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95章 愿望
    崇祯14年4月下旬,慈宁宫
    懿安皇后张焉1人住在慈宁宫中,这里宫女有6人,太监没有,因为她这1生最痛恨的就是太监;
    每次看到太监,她就想起了过往,想起了魏忠贤。
    原本宫女比较多;但崇祯3年后,随着朝廷4处用银紧张,宫中也逐渐裁减了不少宫女。
    贴身侍女兰儿突然说道:“娘娘,这周国舅可是个妙人,搞了那么多猜谜语,还作好几首诗,竟然有56首诗!
    听宫里人讲,他真的捐银20万两,又给了皇后娘娘10万两银票;我还以为是假的,但4处传来消息结果是真的,他还真是大方啊!”
    这兰儿与张焉关系极好,从小就跟随着张焉。
    天启年间,张焉还安排她出嫁,希望给她找个好归宿,可兰儿不愿意,她要1辈子服侍张焉。
    张焉回答说道:“你还知道的事情挺多的!他的诗写得不错,很有韵味!”
    兰儿说道:“奴婢怎么觉得他好像善于写情感诗,比如说《送别》、《芭蕉情》,还有《望月》。”
    张焉打趣地问道:“兰儿,你要说什么?是不是怀春了?”
    兰儿回答道:“哪里?娘娘又在取笑我了!奴婢只是认为周国舅还是1个很有情感、有才华的男子,而且还有大本事。
    否则,他怎么刚刚从开封做钦差回来,又被派往辽东,那可是1个吃人的地方。”
    听到兰儿的话,张焉说道:“这么讲,他还真是不错!”
    兰儿又说道:“不过,我觉得他有点登徒子哦!上次在坤宁宫第1次见面,他看到娘娘您,眼睛都直勾勾地,人有点傻掉了,他目不转睛。”
    张焉有些脸红,又有些生气,她说道:“兰儿,你胡说8道!再说,我就让人杖击你。”
    兰儿连忙说道:“娘娘息怒,兰儿错了!不过,这周国舅还长得挺英俊的啊!”
    张焉呵斥道:“兰儿,你越说越离谱了。周国舅已经去我父亲那边,请求将我妹妹嫁给他。”
    兰儿连忙跪在地上,说道:“奴婢说错了,请娘娘责罚!不过,奴婢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张焉这才恢复了正常状态,说道:“起来吧!这件事是我父亲悄悄地告诉给我的,难道还会有假。那首《芭蕉情》也是他写给我妹妹的。”
    兰儿站起来,说道:“好啊!他又能做诗,又能赚钱,还能带兵打仗。嫁给他是个好主意,奴婢要贺喜啊!”
    张焉说道:“但你不知道,我妹妹要求很高,这也是她1直没有出嫁的原因。”
    兰儿又恶作剧地说道:“娘娘,张然小姐不愿意嫁,娘娘嫁过去算了!”
    张焉这次真的生气了,她站起来说道:“兰儿,今日本宫罚你跪1个时辰,你胡说8道习惯了。”
    这宫中的生活,尽管很富有,很安全,但也充满了无趣。
    2十年来的宫中相伴,她们也经常相互打趣,但这次,兰儿明显开玩笑过了头。
    但奇怪地是张焉有1点点脸红。
    这时候,外面有宫女喊道:“娘娘,娘娘,太康伯来了!”
    张焉怕自己与兰儿的打趣引来误会,连忙叫兰儿站起来。
    太康伯进屋了,他这次领来了张焉的妹妹张然,同父异母的妹妹;
    明朝时候的人纳妾是很正常的,太康伯当然也不例外。
    3人相互行礼后,张焉牵着妹妹张然的手,问道:“父亲过来有什么事情啊?”
    太康伯问道:“为父有几件事跟你聊1聊。你知道吗,周铉前几日到我府上,说他要去辽东杀1000个建虏。”
    “真的?这建虏可是很凶悍的。”张焉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夫也认为是他年轻气盛,吹牛皮罢了。不过听起来,他又好像信誓旦旦。”
    “不要因为杀建虏把他的命给送进去了!崇祯元年开始,还没有那位总兵能够杀1000个建虏。”
    “是啊!所以为父这几天有些担心。而且,这件事还与张然有关系。”
    张焉诧异道:“有什么关系?”
