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331章 反复敲打(1)
    崇祯15年6月中旬,南京
    事情发展这种地步,魏国公还是忍耐下来了。他有力量反抗,但是担心失去的更多;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后面有的是机会折腾周铉。
    对于管家提出来的留下文书,周铉想了半天,认为没有什么阴谋。只要文字正常点,他们抓不到什么把柄。于是,他点了点头。
    可刚准备好了文书,管家又提出:是否应该晚上来取这笔银两,因为120万银两太重,需要多匹马车搬运,这样会让人知道国公家出事情,也严重影响国公的形象。
    周铉想了想,21世纪的1斤现代于明代16两,也就是120万两银子有接近8万斤重。
    2匹马的马车大概可以拉动3000斤货物,这样还真需要30辆马车,或者30次次。
    周铉想看看魏国公是不是要搞什么阴谋,反正他在外面有大量人马;而且,这1关总是要闯的,否则,魏国公这关过不去,他是无法在南京立足的,400万银两也肯定搞不到手。
    进1步,如果过不这1关,包括“怡春院”向南京4家风月场所索要的每月20万银两很有可能下次就没有机会了,更不要说这次他所带来的2项新生意。
    于是,周铉再次答应了管家的要求,他答应晚上过来领取120万银两。
    但在离开之前,周铉仔细想了半天,还是决定不要让危险的事情发生为好。1旦魏国公因为气愤和爱财,铤而走险,与他发生火拼,那可是太糟糕了。
    即使他以“勾结流寇”把魏国公全家绑了或者杀掉,他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让他自己危险重重。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做了也没有意义。
    于是,他决定拿出萝卜和大棒的方式对付魏国公,让魏国公不敢轻易掀翻桌子。
    周铉平静地说道:“魏国公,在下尽管是钦差,但其实也是个晚辈。这次的事情,尽管您损失了120万银两,但换1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1件很好的事情。”
    “好事,很好的事情?什么好事,本公倒要听1听!”魏国公气呼呼地道。
    “第1件好事:资助流寇其实是在挖大明的根基,也是要南京城和魏国公您的命。这次惊醒了国公,也惊醒了南直隶那些宵小之辈。”
    “周钦差可是危言耸听啊!再说,本公听他们说,这次贩卖军资也只有120万银两。”
    “南直隶庐州(合肥)、安庆等地可是城都破了。庐州到扬州也只有500里不到的路程。国公说说,贩卖军资给流寇,会不会让南京、扬州危险?”
    “我南京有大江(长江)天堑,流寇没有能力过江。”
    “且不说流寇对南直隶的影响。流寇有这么多军资,河南开封、山东、甚至京城都会有危险。国公难道不知道你的根基在哪里吗?你是大明的国公,你的根基就是大明。”
    “危言耸听,不足为谈!”
    “第2件好事:得到皇上的赞誉。”
    “什么?为什么能够得到皇上的赞誉?”
    “这件事本人可以换1个说法,就是魏国公愿意捐助120万两银子给皇上,以帮助朝廷渡过难关。”
    魏国公1听这个,面色好了很多。他说道:“周钦差,你怎么不早这么说。早这么说,那有今日这么多事情!”
    周铉笑着道:“国公,我不这么做,你会把银两交出来吗?况且,贩卖300万银两的军资也是事实啊!”
    魏国公有些尴尬,1副痛心的样子,说道:“可本公还是损失了120万两银子啊!”
    “还有第3件好事:就是国公可以与我合作,赚取更多的银两,很快你捐助的120万两银子就回到你手中。”
    “合作什么?难道是你那两项生意?”
    “当然!这两项生意可以让国公迅速在南直隶占据绝对高端的位置。”
    “为什么?”
    “南直隶有南京、苏州、扬州名气大、富裕的城池,还有常州、松江和镇江这些富裕城池。南京、苏州、扬州每个城池选2个风月场所;常州、松江和镇江,每个城池选1个风月场所。如此以来,可是有9家。”
    “但是你开价太高!”
    “国公怎么不说赚的银两更多!这每家每月至少可多赚取4万两银子,1年超过400万两银子。”
    “但这2年不都为你挣钱吗?”
    “既然如此,选择第2种不是很好吗?每个月合计至少可多赚取15万两银子,细水长流,风险还很低。如果那1天,国公不愿意做,也可以断掉啊。”
    “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如何难法?”
    “目前,本公只有南京、扬州、苏州3个地方有合伙的经营场所。”
    “将这两项生意,包括‘延年益寿’生意,转卖给他们不就行。以你的身份和名望,不是坐在家里收银两吗?”
    “呵呵,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自己下场开店铺或转卖给这些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