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8章 弟弟可真厉害(1)
    崇祯14年1月上旬...
    早上起来,周铉先锻炼身体。这几天天,周铉逐步加大了训练量。
    早上和晚上都训练1次:每次俯卧撑30个、仰卧起坐10个、广播体操1次,还有弹跳和急速行走。
    每餐饭食也有增加了不少。
    猪肉、牛肉、羊肉都吃,但以猪肉和牛肉为主,尽量采用炖和煮的方式。
    这穿越快5天,原来被掏空的身体也逐步有了恢复,现在精气神都好了不少!
    当然,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后还要练习骑马。
    骑马能够最方便逃跑、躲避危险,还能快速办事!这是大明最快的交通工具!
    饭后,周铉手里握着银票,他原本想着赶紧去觐见皇上;
    但仔细想了想,还是应该先去觐见自己的姐姐周皇后,毕竟“枕头风”和礼仪也很重要,况且崇祯最重视礼仪。
    周铉回忆了1番明朝周铉的记忆。
    他发现,只有十几岁时见过周皇后;成婚后,1年都见不到1次。
    周铉猜测:1方面,这件事主要是父亲和周鉴做,因为这是个“肥差”;
    另外1方面,自己是次子,又不学无术、花天酒地,那还需要见周皇后吗?
    不管以前情况如何,这次1定得要主动见周皇后!
    在宫门口塞了点银子后,有人进去报信了。
    过了1会儿,估计是坤宁宫里的太监将周铉带入到了坤宁宫!
    1路上,周铉4处张望,他认为自己会激动,因为这是大明朝的紫禁城,后世的故宫;
    但实际上,他1点激动都没有。
    这高墙上的4角天空,不值得1个21世纪灵魂的羡慕与激动。
    在这里,穿越后的周铉第1次见到了自己的姐姐,也是历史上大明王朝的最后1位皇后。
    只见周皇后高雅从容、秀外慧中;但她衣着简单、朴素,1副大家闺秀的样子。
    历史上的周皇后是1位仁心仁德的皇后。
    她掌管后宫之后,主张节约,削减了大量不必要的花费,也很少为自己的娘家人讨要赏赐;
    她帮助后宫的嫔妃;而本人常常保持有平民本色,经常在后宫中身穿素衣,吃素食,亲自做1些女红纺织类的事务。
    穿越的周铉满怀尊敬之情,看着这位3年后被逼自缢的皇后!
    周铉简单行礼后,周皇后说道:“弟弟,你来了!父亲,你大哥很久没有进宫了!”
    周铉心里1笑: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她的亲戚对她也降低了兴趣。
    他回答道:“姐姐,我们好久没有见过面了!
    太子殿下、3皇子、长平好吗?臣弟这里带了1些小礼物,送给他们。”
    周皇后面带惊讶,无论是周奎,还是周鉴,很少做类似的事情;
    他们大多数来是有事情相求,或者索要钱财。
    周皇后还是高兴地让宫女接过了礼物,然后说道:“弟弟可是变了不少啊!太子、慈炯、长平恰好到别的地方读书了;
    你这次来有什么事情吗?”
    周铉出乎意料地回答道:“您是臣弟的姐姐!没有什么事情,臣弟也可以来看望您啊!
    臣弟想起小时候,那时候很贫穷,父亲很忙,还是姐姐照顾我的。
    我周家能有今天,也是全靠皇上和姐姐的恩赐。”
    周皇后心中1暖,很久没有人这么和自己说话了!
    在宫里,如今大明江河日下,宫里用度大幅减少,太监宫女也少了许多!
    皇上也因为局势的恶化脾气不好,也需要她分担忧愁;承乾宫里还有1个让她讨厌的对手。
    在宫外,周家不能帮她,反而不断索要钱财;
    同时因为父亲的贪婪,有时候又损她的声誉。
    尽管贵为皇后,但这副担子很重!可又有谁能知道呢。
    她抑制了自己的情绪,说道:“弟弟,你长大了很多啊!”
    周铉看到这1切,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情!
    21世纪的周铉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从小也受过不少苦。
    设身处地替他人考虑、从细微处明白别人的苦和乐,这也是他从小学来的。
    于是,他说道:“姐姐,我给你带来好消息了!
