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354章 朝堂分歧
    “今天可真冷啊!”
    周宁将看完的报纸交给了小玥后。
    看向了车窗外的街道。
    现在已经十月,虽然还没有开始下雪。
    但已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降温了。
    特别是早起上朝。
    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凌晨的寒气。
    昨天郑望秋已经将占城稻的事情报告给了皇帝。
    而刘泰在再3确认之后。
    高兴的差点失态了。
    这可是高产的占城稻啊!
    在岭南最少都能1年两熟的稻米!
    有了这样的稻种,那大炎就将再无缺粮之忧。
    人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彻底的突破1亿人的大关!
    这才是真正的祥瑞。
    是可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国之重宝。
    包括这次阵斩十万突厥人。
    都可以在他的功劳簿上留下浓墨重彩的1笔。
    也能让他在封禅泰山的道路上。
    跨出大大的1步!
    等到他好不容易将激动的心情平息后。
    立刻召集几位阁老,以及朝中的其他大臣沟通。
    开始商议南部大开发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太大了,可以说是牵1发而动全身。
    所以除了和各大臣充分沟通、听取意见外。
    还必须得经过详细的论证才能实行。
    而周宁今天上朝就是为了参与这件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
    大殿内。
    周宁躲在曹冈的身后昏昏欲睡。
    不仅是因为前面的这些政务让他提不起兴致。
    同时他也确实很困。
    即便已经穿越这么久了。
    可他还是没有养成早起的习惯。
    只要不是自然醒的,保证会提不起任何精神做事。
    而他之所以躲在曹冈的身后。
    仅仅是因为他身材高大,可以遮住他而已。
    就像小时候在课堂上偷吃0食1样。
    总要将课本立起来才安心。
    其实按照周宁的身份,本应该在文官队5里的。
    可是文官队5里的仇人实在太多了。
    他才不愿意去凑这个热闹呢。
    就在周宁将要进入梦乡的那1刻,旁边的蒋虎推了推他。
    “醒醒,说到正事了!”
    “嗯?”
    周宁1个惊醒,赶紧揉着惺忪的眼睛。
    1边擦着口水1边问道:“说到开发的事了吗?”
    “唉……”
    蒋虎微微摇了摇头,这小子那里都好。
    就是这疲懒的性子要不得。
    不过吐槽归吐槽,还是提醒他道:“马上就开始了。”
    果然。
    前排的郑望秋站了起来。
    对着刘泰道:“陛下,臣遵照诏令派船队远渡占城寻找稻种1事已有结果。”
    “船队确实在占城发现了忠汉伯所说的高产多季稻种。”
    “据他们打探,占城稻的产量为我们现在稻种的3倍,亩产达到了两石多!”
    “占城稻喜热抗旱、生长期短,在炎热的岭南可以达到3熟。”
    “就算在江南也能与晚稻形成轮种,达到1年两熟!”
    嚯!
    嘶!
    郑望秋的话语刚落,朝堂上立刻就传来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虽然昨天就已经和不少重臣沟通过了。
    但1些低阶的官员还是现在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于是立刻就在他们之间引起了地震。
    3倍的产量啊!
    而且还是1年3熟!
    这样的稻种要是在岭南大力推广的话。
    那景象简直不敢想象。
    祥瑞啊!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祥瑞啊!
    于是大殿里立刻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道贺声。
    没有1个人去怀疑这个消息的真伪。
    因为这是郑望秋在早朝上正儿8经的说出来的。
    他要是敢胡咧咧的话。
    尚书令这份工作也就干到头了。
    而且还得背上欺君之罪!
    看到这些低阶官员狂拍皇帝的马屁。
    那些早已知情的高阶官员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不然就是不懂做人。
    “呵呵!”
    刘泰很享受这1切,笑眯眯的看着下方的文臣武将们。
    很有帝王气度的说道:“此乃天佑我大炎!还望众卿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与朕1起,携手共创古今之盛世!”
    “喏!”
    众大臣立刻手执笏板,齐齐躬身行礼。
    “陛下!”
    郑望秋等大家重新坐好之后,再次开口了。
    “现在船队已经带着几名当地的农人和3千石稻种回到了杭州港口。”
    “现请示陛下和朝廷,尽快拿出开发南方的方案。”
    “嗯!”
    刘泰点了点头。
    虽然昨天就已经沟通过了,但是大家的意见却并不统1。
    大目标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但在具体实施上面,就形成了两个派别。
    南方缺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要想开发南方就必须得实施大移民。
    地方他们也已经考虑好了。
    就从河北、河南、河东、山南、淮南等地迁徙。
    这些地方经过千百年的耕种之后,土地肥力已经大大的下降。
    所产出的粮食根本就满足不了百姓的裹腹需求。
    现在大家的分歧就是。
    如何动员这些地方的移民?
    以及移民到了地方后,如何开发田地的问题?
    其中以萧正德和邱信为首的1派主张以家庭为单位迁徙。
    到地方后直接发放稻种,官府免费租借耕牛和农具。
    至于新开垦的田地归属问题。
    定为3成永业田,7成口分田。
    并且上不封顶!
    同时为了提升大家移民的积极性。
    还可以加上3年不交税,多余的粮食由官府收购。
    他们的这个方案可以说是4平8稳,且真正的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
    但是有人就不同意这个办法,而且反对的人还不少。
    领头的就是荥阳郑家。
    因为他们是大炎最大的粮商。
    而他们反对的地方就是,不应该让移民单独开发。
    粮食!
    历来是最赚钱的垄断行业之1。
    和盐铁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而郑家的粮食产业横跨河北、河东、河南、山南4道。
    不仅控制了大量的农田,还控制了粮食的流通。
    垄断了大炎近3成的粮食。
    当然了。
    这么大的产业不是郑家1家就能掌控的。
    他们只是代理人而已。
    这些产业的真正东家是整个5姓7望和世家派。
    这是他们维持体面生活的主要来源。
    现在朝廷要开发南方。
    他们自然希望把更多的利益抓在手里。
    要是让这些移民们全都自由自在的开垦田地。
    那还有他们什么事情?
    所以他们就提出了另1个方案。
    以开发商号的名义,从人口多的地方雇佣百姓。
    然后再集体运送到南方开垦田地。
    这样1来。
    田地的归属权就落在了他们的手里。
    而百姓们只能领到1些工钱。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足。
    大规模、有组织的开发效率更高。
    而且更有利于规划。
    同时商号可以先付钱给百姓们,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他们的阴谋。
    目的就是图谋那些田地。
    但不得不说。
    这样的方案更能吸引百姓前去。
    首先就是1个故土难离。
    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否则没有人愿意背着祖宗牌位远走他乡。
    但是现在不1样了。
    自己只是出远门打了1趟工而已。
    当府兵上番、或者出徭役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辛辛苦苦的干上两年。
    然后就能带着大量的钱财回来。
    到时添家置业,安守祖祠岂不美哉?
    而且在去之前就能有1大笔收入。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东西!
    岂不比那未知的永业田要好的多?
    而在更大的层面上。
    有组织、有规划的开发确实效率更高。
    而且开发商号会出巨资购买耕牛、农具等等。
    可以快速达成开发南方的目的。
    也更有利于官府的管理。
    所以刘泰和朝堂现在就面临着这样1个问题。
    他们当然也知道世家派的目的。
    也不希望开垦出来的良田继续被他们给掌握着。
    但如果他们也出钱组织百姓去开垦的话。
    朝堂又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刘泰沉吟了1会儿后。
    将目光投向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