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387章 归顺
    崇祯15年8月中旬,济南府
    在擒拿了刘泽清后,周铉大声喊道:“山东总兵刘泽清故意阻碍本国舅驰援开封,本国舅怀疑他与流寇有染,决定将其押往京城受审。请诸位通知副将、参将前往济南府面见巡抚大人。”
    刘泽清则大声喊道:“周国舅,你这是随意抓捕和冤枉朝廷命官。侍卫快过来救本官。”
    此时,周铉另外25名随身侍卫也进入了总兵府,总兵府的护卫不敢动手。
    周铉决定连夜将刘泽清抓走,到济南府才最安全。他用布塞住了刘泽清的嘴巴,拿走了桌子上的银票,又强令刘泽清取走了官印。
    当晚,尽管是晚上,因为有月亮,在100名周家护卫队队员和30名侍卫的护卫下,队员离开了临清。大家驻扎在临清城外50里的野外。
    帐篷里,周铉拿开塞住刘泽清的布,问道:“刘大人,滋味如何?”
    刘泽清此时很是慌乱,他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于是说好话求饶。
    周铉说道:“本国舅现在给你1个机会,但你要做两件事情。”
    “请问周国舅,哪两件事?”
    “其1,这段时间和我们在1起,保障运船将人和粮草运送至济宁西岸;其2、你送了2万金给周廷儒,但这是周廷儒勒索你的,你要写下文书。”
    刘泽清脸上阴晴不断,问道:“周大人勒索下官2万金,可没有人证物证啊,周国舅如何知道这1切的?”
    “你不要管本国舅是如何知道的。人证就是你自己,而且你又是周廷儒推荐上去的。至于物证,那2万两黄金还在周廷儒家里,1搜查就知道了。”
    “但这样做了以后,下官就彻底名声臭了,也做不了官,很有可能要下大牢。”
    “但如今你袭击本国舅、阻扰船运和驰援开封、贿赂周廷儒,这样也做不了官,而且还要下大牢,更要遭到周廷儒的抛弃,因为你没有完成任务,也坏了他的名声。”
    刘泽清感觉自己的1言1行好像都被周铉知道了1样,
    看到刘泽清脸色,周铉知道显然没有说服他。
    于是,他再道:“本人还告诉你1条消息,周廷儒很快就可能倒台了。你这里肯定有周廷儒或其幕僚的书信。
    你可以给皇上上奏道:因为听到周国舅驰援开封,这是1场重要行动,而周廷儒却派人送书信,让你阻碍周国舅的行动。于是,你思考半天,决定对皇上忠心,坦白1切,将被周廷儒勒索的2万两黄金献给皇上。如此1来,你不仅不会丢官、下大牢,还会得到皇上嘉奖。”
    刘泽清听后,半信半疑,但表情变得好看多了。他说道:“周国舅,可这次要阻碍你行动的人是礼部郎中吴昌时。”
    “吴昌时与周廷儒的关系,你还不知道吗?”
    “周国舅,下官知道!可他们之间的关系皇上知道吗?”
    “有了本国舅,皇上肯定会都知道!”
    “可是周国舅,下官担心如此做完后,没有什么好结果。”
    “你不是在调查本人的‘京鲁快线’吗?本人的情况你也应该了解1点。这大明,没有谁比本人更忠心于大明、忠心于皇上。在山东,本人还要大力做生意,包括南直隶到临清的水运,你也可以沾光。”
    “周国舅,这都是吴昌时和周廷儒的幕僚要求下官调查的啊!下官难以拒绝。这次如果换成别官员,周国舅不是也能运兵过运河吗?”
    “生人不如熟人,刘大人交了‘投名状’,那当然就是我的人了。而且,本国舅带你去山东巡抚王公弼那边,你如此交代,甚至说得更凄惨点,有王公弼、按察使作证,还担心本人会欺骗你吗。?”
    周铉已经讲到这个份上了,依刘泽清的品性,换位思考,如果这种情况对方不答应,肯定有进1步手段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他眼睛再次漂浮不定,最后咬紧牙关道:“周国舅,这次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下官愿意为周国舅效劳。”
    周铉笑道:“好,我们就不打不相识!”说完,周铉让侍卫准备好笔墨纸砚,刘泽清基本按照周铉刚才的描述,写了供词。
    周铉收下了供词,并说道:“见着王公弼大人和按察使大人时,可将供词内容说出来,但我会要求他们先不要写奏折,待回京城时,本国舅带你面见皇上。
    见完王公弼大人和按察使大人后,我们再去济宁,完成济宁的任务后,你再回临清,保护好信件,如何?”
    果然,到了济南府,在山东巡抚衙门里,周铉邀请了王公弼和按察使。
    按照前面的说法,王公弼听后莫名其妙;按察使则心中既喜又忧,他喜的是这是大案,忧的是这个案子牵扯到内阁首辅王公弼。
    周铉补充道:“两位大人,刘总兵受到内阁首辅周廷儒的蛊惑,不仅被骗去了2万两金,还危害朝廷驰援开封大计。如今,刘总兵不仅忏悔错误,愿意将黄金捐献给皇上,还帮助在下快速让驰援物资和官军过运河,在下愿意为他作保。
    其对皇上、对朝廷的忠心,由此可见。待在下驰援开封成功后,再带刘总兵去皇上面前恕罪。请两位大人给予方便。”
    按察使问道:“周国舅,可本官如果不将刘总兵的事情及时奏报给皇上,岂不是有欺君罔上之罪?”
    周铉答道:“当然!在下建议可在刘总兵协助在下将所有物资和官兵运过运河后,再向皇上奏报。另外,在奏报时,也要注明刘总兵所立的功劳。当然,如果这次本人驰援成功,刘总兵也功不可没,两位大人也有功劳。”
    既然周铉将话说到这个样子,而且王公弼并未反对,按察使当然点头答应了周铉的要求。
    第3天上午,驻地的副将、偏将都来到了巡抚衙门,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刘总兵弃暗投明,立功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