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291章 报纸脱销
    “卖报啦!卖《大炎日报》啦!”
    “朝廷政令,最新时事,奇闻异趣,赛事娱乐应有尽有啊!”
    “卖《大炎日报》啦!只要5文钱1份,有朝廷关于突厥的布告啊!”
    “快来买报啦,让你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啦!”
    永安坊的坊门才刚开不久。
    狗蛋和丫丫就背着1个小布包叫卖开了。
    不止是他俩。
    周围的永平、通轨、归义、宣义、昌明等坊都有小孩子在叫卖报纸。
    他们两个人1组。
    将敦义坊周围的十几个坊包圆了。
    只可惜城南地广人稀,且大都是不识字的平民。
    所以凑热闹的多掏钱买的少。
    要不是天亮后还要读书不能跑得太远。
    否则他们还真想跑到城北去卖报。
    这是周宁特意给这些孩子争取来的活计。
    1是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
    同时也可以挣1些0花钱。
    免得将来走上社会后4体不勤,5谷不分。
    他们都是孤儿。
    周宁也不可能养他们1辈子。
    所以挣钱的能力从小就要开始培养。
    “哎,小娘子过来!”
    1个早起的商人听到丫丫的叫卖后,立刻把她召了过来。
    商人明天要去榆州进货,可是又怕那边不安全。
    听到报纸上有最新的消息后。
    就想买1份来看看。
    这段时间1直在传闻朝廷要出1个和邸报差不多的报纸。
    想必要比民间传闻的那些小道消息要靠谱1些。
    而5文钱虽然在普通人眼里不是小钱。
    但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完全就是小菜1碟。
    只要消息对他们有用。
    这钱就花的值!
    “大叔要买1份吗?”
    丫丫看着眼前的商人,两只眼睛笑眯眯眯的。
    跑了快1柱香了,终于要开张了。
    这个报纸售价5文钱。
    而他们只要卖出去1份就有1文钱的报酬。
    虽然学校里不愁吃喝。
    书本文具这些也不用花钱。
    但他们每次看到同龄人吃着0食路过学校门口时。
    总是免不得嘴馋。
    现在能自己挣0花钱了。
    就可以买1些小吃和玩具,甚至是漂亮的头绳之类的。
    学校也不禁止他们。
    只要是干干净净挣来的钱就随便他们怎么花。
    “是朝廷办的报纸吗?”
    商人没看过报纸,怕是民间私印的小传单。
    更怕上面没有自己需要的信息。
    那样可就花冤枉钱了。
    “当然是朝廷官印的了!”
    丫丫立刻从布挎包里抽出来1份。
    然后将头版展现在他的面前:“看这个报头,还是圣人亲笔题写的!”
    商人没见过皇帝的墨宝,所以也不知道真伪。
    但他却看见了头版上加粗的内容提要。
    《告天下子民书》
    《物价稳控诏》
    《禁军北上增援鹿城》
    《誓死保卫北地》
    ……
    好几篇文章1看标题就知道是关于突厥的事情。
    虽然还没有看到详细的内容。
    但想必也可以了解1下具体的内情和北方的情况。
    于是商人毫不迟疑的掏出了钱袋:“给我来1份!”
    “好嘞!”
    丫丫笑的嘴角都快要裂开了。
    将报纸折好递到了商人的面前:“承惠,5文钱!”
    终于卖出第1份报纸了。
    也终于挣到了人生中的第1文钱。
    将5枚铜板小心的装进腰间的小布袋里后。
    丫丫兴奋的开始寻找第2位顾客。
    她今天带了十份报纸。
    如果全卖完的话就能挣十个铜币!
