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116章 测试结束
    崇祯14年6月上旬
    5月下旬末,第2轮测试基本结束了;
    包括周遇吉的部队也参加了测试。
    经过这两轮测试,1共有7752未过关,过关人数达到45000多人。
    马上要进行第3轮测试了,过了这1关,意味着至少可以拿到4两银子。
    在1片空旷的营地上,架起了1个高台,高台上,周铉、辽东巡抚邱民仰、吴3桂、曹变蛟、周遇吉、4名太监就坐。
    下面对战区域外有100名周家护卫队队员监视着作战情况,并记录未通过测试的骑兵和步兵。
    先是骑兵对战,周家护卫队张大磊派出100名骑兵对战吴3桂这边的100名骑兵,采用1对1战术。
    两边的骑兵都威风凛凛;
    周家护卫队明显装备比较统1、马匹更加健壮、武器要么是大刀,要么是长枪。
    因为担心伤亡,并未采用长距离冲刺方式,双方只是相隔20米,然后近距离挥舞着兵器。
    刚第1回合接触,已经有1个吴3桂这边骑兵跌落马下,可能是士兵承受力量有限,也可能是心里害怕。
    第2回合过去了,又有3人掉下来,也都属于吴3桂的骑兵;
    接下来,每个回合都有人跌落,但都是吴3桂这边的骑兵;
    1直到第十个回合,才有2名周家护卫队骑兵跌落马下;这时候,场上吴3桂的骑兵只有40多骑;
    等到约2十个回合时,1共有10名周家护卫队掉下来;场上吴3桂的骑兵只有5骑。
    场上1对打得非常精彩,周家骑兵采用长枪刺过来,吴3桂的骑兵使用双刀,将长枪往外方向推;
    待周家骑兵靠近对方时,对方左手拿刀砍过来,周家骑兵侧身躲避过去,然后迅速拉开与对方的距离,重新短距离冲刺,靠近对方;
    如此循环几次,第5次时,周家骑兵在对方左手刀砍过来时,突然在马上出腿,将对方踢落马下。
    27个回合后,这100人测试全部结束,1共有92人过关;
    其中,周家护卫队有14骑跌落马下,而吴3桂的骑兵有86名跌落马下或认输,有7人受伤,伤势不严重。
    坐在高台上的辽东巡抚邱民仰等9人都觉得很精彩。
    甚至包括吴3桂、曹变蛟和周遇吉,很少采用大规模比赛方式进行训练;
    周铉甚至设想,如果像21世纪那样进行海选,比如128进64,64进32,32进16,16进8,8进4,4进2,决赛;
    然后,决赛第1名拿3000两银子,第2名拿2000两银子,第3名拿1000两银子,再配上押注,这帮人岂不是要疯掉。
    当然,这件事不能做,做了军心就散了,他可不是为了赚银两才进行测试。
    周铉让周家护卫队拿出银两,每人1两银子,现场发放,1共92两;
    接下来,当着众人的面,周铉请对抗精彩的3人和将周家护卫队打落马下的14人请上高台,每人再次发放1两银子,以示鼓励!
    这件事让辽东巡抚、吴3桂、曹变蛟、周遇吉都深深赞叹!
    接下来1天的时间,1共测试了60多场,每场100人,全部是骑兵;周家护卫队人均上场5次左右。
    骑兵有5953人通过了最后1轮测试。
    第2日,同样的测试发生在步兵身上,只不过这次步兵整体情况比骑兵糟糕。
    步兵1次测试500人,1共进行了20场测试。
    只有7358人通过测试,周家护卫队只有43人次失败,只因为对方力气太大,人很粗壮才失败。
    接下来第5天才全部测试完毕,步兵1共有3万2千人通过测试,有1万4千多人测试未通过。
    这个数字还是因为周铉与36位队长降低了过关标准才产生出来;如果按照山海关的测试结果,那过关人数只有2成到3成。
    总体来说,因为朝廷军饷和粮草经常不到位,官兵很难长期、大负荷的训练,否则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受伤,甚至死亡。同时,官军日常训练和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导致官军整体战斗能力很差。
    全部测试完毕后,周铉与辽东巡抚、4位太监、吴3桂、曹变蛟、周遇吉8人小范围讨论后,又召开了3支部队千总及千总以上职位的将领扩大会议。
    会议1开始,先进行表彰和奖赏活动。
    这次选拔通过人数最高的千总当场获得200两银子,他是吴3桂军中的1位骑兵千总;
    获得步兵通过人数最高的千总当场也获得200两银子,他是周遇吉军中的步兵千总。
    在30位千总中,有12人来自吴3桂部,8人来自曹变蛟部,10人来自周遇吉部。
    会议第2项是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骑兵要加强马上武器使用熟练程度、灵活度和马术能力;步兵要加强力量和胆量训练;