    “周铉认为只要杀了1000个建虏,为父就会同意他与张然交往。”
    张焉用怪异地眼神看着张然;
    张然红着脸说道:“姐姐,我可什么都没有做。我也不知道周公子为什么这么说。”
    张焉于是问道:“父亲不是以前说周公子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怎么现在好像对他改变了许多?”
    太康伯张国纪说道:“哎!怎么说呢,他过去的确表现不好,很多认识的勋贵都这么说。
    但这几次,为父觉得他挺靠谱的。又帮为父看望开封那边的亲戚,又能抵御流寇进攻,还能做诗!”
    张焉点了点头;
    太康伯接着又说道:“女儿,你还不知道啊!周铉竟然又向朝廷捐款了10万两银子,并给了我5万两银子。你知道这些银两用来干什么吗?”
    张焉再次诧异道:“用来干什么?”
    “购买粮食救助穷人,并防止瘟疫!连太医院太医都被他说服了。”
    “还这样做,那他真是个大好人啊!”
    “还有1件事,周铉上次去我府上时,还说了1大堆话,那真是有道理啊!”
    太康伯往4周看了看,小声说道:“如果我大明朝廷像周铉1样操作,那中兴大明、重返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张焉心里很振奋,中兴大明这也是她的心愿;
    可以说从天启年间开始,她就有这么个心愿。
    出身于开封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张焉,见识过老百姓的苦;正是如此,天启年间,她不喜阉党专权,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她希望自己夫君天启能够成为1个伟大的皇帝,带领大明走向繁华盛世!
    可是,事与愿违!
    于是,张焉急着问道:“父亲,周铉那过什么?”
    太康伯连忙小声将那天周铉的话重新说了1遍。
    张焉听后,眼睛放出光彩,她说道:“父亲、张然、兰儿,这些话可不能在外面说,不能对任何人说;说了就会引起大事情。”
    3人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张焉看向了张然,问道:“今日父亲是不是问我的意见,周铉能够配得上我妹妹吗?”
    太康伯回答道:“这个年轻人不错,为父过去看走了眼。为父现在只期望他平平安安地回京城。”
    张焉说道:“父亲,待我问问妹妹的想法吧!”
    说完,将张焉拉到1个偏僻的房间里,她问了张然很多问题,包括谈话、诗文、印象等;
    张然红着脸,11回答,并小声说道:“愿意嫁给周铉。”
    张焉这才完全了解周铉这个人和张然的心意。
    她把张然带来厅堂,又拿出1套珍贵的首饰赠送给张然。
    看到太康伯点了头,张然这才收下了首饰。
    张焉说道:“父亲,张然妹妹同意这场婚事。只是妹妹在观音菩萨面前许下的愿望怎么办?”
    张国纪说道:“当然需要周铉去实现这个愿望。
    扫平流寇、荡平建虏,这是张然的愿望,也是你我的愿望,更是皇上和天下人的愿望。
    接下来,我们就支持周铉去这样做!
    你说呢,女儿?”
    张焉回答道:“好!但是,这非常难啊!我们就走1步看1步吧!”
    接着,张国纪又解释了周铉的什么娶张然会被当做正妻的说法;
    张焉当然没有意见!
    历史上的张焉原本就很有主见;
    如今,她经历了这么多,心里也认为做妻和做妾也没有非常大的区别。
    关键要看男人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更重要的是男人是否对女人好。
    这就像宫中的崇祯皇帝对待田贵妃很好1样;
    做女人做到这样子,做妻做妾又有什么关系呢?
    太康伯、张然又聊了很多内容才欢欢喜喜地离开皇宫。
    待太康伯走后,张焉对着铜镜,摸了摸自己的脸,想起了兰儿前面的话,又1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