    再加上她得的奖学金。
    丫丫可以说是学校里最大的富婆了。
    其实除了卖报以外。
    学校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其他挣0花钱的渠道。
    比如美术手工课后做1些瓷瓶和瓷罐等等。
    小小几乎每天都要酿酒和酿制各种酱料。
    包括酱油和甜面酱等。
    这就需要大量的瓷瓶和瓷罐来盛装。
    而庞贺他们早已搬到了科研中心烧制水泥和玻璃了。
    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去外面的磁窑定制的。
    这些钱与其让外面的人赚,还不如用来培养孩子们的谋生能力。
    丫丫走后。
    商人也拿着报纸回到了家里,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
    报头是毛笔楷书的。
    下面落款就是当今陛下的名讳。
    然后就是报社名称、发行日期和总期数。
    商人细细的看着,还真和那些私人小传单不1样。
    不仅字迹端正清晰,而且纸张的质量还不错。
    密密麻麻的印满整张大纸。
    大炎日报第1期为两张,共8版。
    头版头条就是皇帝起草的《告天下子民书》。
    就突厥南下1事表达了态度。
    内容无非就是突厥人南下是倒行逆施,有违两国邦交和睦。
    然后他已遣使询问,并必将守卫帝国北大门的安危。
    让百姓们不用惊慌害怕,谨守本分云云。
    而政事堂的《物价稳控诏》则说了突厥和大炎并没有起冲突。
    百姓们用不着抢购生活用品,并且警告长安的各个粮商。
    如果趁机涨价则会受到朝廷的惩罚等等。
    然后就是禁军的各大将军们。
    纷纷在报上表态已经开始整军备战,誓死保家卫国。
    更是罗列了1些演练、军备、后勤等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1句话。
    皇帝有决心,政事堂有计划,军队有准备!
    看完这些诏令之后。
    商人的心中1下子就有了底。
    看来明天北上去榆州进货可以放心了。
    放心下来的商人又开始翻看报纸里的其他内容。
    诗词文章他没什么兴趣。
    到是各地的奇闻时事看得津津有味。
    比如修正坊的下水管堵了,整个坊内臭气熏天。
    又比如永嘉坊的桥段了,请大家绕行啊。
    还有齐王的马球队输给定山候啦。
    而在这些时事消息中有1条消息特别引起了他的注意。
    科研中心将在3天后举行大型招股会。
    到时会有数项新技术推广。
    包括火柴、水泥和新型的炼钢厂。
    尤其是后两项,将会是超大型的商号。
    募资会达到百万金币以上。
    这个消息可把商人给吓了1大跳。
    百万以上的商号啊!
    那得多大啊?
    不管了!
    如此大事即便没钱投资,到时也要去凑凑热闹。
    见识见识1下大场面。
    和永安坊1样。
    其他各坊也在上演着同样的画面。
    尤其是靠近皇城和东、西两市附近的各坊。
    购买报纸的人更多。
    只是这里卖报的都是些孤寡。
    也算朝廷给他们谋的1个福利了。
    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而且都是受过教育的。
    所以都愿意花上5文钱来尝个鲜。
    而那些不识字的贫民百姓就只能围在各坊的布告栏前。
    听着官府派来的读报员诵读了。
    可是读报员不可能1直在那里循环读报。
    所以来得迟的就只能去茶楼点1壶茶,听那里的先生读报了。
    总之不管是那个渠道。
    反正《大炎日报》仅仅只用了1个上午。
    就让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
    发行的5千份报纸更是只用了1个时辰就销售1空。
    百姓们对朝廷的诏令有了1个清晰的了解。
    惶恐的情绪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而朝廷也是第1次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
    就让诏令深入到了长安的各个角落。
    出来查看报纸销量和反响的周成玉在看到人们争相传阅报纸后。
    脸上的笑容就1直没有停下来。
    特别是当他得知5千份报纸1个时辰都不到就销售1空时。
    更是隐隐感到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该听从忠汉伯的建议,直接发行1万份了!
    不过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
    他当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皇宫给皇帝报喜。
    只是等他刚进宫,就发现皇上也正拿着报纸看的津津有味。
    而且旁边还有百骑卫的吴丰在禀报坊市间的反响。
    “周卿来啦?”
    刘泰高兴的把再1次给招了过去。
    然后就是赐坐上茶,搞得周成玉激动不已。
    他以前就是1个通政司的员外郎。
    何曾享受过这些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