    弟弟晚上得1神人教导,变化很大!不信你出1个题目考考弟弟。”
    周皇后仿佛恶作剧般地笑道:“那作1首诗如何?给你1点时间,以诗言志如何?”
    旁边的贴身侍女香儿也笑起来了。
    周皇后尽管很少见到周铉,但也从周奎和周鉴那边得知弟弟的1些情况。
    周铉如果真能做出1首诗,那就是“破天荒”。
    周铉说道:“有了,姐姐听好了啊!诗名《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诗是清代诗人、书法家、画家郑板桥所作。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很有诗意。
    周铉反复吟读了3遍后,周皇后说道:“好诗!姐姐虽然所学有限,但是也听得出来,这是好诗!弟弟该不会是外面抄的吧?”
    周铉装作委屈道:“姐姐,往日臣弟表现不好,让姐姐见笑了。但这次真是弟弟做的诗啊!
    弟弟这里还有1首诗,它是弟弟前几天想出来的。
    每次读起来它,就让弟弟想起小时候,姐姐照顾我的事情。”
    周皇后心中很是暖和。明代人很少说这么贴心、真心的话。
    周铉继续道:“这首诗诗歌名为《村居》:
    草长莺飞2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读过2遍后,周铉又回想起自己21世纪的父母亲怎么样了?这《村居》不也像自己小时候的情况吗?
    周皇后大声说道:“好诗!真是好诗!我要把它读给皇上听!”
    周铉这才说道:“姐姐,这做诗算不得什么真正本事,只为文人骚客谈资和抒发情怀所用。
    它上不能安邦,下不能抚民。不能用来打仗,更不能变出钱财。”
    周皇后听后,有些愕然,又有点惊喜。
    于是,她说道:“看来,弟弟的志向远大啊!好好准备1番,后年可是有会试。
    如果中举了,就可以为皇上分忧、为大明尽力!”
    周铉说道:“姐姐的想法很好!
    但是,朝廷上官员不都是会试中举吗,而且有的还是状元、榜眼、探花;
    但这些官员却并不能为大明解困、为皇上分忧。
    否则,何至于今日国库紧张,战事糜烂呢?”
    听到这些,周皇后虽然对朝局了解较少,也知道弟弟说的都是真实的情况。
    于是,她叹气道:“姐姐不干涉朝堂上的事情。弟弟如果有好办法,献给皇上吧!”
    周铉知道周皇后的好性子。
    原来大明历史上,周皇后基本对崇祯皇帝百依百顺,连大明快要灭亡的半年前,她也只是暗示崇祯皇帝可以迁都去南京。
    但崇祯皇帝固执和好面子,怎么可能会听呢?
    周铉为了让气氛更好1点,说道:“姐姐,那你就等臣弟将神人教的本领全部学会,再为皇上分忧,为大明中兴而尽力!
    神人教的本领多着呢?臣弟还能做生意赚钱呢。”
    周皇后好奇地问道:“真的吗?能够赚多少银两?”
    周铉回答道:“臣弟跟成国公做了1笔生意,占了4成股份,成国公支付了10万银两。
    如果1年过去后,国公认为生意好,我就将4成股份转让给他,这10万两银子就是我的。”
    周皇后听后,大吃1惊。
    首先,能够跟成国公1起做生意,它代表这桩生意肯定不错;
    其次,这是勋贵阶层的1种荣耀,往日父亲周奎都在她这里抱怨成国公不理他;
    最后,成国公还支付10万两银子。
    10万两银子可真的不少。
    明代京城1般4出4进的4合院,也就价值几百两银子;
    1个打仗的官军,1年的军饷也就18两银子。
    她问道:“弟弟,你真不错!神人怎么这么厉害?”
    周铉回答道:“那当然,神人自称周公旦。
    在梦里,他教导臣弟要为皇上分忧,要我大明百姓造福。
    臣弟再努力学1段时间,然后上奏皇上,为皇上解决困难。
    姐姐可要为臣弟在皇上面前说好话!”
    周皇后道:“那当然!弟弟有出息,姐姐也很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