个数据让所有的人沮丧起来。
    他们原来以为自己拥有较大的骑兵优势,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李自成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轻视对方。以为以2对1,肯定有较大优势,所以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很多骑兵未受过严格战场考验,所以难免出现这种情况。
    牛金星安慰大家道:“诸位将军,官兵这些骑兵的确对我大顺军的确有优势,但是我们如此多的步兵,再加上火炮,只要有壕沟和兵阵阻挡,我大顺军最终还是会胜利的。”
    可众将领皆不语,他们都知道这些官兵骑兵很麻烦。
    当天晚上,受伤被放回来的骑兵首先向所在军长高1功报告,接着高1功向李自成报告有重要消息。
    “李自成”打开了受伤骑兵带回来的信。信中又是邀请李岩见面聊天,而且这人竟然又是去年让“李自成”大军吃瘪的“周国舅”。
    其实,“周国舅”这件事“李自成”早就有了答案,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出现。
    众将领看到“李自成”走来走去,都没有作声。最后,李自成似乎下定了决心,他叫来亲兵侍卫,让他赶紧去洛阳,请李岩将军连夜赶到军营。
    4天后,李岩身边带着5个亲卫,直接前往上次农民起义军袭击官军运粮线附近。出发前,“李自成”和李岩交流了很多,并严肃警告李岩,让他不要泄露农民起义军内部的状况。
    李岩1行很快被周家护卫队夜不收得知,官兵骑兵队马上围住了他们。
    骑兵队将李岩的情况禀报给周铉后,两人在1处宽阔的场地再次见面了。
    周铉笑着问道:“李先生,我们又见面了。这1年多来,有什么感想?”
    “周公子,我感慨良多!这天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这百姓如何才能安居乐业?”
    “李先生是心怀天下苍生的人。可这世道、这人性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上次见面,周公子说要让天下的穷人过好日子,这件事到底有多大可能?”
    “很难保证这件事1定能成功,但只要努力,总是有可能。当务之急,我们首先得能够活得下来。”
    “活下来?周公子的话是否危言耸听?”
    “不是危言耸听!李先生在中原,还不知道北方发生的事情吧。建虏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份,1直围困京城,我大明竟然没有官兵能够正面与之对敌。”
    听到周铉这个消息,李岩惊得1身大汗。他上次从周铉这边听说过建虏的事情,没想到建虏凶猛到如此地步。
    再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仍旧像是大脑被重物猛击了1下。
    看到李岩的样子,周铉加重语气道:“李先生,大明与大顺军,充其量是大明内部两种力量的斗争;而建虏则是外敌,他们如果得了天下,那汉人的江山可是被后金鞑子夺走了,这就像南宋末年1样。”
    李岩猛吸了1口气,提振了信心,说道:“周公子,我这次来面见你,其实更多是闯王的意思。”
    周铉心中充满了期待,他问道:“哦!闯王的意思?他想怎么样?”
    “闯王及各路义军将领对建虏、对辽东、对京城那边的情况都不甚了解。他希望派人先去看看建虏、看看辽东局面,最后能够去京城觐见皇上。”
    “为什么要去辽东看看?为什么要觐见皇上?”
    “主要想知道建虏是否如此可怕,朝廷的精锐主力是否在抵抗建虏。闯王更想通过他的亲信向皇上上奏建言,又想通过亲信了解皇上对义军的真正态度。”
    周铉听后,很是欣喜。如果李自成匆匆忙忙地提出要求,答应朝廷的条件,他认为那是李自成的权宜之计。但如果有心觐见皇上,亲耳听听皇上的意见,那到真可能有诚意。
    于是,周铉说道:“这件事本人可操办。但本人无法完全保证皇上1定会召见这些人。既然如此,义军是否也应该要表现出你们的诚意。”
    “什么诚意?”
    “撤军,从朱仙镇附近撤军。”
    “撤到哪里?”
    “撤到襄阳城。”
    “周公子,为什么有这1条件?这距离很远啊!”
    “因为我大明在开封城附近的官兵兵力充足,又有大量的精锐骑兵,所以这1仗朝廷官军的赢面很高。更重要的是,我必须要向各路官兵有个交代。否则,闯王派人去觐见皇上岂不是儿戏?”
    李岩点了点头,答道:“此事我不能做主,需要报给闯王,3日之内1定给你准确消息。”
    “好!那就这样定下来吧,我等候你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