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师天下 > 第21章 苦盐久矣
    “悬赏诏?”
    周宁好奇的问道:“那炎朝1共发布过几次悬赏诏?”
    “3次!”
    韦连溪回想道:“第1道悬赏诏是在开国之初。”
    “那个时候天下刚刚结束纷争,各地都急缺牲口,更缺壮劳力。”
    “大量的田地没法耕种,人们的口粮也就没法得到保证。”
    “1到冬天,就会成片成片的饿死人。”
    说到这里。
    韦连溪满脸的悲伤:“我爹娘也是在那个时候……”
    周宁1脸肃容,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头。
    韦连溪抹了抹眼角,继续说道:“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高祖颁下悬赏诏,明言只要有人能够解决耕种问题,就封男爵之位。”
    “后来咱苏州1位姓白的老农,发明了1种新型的曲辕犁。”
    “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畜力,使得耕种效率大大的增加。”
    “而这位白大叔也成功获封男爵和万金。”
    说完第1封悬赏诏,韦连溪1脸的唏嘘。
    或许他心里也在感叹:要是这曲辕犁早点出现就好了!
    周宁还是知道曲辕犁的。
    取代了以前普遍使用的直辕步犁。
    让华夏的农耕水平迈上了1个全新的台阶。
    “这第2道悬赏诏和读书人有关。”
    韦连溪继续说道:“本朝以前,书籍的传播1直都是靠手抄。”
    “不仅费时耗力,效率也非常的低下。”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的书籍都掌握在5姓7望等世家手里。”
    “这些千年世家把书看的比命都重要,根本不可能借给贫民抄写。”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会读书识字的都是世家子。”
    “而朝廷治理天下,又需要大量的读书人。”
    “大量的官员位置也就顺势的被这些世家所把持。”
    “太宗登基后,下的第1道诏令就是悬赏诏。”
    “以子爵之位悬赏,希望能有聪慧之人打破这个顽疾。”
    “后来前翰林编修冯之安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发明了雕版印刷。”
    “虽然暂时还无法终结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但也在这道巍巍大坝之上,凿出了1个缺口。”
    “所以,太宗也信守承诺的封了冯之安子爵。”
    “而这最后1道悬赏诏,是本朝圣人年初时颁布的。”
    “因为人口暴增、以及内地浅表盐场枯竭,导致盐产量大幅降低。”
    “全国1下子出现了十5万石的食盐缺口。”
    “于是圣人颁下悬赏诏,希望天下聪慧之人能解决这个难题。”
    “诏令里说了,只要在能够获得巨量的、便宜的食盐。”
    “圣人就以伯爵之位待之!”
    “伯爵之位?!”
    周宁听到这里,眼珠都快瞪出来了。
    “是啊!”
    韦连溪也是1脸的神往:“只可惜,诏令发布已经快半年了。”
    “整个天下还是没人能想出完美的解决办法……”
    韦连溪后面的话周宁已经听不见了。
    此刻的他。
    已经陷入了狂喜之中。
    伯爵!
    从3品!
    在炎朝官场。
    侍郎、节度使和京兆府尹也才这个品阶。
    再往上1阶。
    就是正2品的尚书和十2卫大将军了!
    这样1个爵位,不可谓不高。
    看来当今皇帝的魄力不是1般的大。
    可回头再来看。
    用1个伯爵之位换取每年十5万石便宜的食盐。
    也是相当划算的。
    周宁的嘴都快笑烂了。
    还有什么办法比盐田晒盐更便宜,产量更大呢?
    不考虑后代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验。
    就单以现在的条件来说。
    周宁也敢保证1亩盐田每年5十石的粗盐产量。
    这样的1个悬赏。
    完全就是为他这个挂逼而设置的嘛!
    而且。
    周宁还有办法提纯粗盐。
    在炎朝。
    食盐分为3个档次。
    最低档的是粗盐。
    这是海盐和矿盐的统称。
    虽然产量最大。
    但却有非常多的杂质,味道也是苦涩不堪。
    这种盐是给平民百姓使用的。
    第2类是井盐。
    也叫细盐。
    相对粗盐来说,井盐的杂质少,味道纯。
    1般都是供给官员和权贵使用的。
    而最后1种叫贡盐。
    乃是选用最纯净的贡井卤水所熬煮出来的食盐。
    这种盐咸味纯正,细白如雪。
    被称为雪盐。
    只有皇室才有资格享用。
    周宁不敢保证能把食盐提纯到后世食用盐的地步。
    但要提纯到细盐这个地步。
    还是没有1点问题的。
    如此1来。
    这个伯爵就更加的稳当了。
    ……
    晚风习习,月光粼粼。
    吃过晚饭后。
    周宁和韦连溪在院子里乘凉。
    5月的燥热。
    被凉爽的夜风吹的无影无踪。
    院子中央铺了1张凉席。
    韦钰坐在1头开心的吃着糖葫芦。
    而韦徐氏则在屋里的油灯下,给丈夫和女儿缝制新衣服。
    跳动的灯光照耀在她那笑盈盈的脸上。
    直到现在。
    她都还沉浸在那1千多文的巨大喜悦之中。
    韦连溪和周宁斜倚在席子的另1头。
    背后是软软的稻草枕头。
    韦连溪惬意的喝了1口3勒浆。
    望着天上的圆月说道:“没想到啊,我也有畅饮美酒的1天。”
    说完朝周宁举了1下酒杯:“周兄弟,谢谢你!”
    “不用这么客气。”
    周宁也举起了酒杯,陪着喝了1口:“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嗯!”
    韦连溪点了点头:“将来我的孩子会读书考功名,也1定会做官。”
    “如此1来,咱老韦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了。”
    看着韦连溪畅想未来。
    周宁也有所意动:“韦大哥,你说我去把这个伯爵挣回来咋样?”
    “啥?!”
    韦连溪正准备喝酒,差点没被周宁这句话给呛着。
    “周兄弟,你有更好的制盐之法?”
    “嗯!”
    周宁微微点了点头:“归国途中,见过西方的1种海水制盐术。”
    韦连溪急切的问道:“效果怎么样?”
    周宁想了想道:“将海边盐碱地辟成盐田,1亩年产5十石!”
    “而1人可以照看数十亩。”
    “就是最后的提炼和结晶,要耗费些人力和柴禾。”
    “但也只需现在煮盐的十分之1。”
    “真哒?!”
    韦连溪立马就跳了起来,满脸严肃的看着周宁。
    这也不怪他激动。
    天下盐户,苦盐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