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243章 人山人海
    丑末寅初。
    低沉的晨鼓从承天门响起。
    沿着朱雀门开始向整个长安城蔓延。
    而那1道道坊门便随着晨鼓的节奏逐1开启了。
    虽然天色还末寅初。
    低沉的晨鼓从承天门响起。
    沿着朱雀门开始向整个长安城蔓延。
    而那1道道是黑的伸手不见5指。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活动。
    整个长安城共有十几道城门。
    除却北面的不能走之外。
    西、南、东3面城墙上的9道城门也在听到暮鼓后。
    被城门卫缓缓的打开了。
    1如往常那样。
    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立刻开始排队进出。
    背着竹筐卖菜的,挎着藤篮卖鸡的,挑着柴火卖柴的等等。
    全都是附近的百姓进城讨生活的。
    可是今天第1批入城的人却让城门吏感到非常的意外。
    除了这些进城卖货的百姓,还有更多空着手的。
    这就让城门吏感到非常的好奇了。
    这些百姓不背篓不挑担的就这样空着手进城?
    然而让他更好奇的是。
    空着手进城的百姓越来越多。
    直到天上蒙亮的时候,这种奇怪的现象才慢慢停了下来。
    可是接下来的奇怪现象又来了。
    在天色放亮之后。
    进城的文人越来越多了。
    虽然平时进出城门的文人也很多。
    但是绝对不像今天这样,几十个几十个的成群结对。
    “今天怎么尽遇到些怪事?”
    城门吏挠了挠下巴,始终想不通其中的关节。
    “头儿!你回家好几天了当然不知道了。”
    1个守门士卒走了过来道:“这些人多半都是去弘愿寺看辩论的。”
    “辩论?”
    城门吏更加好奇了:“什么辩论?”
    “当然是弘愿寺的辩论了!”
    士卒赶紧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然后惋惜道:“可惜今天是我当值,又没有人和我换班。”
    “不然非得其看看不可!”
    城门吏听到有这么热闹的事情后,心中也是后悔不已。
    “哎!早知道就明天再来了!”
    ……
    除了守城门的发现了异常之外。
    负责开坊门的坊丁也在第1时间发现了这种情况。
    不过他们的消息要灵通1些。
    自然知道坊内的百姓这么早出门是为了啥。
    像这种惹得全城关注的辩论,其热闹程度堪比上元灯会了。
    而长安百姓对这种热闹事也总结出了丰厚的经验。
    要想看热闹就得趁早。
    不然现场人山人海的就别想挤进去了。
    虽然辩论要等到巳初才开始。
    但这种事情赶早不赶晚。
    看着各个坊门出来的人们开始不断的朝弘愿寺赶去。
    不断的由细流汇成小溪,再汇成小河大江。
    最后轰轰隆隆的朝弘愿寺奔涌而去。
    这人数少说也有两3万人!
    负责治安巡逻的5城兵马司可就急坏了。
    他们早就收到了上级的命令,要在今天维持好弘愿寺的秩序。
    为此他们将全城的人手调集了3分之1过来。
    要知道整个5城兵马司才5千余人。
    1下子在这里放了1千多人,也算是够重视了吧?
    可是看着眼前大街上的乌压压的人群。
    领头的几个人立刻开始冒冷汗了。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够重视这次任务了。
    可是现在看来还是轻视了啊。
    于是赶紧派人向上级申请增派人手。
    按照现在这个人流量,怎么着也得3千人才行。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派出去的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回来了。
    原来是大批的亲卫士卒已经开始在控制现场了。
    看他们这人数。
    少说也得有5千人左右。
    按照他们的身份和人数规模,难道是圣人要亲临?
