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426章 欣欣向荣

第426章 欣欣向荣

 热门推荐:
    开元2年6月。
    长安城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1件事情就是左骁卫和水师将士的代表回来了。
    皇帝刘泰在郊外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其规格和右武卫、亲卫去年班师时有得1拼。
    同样也有几十万人百姓前去迎接。
    从潼关到长安的路上,都有附近的百姓持花斟酒。
    这场东征扶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所有参战的将士都得到了高升。
    特别是范彪这个行军大总管。
    除了继续统领左骁卫外,还兼任了枢密副使。
    唯1遗憾的就是爵位没有升上去,还是1个侯爵身份。
    这也说明了大炎爵位的尊贵。
    像周宁这种立下了这么多功劳的人。
    同样也只是1个侯爵。
    看来朝堂上只能有5位国公的传言是真的了。
    就是不知道周宁能不能打破它。
    而第2件事情就是小型蒸汽机实验成功了。
    6月十日那天。
    在全城百姓的见证之下。
    1艘加装了蒸汽机的内河平底船正式开始试航。
    在北边的渭河之上。
    来回连续航行了十个时辰。
    除了中途停下来加水、加煤之外。
    1直都处在运行状态之中。
    而且上面还载着整整1千石的粮食。
    在3十公里的河段上面以每小时3十公里的速度。
    跑了整整4个来回。
    当时在渭河两岸有3十多万人观看。
    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个奇迹。
    看着这艘没有船帆,没有船桨和撑杆,更没有纤夫的大船。
    在逆流的水面上狂飙突进。
    只有烟囱冒出的浓烟,和船尾翻腾的白色浪花。
    科研中心没有使用明轮。
    在周宁的干预下直接使用了螺旋桨推进。
    现在的物理院机械所有着丰富的水力涡轮制造经验。
    造个螺旋桨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除此之外。
    这艘船的龙骨是用型钢铆接而成的。
    但是船壳和甲板还是用的木材。
    这样既加强了整条船的结构和强度,使得它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也降低了自重,减少了建造时的难度和成本。
    这艘船集合了科研中心太多的先进技术。
    动力是小型化的大马力蒸汽机。
    这种蒸汽机是专门为内河船和火车设计的。
    在尽量做小的同时,也保证了它的动力充沛性。
    两者达到了1个完美的平衡。
    这次在渭河就是为了测试它的稳定性。
    现在能够在水面上连续运行十个时辰而没有出现故障。
    那么就可以保证在铁路上完美的运行了。
    面对这件国之重器。
    整个朝堂和民间给予了最大的重视。
    在试验过后的第3天。
    大炎动力商号就正式成立了。
    这次还是3方合作。
    朝廷出建厂的土地和政策,科研中心出技术,民间资本出资金。
    最后总共筹集了3百多万金的资本。
    而与此同时。
    大炎铁路司正式成立。
    开始筹建长安到潼关的第1条铁路。
    而潼关造船厂也在随后两天宣布正式成立。
    他们将开始建造蒸汽轮船。
    而且在成立的当天就收到了1百多条的订单。
    这些船将在黄河上往返与鹿城到潼关河段。
    专门用来转运鹿城的铁矿和晋地北部的优质煤炭。
    以确保钢铁的产量能够满足已经开始萌芽的工业化革命。
    现在整个大炎都处于1种欣欣向荣的状态之中。
    鹿城之战和东征扶桑的胜利,不仅暂时稳住了大炎周边的安全形势。
    也让百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大大的提升。
    而科研中心的1系列技术,更是让关中地区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在交通运输、纺织、工业制造、通信方面有了质的改变。
    现在的关中地区已经开始稳步的朝工业化方向转变。
    再加上中央票号和开发票号的迅猛发展。
    更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截止到今年5月底。
    中央票号已经累积兑换了两千多万金的钞票出去。
    而开发票号也吸纳了近千万金的存款。
    正在给无数的商号提供资金贷款。
    让他们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
    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进步。
    将这种良好的势头保持下去。
    朝廷也开始了税收改革。
    自古以来,汉家都是以农业为主。
    其税收也是以农税为主。
    典型的税制就是租、庸、调。
    而商人因为历代都是被打压的对象。
    所以在商税上很少征收,即便是征收了也基本上是3十税1。
    大炎开国时实行的也是这种基础税制。
    后来太宗锐意进取,将大炎的税制进行了改革。
    农税的租、庸、调被整合成了两税。
    但商税依然保持原来不变。
    这些要是放在以前,问题自然不是很大。
    可是大炎现在的时代变了。
    关中地区的商业和工业已经开始崛起了。
    而且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如果还是保持以前的税制,那么政府将很难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也只会让商人和工厂主们越来越富有。
    但却对国家的财政没有丝毫的益处。
    国防、教育、医疗、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不会有丝毫的提高。
    所以朝廷必须要进行税制改革。
    将商税的比重提升起来,从而减少对农税的依赖。
    切实减少农民的负担。
    农为国之本。
    只要农民安稳了,整个国家也就安稳了!
    所以出于这个目的。
    刘泰和政事堂从年初就开始在研究怎么改革。
    期间还不停的征求着周宁的意见。
    而周宁则将这个问题扔给了社会科学部。
    因为税制改革涉及了政治、社会、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
    这是1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非1般人能够胜任。
    然而顾博仁不愧是智多几近妖的全才人物。
    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个问题。
    他联合了自己的弟子韩云正和经济院的冯黎。
    给出了1份厚达3百多页的建议。
    尤其是韩云正,虽然年轻却相当的老成。
    他明白朝廷现在的想法。
    所以力主只改变商税而不要去动农税。
    因为大炎现在有太多的世家、权贵、乡绅们了。
    他们拥有着大炎最多的土地。
    如果贸然去动农税,1定会使得这些人联合起来的。
    而商税除了1直不受人们的重视之外。
    也因为大炎的商业不发达有关。
    虽然现在1些大豪商的背后都有世家和权贵的影子。
    但是整个社会的主流,还是屯地收租。
    几乎所有的世家和权贵,最重要的资产都是那些庞大的土地。
    所以朝廷从商税上下手的话,阻力会小很多。
    周宁在看到这份建议后,当即就对韩云正惊为天人。
    以前只知道这个人是顾博仁最得意的弟子。
    却没有想到他的智慧比起顾博仁来也不遑多让。
    看来以后要对他更加倚重了。
    周宁没有对这份建议做任何的修改就交给了朝廷。
    他只是在最后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不是为了占有他们的功劳,而是为了保护他们。
    社会科学部研究的就是以人为首的社会。
    研究的是社会本质和人心。
    这要是被朝廷和刘泰知道了之后。
    对社会科学部是不利的。
    因为他们现在研究的东西还有1个不常见的名字。
    屠龙术!
    历代只有帝王才能学习的人心之术。
    这要是被刘泰猜忌了。
    对科研中心和周宁来说就是1种灾难。
    但要是放在周宁1个人的身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毕竟他在大炎就是1个“怪物”1样的存在。
    朝廷在收到这份建议后,立刻就给予了最大的重视。
    因为它太符合朝廷的目的和现状了。
    于是刘泰在和政事堂研究了1个月之后。
    当即就决定按照此建议进行实施。
    而这份税制改革最为重要的1条就是商税。
    其中包括个人经商的个人所得税,以及商号的营业所得税。
    全部从以前的3十税1提升为十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