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86章 终于有炒茶了
    “什么?!”
    刘泰听完后,立刻怒睁着双眼。
    喝道:“不是已经让秦希仁提前去坐镇了吗?”
    “不是已经发了安民告示,承诺3天后就有盐了吗?”
    “怎么还会发生冲击事件?他是干什么吃的?!”
    百骑卫大将军也顾不得周宁还在场了。
    立刻回道:“冲击是在枢密使到达的第2天爆发的!”
    “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无法阻止了。”
    “而且据我们分析,这起骚乱应该是有人蓄意挑起的!”
    “呯!”
    刘泰1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案几上。
    将砚台都给震了起来,墨汁洒的到处都是。
    可是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对着苏安道:“立刻通知几位阁老前来商议!”
    “喏!”
    苏安立刻匆匆的离去了。
    而后。
    刘泰又转向了周宁,道:“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画吧!”
    周宁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带着小玥收拾离开了。
    还好。
    他已经画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细节回去后可以凭借记忆补充。
    很快。
    关内道北部骚乱的消息在傍晚的时候就已经传遍全城了。
    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说是前朝余孽贼心不死,利用缺盐开始作乱的。
    有说百姓上官府请愿,结果被官服血腥弹压的。
    也有说整个关内北部到处都在杀人,就连榆州都被乱民给占了。
    而更夸张的是。
    乱民已经到了延州和庆州城下,就要杀到长安来了。
    反正各种说法都有,弄得全城人心惶惶。
    其实。
    真实的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
    整个北部只有定边、靖边和绥德3县发生了小规模动乱。
    起因是1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别有用心之人扇动,冲入了县城富户家里抢盐。
    而且所有骚乱的人数也只有几千人。
    可是。
    现在却并不能因为只有几千人骚乱而放松警惕。
    因为缺盐已久。
    百姓们已经积攒了半年的火气。
    而这几千人的骚乱就像是1颗火苗1样。
    1旦处理不好。
    就会立刻引燃关内道这个火药桶。
    进而波及到陇右道、河东道和山南道。
    可以说。
    形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随着朝堂的快速反应。
    驻守在白水县的右武卫已经开拔。
    他们将沿黄陵、富县出延州,1路北上镇乱。
    而驻守彬州的左武卫也前出到了庆州。
    1来是防备乱民南下冲击长安,2来也好随时支援右武卫。
    当然了。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消息。
    还背后还有1些不为人知的消息。
    比如。
    百骑卫大将军吴丰上午就从长安城消失了。
    与他1起消失的。
    还有百骑卫的大批精锐。
    周宁算是得到消息比较早的。
    除了在沉香亭听到了1些比较朦胧的消息外。
    他出来后还直接去了1趟通政司。
    虽然郭嗣因为这个突发情况而忙得要死。
    但周宁还是抓住机会和他聊了几句。
    并从他那里了解了1些比较详细的情况。
    而后。
    他就回到了府里。
    整个下午都哪里都没去。
    除了完成油画的后续收尾之外,还有着安定府内人心的作用。
    毕竟1切有家主坐镇,没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和齐王商议开商号的事情,也只能暂缓了。
    第2天1大早。
    安民告示就贴出来了。
    得知真相的长安百姓们1下子就放心了下来。
    才几千人而已。
    整个右武卫两万大军出马,还不手到擒来?
    于是乎。
    人们立刻就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
    接着奏乐,接着舞!
    周宁终于又睡了1个美美的懒觉。
    这让他直感叹。
    这才是伯爵该有的生活嘛!
    今天是小岚负责伺候。
    周宁1边洗漱,1边听小岚禀报:“孟管家已经将新鲜茶叶买回来了。”
    “据说是昨天上午从汉中采摘,然后用快马送到长安来的。”
    “真哒?”
    周宁立刻被这个消息给乐上了头。
    终于来了!
    来长安两3个月了。
    每次都是他喝不惯的茶汤。
    现在终于可以尝尝正宗的炒茶了。
    周宁快速的洗漱完,然后立刻去了前院。
    丝毫没有发现小岚欲言又止的样子。
    昨天小玥跟着周宁进了宫。
    并且回来之后,也正式开始跟着周宁学习画画了。
    这让小岚非常的羡慕。
    本来她今天早上就想问问家主什么时候教她音乐的。
    可是没有想到。
    家主居然对茶叶这么的上心。
    现在满腹的渴望只能暂时埋在心里了。
    来到厨房所在的偏院后。
    周宁果然在院子里发现了整整两大框的新鲜茶叶。
    而且全都是按照他的要求采摘的芽头。
    其实。
    夏季采摘的鲜茶并不适合用来做绿茶。
    而是更适合做红茶。
    可是周宁却没有那个时间等它发酵了。
    于是。
    就这么凑合着吧。
    反正都比煎茶更合他的胃口。
    由于茶叶是昨天采摘的。
    1路送来后,水分已经流失了很多。
    正好。
    周宁也省了摊青的步骤。
    虽然和后世相比。
    不管是原料还是工艺,都显得那么的业余。
    但还是那句话。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明年开春了,再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正巧灶台也干了。
    开锅之后。
    就来试着炒两锅吧。
    周宁没有做过茶,但他喝过汉中仙毫。
    从系统搜到工艺流程后。
    便开始试验了起来。
    杀青、理条、做形、提毫、烘干,精选。
    虽然他的每1步都是严格按照工艺来操作的。
    但第1锅还是不出意外的失败了。
    人家是杀青。
    而他直接给炒熟了。
    没关系。
    鲜茶还有很多。
    第2锅就表现的很不错。
    杀青没有问题。
    理条做形也很顺利。
    虽然用了笨办法,但茶条至少成形了。
    可倒霉就倒霉在提毫上面。
    第3锅提毫,失败。
    第4锅提毫,失败。
    直到第5锅提毫,终于成功了。
    看着仅剩1半的鲜茶。
    周宁有些汗颜。
    接下来的烘干和精选就简单了。
    无非就是时间和人工而已。
    吃过午饭后。
    周宁继续呆在院子里炒茶。
    直到双手累的抬不起来了才终于将鲜茶炒完。
    “记住了!”
    周宁看着院子里的众仆人道:“这炒茶的手艺是咱们伯爵府的秘密。”
    “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
    “喏!”
    周宁不得不下封口令。
    他以后还要指望这个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