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后宫之怀淑帝姬 > 第7章 端贵太妃
    第7章 端贵太妃
    世人以喻美人,可是百人百肚量,哪种品格都是又好又坏,随人而定.想那溪客必是深谙此道,明明是一样的梨堆雪,既有寂寞无助,却也冰姿雪魄.怎么说都是好的。
    灵犀姐姐似乎看出我心里事,柔声道:“我去年去平阳王府拜访小姨,就在圃里看到了这种是一品三醉芙蓉,早中晚颜色各不相同。仿若美人含醉,因此得名。此喻我们子佩,很是合宜呢。”
    雪魄乐道:“我倒忘了怀淑姐姐的闺名,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对了,姐姐,你这名字是德母妃取得吗?”
    我说道:“不是,是我母妃取得。”
    雪魄竟有写不可置信,我顿时明白她是觉得母妃读书不多,心里稍有些不快。差开话说道:“好了,该你了,你的冰姿雪魄被五姐抽走了,看看现在手气如何。”
    其实我和灵犀姐姐都不能算真的抽了签,毕竟不是自己摇的。可是到了雪魄这里,看她兴致勃勃的样子,相必也不会与我们较这个真的。
    雪魄显然十分用心,捧着黄杨瓶子摇了又摇,才千挑万选的抽出一枝,一看之下小脸上露出些许失望神色,说道:“原来是荼糜,我还盼着是西府海棠呢。”
    我笑道:“要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咱们还玩耍个什么。快念来听听。”
    雪魄方道:“签名是韶华极盛,后面接着:待到荼糜春事了,丝丝。。出莓墙。”
    灵犀姐姐本来笑着,听到“韶华极盛”脸色就微变,在有“春事了”字样,更是嘴角一礓,急忙问道:“后面还没有?”
    雪魄翻来一看,道:“没呀。”接着又翻看了,奇道:“还别说,这么多签,只有梨是双面签。”顿了一顿,笑道:“可见姐姐是柳暗明,命中别用洞天。”
    灵犀神色有些古怪,可终究也只是浅浅叹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任由雪魄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她们的表妹甄素绫最近来信上讲的种种趣事。
    这一番折腾到晚饭时候,我和雪魄见灵犀实在乏极了才联袂告辞而去。但其实颐宁宫和宁寿宫并不在一条道上,所以我们一出围栏就要分开了。只是我俩来时都是徒步慢行,但是玩了一天再走回去就有些受罪了,于是便命人去传唤藤轿来抬。趁着分别前短短的空,雪魄还自信满满的说:“我就说了,姐姐怎么会真的青灯古佛的一辈子。都是那些没心肝的贱奴才嘴碎。六姐,咱们以后多来找灵犀姐姐耍耍,总会叫她返尘归世的。”
    看着她快乐的脸蛋儿,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当然也盼着灵犀好,但是心里觉得不踏实。怎么不踏实,却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很多事不会那么简单。
    然而我没有想到,是变故很快发生了,事情却又不是“不简单”就能形容。
    当然,这是后话。
    因是坐轿,内侍们选择了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藤轿晃晃悠悠的带着我转过一个路口,映入眼帘是一片锦纹烂漫的海,说是海,实际上是落英缤纷。
    被风吹着,有的飘落在地打几个转儿,有的则是借着风势落在人身上,但是却也没有。
    我捧起手边飘来的一片桃瓣,这才意识到已经四月份了。
    这个春天给我留下的最终因是坐轿,内侍们选择了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藤轿晃晃悠悠的带着我转过一个路口,映入眼帘是一片锦纹烂漫的海,说是海,实际上是落英缤纷。印象,就是这静谧的落了。