    想到这里。
    领头的感觉头皮1麻。
    然后立刻下令所有的兵马司士卒去外围街口设卡。
    既然亲卫的人来了,这里就用不着他们了。
    所以现在唯1的工作就是去外围检查入场的人。
    避免他们携带危险品入场。
    兵马司和亲卫合作过不知多少次了。
    心中早已明了自己的职责范围。
    ……
    弘愿寺坐落在升平坊。
    这是位于东城的1个大坊。
    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弘愿寺了。
    弘愿寺不仅建筑面积大。
    就连寺门口的广场面积在整个长安也是数1数2的大。
    足能容下上万人聚集了。
    因为今天这里要进行辩论的缘故。
    所以很多附近的老百姓都早早的跑来占位置。
    可是很多起的较晚的人还是发现来晚了。
    不要说升平坊的坊门了。
    甚至在1个街口以外就开始排队等候了。
    等他们好不容易挤进了升平坊。
    这才发现这里更加的拥挤。
    简直就是摩肩接蹱、人头攒动。
    而大街的两边更是布满了卖吃食的小贩。
    没有摊位,甚至没有担子。
    就用1个个竹扁顶在头上售卖。
    传统的胡饼、果脯、炊饼。
    伯爵府新出的糖葫芦、大肉包、糖油果子、麻花等等数不尽数。
    你要是起的早,来不及吃早饭的话。
    随便花两个铜钱就能吃饱。
    而除了这些卖吃食的。
    在1些巷子深处。
    亦或者专门的地方还有1个个茅草格子。
    这些就是便厕了。
    里面有便桶,可以解人3急。
    这些都是夜香郎们提前来搭建的。
    每次遇到这种大型集会活动,就1定会出现他们的踪影。
    不仅能收到如厕的钱。
    活动完了之后还能卖给城外的农民再赚1笔。
    而付出的只是1点地面租借费而已。
    等到好不容易挤过街道,终于来到了弘愿寺门前的广场上。
    这里早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了。
    放眼望去,眼里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人们相互交谈着,虽然声音都很小。
    但是上万人的声音汇集起来也是有点震耳欲聋的。
    不少人发现。
    只要你进到了这里,很快就有人抱着1大摞旗番挤了过来。
    先问1遍你是支持谁的。
    只要你回答是支持忠汉伯的,来人立刻就会给你递上1个小旗子。
    旗子是紫色的,上面还写了1个大大的周字。
    于是人们立刻就明白了。
    这是支持忠汉伯的。
    因为忠汉伯周宁穿的就是紫袍。
    而那些进来的文人们再见到这种情况后也想效仿1下。
    可是都这个时候了,现做哪里还来的急?
    1个个只能扯下1片内衫的衣摆来充当旗帜。
    因为今天主辩的姚渐鸿没有爵位,再加上书生文人都崇尚白衣。
    所以挥白旗也算代表身份了。
    弘愿寺的大门口已经搭起了1个高台。
    高约1丈,长也有好几丈。
    这就是辩论的地方了。
    只是让人感觉奇怪的是。
    为什么这个台子的旁边还有1个小台子?
    而且看样子非常的古怪,像是1个立着放的扁米斗。
    这其实是科研中心连夜来搭建的舞台。
    毕竟在这么空旷的地方演奏,又没有音箱设备之类的。
    要想让后面的人也能听到台上的声音,就只能在舞台上下功夫了。
    这是周宁借鉴了前世故宫畅音阁和现代声学的原理而设计的。
    台上有回音顶棚,台下有共鸣水缸。
    就连两侧也用木板拼成了喇叭口的样式。
    由于现在还没有开始,所以人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
    广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可是让大家惊讶的是,怎么1眼望去大部分的都是贱籍和平民百姓?
    却很少见到那些文人士子呢?
    他们哪里知道。
    那些文人和士子们正被堵在检查口进不来呢!
    由于这些人起的稍微迟了1些。
    等到了升平坊时才发现根本就挤不进去。
    他们有心利用自己的身份让兵马司的人给他们放行。
    但是兵马司的人根本就不鸟他们。
    今天圣人会亲临现场的。
    而升平坊就那么大,除了亲卫之外。
    最多就只能再容纳1万人了。
    如果放了太多的人进去,造成了拥挤踩踏怎么办?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每年上元节都会发生不少!
    而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兵马司都少不得吃挂落。
    这样的情况很快就被崔凌云知道了。
    他深知要是这些文人进不去的话他们今天就输定了!
    于是直接找到了兵马司的头头。
    硬是逼着他们放了两3千个文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