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后宫之怀淑帝姬 > 第64章 贞太妃的决定
    皇兄随后道:”府上有此等喜事,皇叔必然是没有心情喝酒了,快回去看看罢。”
    平阳王也不是迂腐之人,称谢之后便告退了。
    太皇淑太妃今也来了,她虽是妃妾,却因为辈分极高,坐的靠前,笑吟吟对太后道:”恭喜太后贺喜太后,今年开年,皇室就喜事不断,添人进口,当真是黄天庇佑,苦尽甘来。”
    因着她屡屡袒护璟嫔,太后这些年已经对她疏远了许多,但到底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她也道:”承太皇太妃吉言了。”
    太皇淑太妃还想说什么,岐山王妃已然道:”这都是托皇上和太后娘娘的福气,只是这添人进口也不光是指子嗣,子嗣也要娶妇来延续。说来今年又是大选之年,宗室里又有不少孩子要娶媳妇了。”
    雪魄看着好笑,悄悄对我说:”只怕那老人家又要为她的亲亲侄孙女说项,但她怎么忘了,她这一身富贵可是儿子给的,岐山王府的人可不会为了姓李的得罪两宫。”
    我也不免感叹,太皇淑太妃太看不清形式了,岐山王耽于享乐多年,子嗣中又没有出色的,王府早已经颓败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一支与皇族嫡系血缘渐远。若璟嫔是个出色的也就罢了,眼看要被拖累还不划清界限,无怪乎岐山王妃宁可落婆婆的面子也不肯得罪太后,她可还有长孙和幼子等着婚配,真指了个歪瓜裂枣的儿媳妇,哭都来不及。
    不过话题被她们婆媳两个一带,倒是真的转到了婚嫁上,毕竟谁家都有亲戚,眼看着晋王,清河王都没有正妃,难保不想想自家里头合适的女孩子。
    太后和贞母妃对视一眼,然后道:”先帝子嗣不丰,晋王的终生大事的确拖不得了,哀家已经和贞太妃商量定了,何尚书尚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嫡女。德容言功都很出色,我们姐妹也喜欢的不行,就礼聘她为正妃。”
    此言一出,原本热热闹闹的宴会竟有那么一刻的寂静。何家母女如何死的偌大京城谁不知道,虽然可怜但是落人闲话。连何尚书都大受打击,卧病数月后上书请辞,皇兄虽然再三挽留,可是他去意已决只怕也是早晚的事。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实在是想不通何家女哪怕是嫡女,焉何还有资格做亲王正妃。
    疑问不好明说,自然有人拐了个弯,太皇淑太妃就道:”太后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可是老身仿佛记得,何家四小姐年方十一岁,要嫁人起码也要四五年的时间,太后也说先帝子孙不丰,何况晋王不也二十了。”
    原本坐在德母妃下首,一整晚上都在盯着夜光杯发呆的贞母妃开口道:”娶妻求贤妇,何家家教臣妾十分信得过,只要媳妇人好,晋王还年轻等上几年也没什么?”
    贞母妃再低调,也是晋王生母,她既然如此笃定,谁也不好再说什么。我看着她有些消瘦的面颊,不由长叹,贞母妃一直为何家母女的死耿耿于怀,内疚不已,想必求娶何家女也是她坚持的。她从来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希望晋王哥哥能够理解她的苦心,与何四小姐琴瑟和鸣。
    许妃刚刚受了太后恩惠,自然也投桃报李,笑道:”就是嘛,实在担心二弟的子嗣,也可以先让侍妾侧妃进门服侍着。皇家哪有委屈着的道理。”
    正宴遵循古礼,尊者坐于最上,左右下手依次排列这案几,按照入席者地位高低入座。我的位置与许妃嫂子正好左右相对,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说的自然,甚至还带着笑,很难想象这是她是一个曾被侧妃压制的正室。或许女人伤透了心,不是自暴自弃,就是真的麻木了。
    德母妃也道:”太后也偏心了,缘何只想着儿子,就忘了您的女儿们一个个也是女大当嫁了不成?”
    太后闻言,不由往我们这边看了一眼,含笑转头道:”这各家女儿如何哀家还好相看,青年才俊我这老婆子可就看不着了,此事少不得要落在皇帝头上。”
    皇兄也笑了,难得带着点玩笑说:”德娘娘您看看,母后就是偏心,也是偏心的女儿,专会把儿子使唤着。”
    德母妃一张巧嘴,马上道:”谁让皇上您是我们这帮妇道人家的家主呢?”
    说到婚嫁,我倒已经不觉得羞愤,只是惆怅。那个曾经一身甲胄却满是孩子气倒少年郎,现在已经远在江西了,你曾经与我说过的话,还记得吗?
    待到戌时,礼官鸣乐,宴席散去。外戚命妇先行退去,我们也退回了后宫里,自从母妃去世之后,每每到大节下,德母妃总要拉着我去她宫里下榻。我晓得她是怕我心酸,自然不会推却她的好意,今日也是如此。不过才回到长寿宫,德母妃就叹息说:”燕宜太实心眼了。”
    我心知她说的是何家四小姐的事,心里对德母妃也不避讳,于是问道:”您是觉得贞母妃选的王妃不好吗?”
    德母妃慢慢地脱去手上的毛套皮,反问道:”你呢,又怎么看徐妹妹做的事。”
    我道:”贞母妃心好,慈善于人。”
    德母妃道:”心善是好事,可是我只怕她会好心半坏事。”
    我心里一惊,忙问道:”母妃您这样说,不会是因为予沛哥哥不喜爱何家小姐吧。”毕竟何家如今的名声在那里摆着。
    德母妃摇头笑道:”到底还是小孩子,予沛如何想的不重要,这世界上又有几对夫妻是婚前就心悦于斯的。罢了,你也不小了,既然叫我一声”母妃”,自当与你说明白。你也知道现在很多关于何家的闲话,弄的何家女儿都不好找亲家了,可是何四小姐才十一岁,若是跟随父亲回乡,过上几年,找户殷实相熟的人家不是难事。可是你贞母妃一心只想着让儿子求娶她作为补偿,殊不知高门嫁女最是不易,何况又是嫁作天家妇。多么尊贵的位分,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你只看你大嫂子,也算是女中智者,就因为不是隧国公夫人养的,这些年的千难万难。我只怕何家闺女没她这份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