    会议第3项是行动安排:
    其1、周铉再次拿出4万两银票,其中,吴3桂2万两,曹变蛟1万两,周遇吉1万两,用于购买肉食,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
    宁远城因为粮草充足,故这段时间,所有人每天保证1两的肉食和充足的粮食。
    其2、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里,骑兵必须从宁远到松山往返5次。有监控者在松山附近把守,往返1次就发放凭证1次;
    骑兵每5日进行1次内部比赛,选取前20名进行奖励;
    其3、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里步兵,步兵必须步行至塔山4次;
    步兵每6日进行1次内部比赛,选取前100名进行奖励;
    其4、本次未通过测试的骑兵与步兵要加快练习,等到月底时,再进行第2次测试。如果无法通过第2次测试,则停发下半年的军饷和粮食。
    众将领都大喜,并接受此次任务安排。
    周铉认为宁远官军的日常训练和计划的保密非常重要;他不知道宁远是否有建虏那边的探子,官军里有没有探子;但是他知道,锦州和宁远这些边境上的城池1定有建虏那边的人。
    如今这个时代,要泄露消息出去,只能靠骑马和人;
    这件事,夜不收就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所以,为了保证本次驰援成功,周铉、辽东巡抚、4名太监、3位总兵1起召开夜不收的会议。
    目前,周家护卫队有105名、其余3位总兵合计有254名;
    周铉提议,将这么多夜不收分成34队,每队10人,每次单独出行任务时,每个队不少于5人;
    每个队中要有周家护卫队、3个总兵这边的夜不收成员;
    按照粗略地图,周铉画出了5条大方向的巡逻线。并提出了5条巡逻和侦察路线。
    1队到5队负责宁远到塔山、杏山之间及周围的日夜巡逻和侦察;
    6队到10队负责杏山到松山、甚至锦州前线的巡逻和侦察;
    11队到20队绕行从杏山到锦州外围的巡逻和侦察;
    21队到25队侦察杏山到锦州外围以东的巡逻和侦察;
    26到34队侦察锦州外围到义州的巡逻与侦察;
    其余的19人组成4个巡逻大队。
    碰到建虏,格杀勿论;
    碰到汉人,先擒拿,进行审问;如果逃跑,则也格杀勿论。
    听到周铉的1番言论,除了吴3桂,其他人都没有意见,甚至认为这样分工很合理;大家只是有些疑问。
    吴3桂问道:“钦差大人,这样做莫非是担心我这边有奸细?”
    周铉笑着说道;“吴总兵,如果担心你这边有奸细,那还要你充当主力干什么?更何况,我们是在援救祖大寿、祖大弼两位总兵。
    宁远城很难说没有建虏的奸细,这些奸细会迅速将我们的装备、军情、训练都反映给建虏的主帅。
    要知道,天启年间,沈阳、辽阳等很多地方都这样丢掉的。”
    吴3桂这才放心下来。
    辽东巡抚则问道:“钦差大人,为什么要侦察锦州外围到义州呢?”
    周铉不想现在就透露消息,只好回答道:“要担心建虏有援兵!”
    曹变蛟问道:“钦差大人,为什么要侦察杏山到锦州外围以东区域?”
    周铉回答道:“曹总兵,那边有很多岔道,务必要小心建虏的偷袭。”
    至此,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当着所有人的面,周铉将359名夜不收都进入中军帐,并宣布3条指令:
    其1、设立4个大队长,包括李大武、其余3个大队长分别来自吴3桂部、曹变蛟部和周遇吉部;
    曹变蛟部和周遇吉部分别担任第1大队长、第2大队长;
    吴3桂部和李大武分别担任第3大队长、第4大队长。
    这4个大队长不参与具体的侦察和巡逻,但需要交叉巡视,及时将信息反应给总兵和钦差大人。
    第1大队长、第2大队长负责塔山、杏山、松山、锦州之间的线路安全,管理第1队到第10队;
    第3大队长,第4大队长负责锦州外围及锦州到义州的侦察与巡逻,管理第11队到第34队;
    其2、碰到建虏,格杀勿论;碰到汉人或单独几人的官兵,先擒拿,进行审问;如果逃跑,则也格杀勿论。
    其3、这次如果驰援胜利,每人另外有30两银子的奖励;有重大立功者,分别按50两、100两、200两银子奖励。所有奖赏都可以累计。
    当着周铉和3个总兵的面,34个队及队长都确定下来了,李大武原来队里的5位副队长分别担任队长。
    至此,这项工作让所有的人都放心了,连4个太监都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