    正章八年四月初六,一道圣旨通过礼部晓喻天下,在我看来这长篇累牍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朕要选几个妃子,绵延子嗣了。
    很快就是太后的圣寿节,因为不是整十大寿,太后着意内务府从简办理,省下的钱全折在这次选秀的布置上。但是皇兄坚决不肯,说:“臣以人孝治天下,安能损母后福寿而重女色也。但是因为太后坚持,这次寿宴还是没有大办。倒是太妃们凑在一块闲话,都说太后好福气,养子比亲生的都孝顺。
    是的,当今并不是太后的亲生骨肉。当年昭惠太后难产薨逝,幼小的四皇子予润就由当时宠冠六宫,又是昭惠太后手帕交的淑妃甄嬛抚养。淑妃虽然已经有一子二女傍身,但是对于皇兄关爱有加,犹胜亲生。尔后皇兄身登大宝,立即加封养母为太后,当时有不少老臣子进言甄氏并非今上生母,也不是先帝正室,不应该以太后身份。但是年方八岁的皇兄对此非常坚持。如今八年一瞬,两宫依旧和睦。反倒是已经过继清河一脉的太后亲子三皇兄,越来越像他的养父先清河王,浪迹山水,鲜少回宫,哪里还像是天潢贵胄,分明一名浊世佳公子。
    转眼到了四月十二,太后正寿,皇兄在凌霄台设宴,一众太妃,皇子,帝姬都聚于此恭贺太后千秋永继,鹤龄遐逾。
    那日我是和端母妃一起去的,端母妃身体一直不好,三不五时就要卧病在床,每到冬日炎寒就格外难熬,好在现在天气暖和了,她精神还好些。否则也不叫我常到她跟前去,其实我心里也是和德母妃跟亲密一些的,因为端母妃或许是病久了的缘故吧,对人总是冷冷的。不像德母妃,对我亲亲热热的。但母妃总是说:“贵妃娘娘才是宫里头最明白的,她和德太妃一样,都是十分疼爱你的,只是性子使然,你太小了还不明白。”我的确是不大明白,乾元朝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湮灭于时光。从那时起我就没有了父亲,只有母妃。母妃也只有我,她给予我生命,为我耗尽年华,付出了所有爱。她说什么,一定都是为了我好。
    再见面时,端母妃正歪在软塌上,剧烈的咳嗽让她苍白的脸上都出现了不健康的潮红,我急忙走过去为她轻轻捶着后背,问道:“母妃您这可是喝药着了吗?”
    端母妃换了一口气,方才无力的摇头道:“不是,这些天柳绵飞絮渐多,我的气疾犯了。”我道:“皇家养了那么些太医,难道都是摆在那里好看的吗。教他们过来为您看病诊治啊。”端母妃苦笑道:“太医又不是神仙,哪里有神通让顽疾根除,何况我这是早年落下的病根,好不了的。”
    我听后心里愈加不是滋味,不知道该怎么搭话。我虽然出生地晚些,却也在年长宫人的闲话里,隐约得知,端母妃的孱弱,是早年宫斗纷争中被人加害所致。想必每一位从乾元朝走过的人,心里都有些不为人知的隐痛。端母妃是,德母妃是,想必太后.也是这样。
    这时如意姑姑端了药来,说道:“正好帝姬在,快来哄哄我们太妃娘娘吃药吧。奴婢现在真是喂不进去了。”端母妃皱眉道:“这汤水八里远外就闻着苦了,吃了这么些年总不见好,不如不吃。”我道:“母妃可真是越活越年轻了,如今都闹脾气,怕苦不吃药了。可不就是小孩子一般了。”端母妃失笑道:“都说怀淑你文静规矩,现在这么越大越没规矩了。”我抿嘴道:“我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不来母妃,倒叫端母妃笑话了。”这下不只是我身后的如秀,连端母妃和如意姑姑也忍不住莞尔。趁着大家高兴,我从如意手里接过了汤药,说着笑话哄着端母妃把药喝了。
    但是这样一耽误,再回去更衣参加宴会就有些赶了,端母妃看我有些着慌,就道:“我这里还积攒了些良玉早年的吉服,要不你凑合凑合先穿着。”
    我心里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说来我尚在幼齿时,温仪姐姐就已经出降豫章知府洛一康。印象中的她沉静温婉,很像端母妃的气质。至于身段什么的根本不记得了,不过端母妃从不是妄言之人。我看看天色着实不好冒险,只得谢过端母妃。然后就跟着吉祥姑姑进了内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