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于荔多聪明的人啊,一下子就懂了苏锦韵这是准备干啥,不然做衣服就做衣服,何必跟她偷偷耳语呢!
很显然啊,这位苏娘子心里已经完全领悟了小花边儿的重要“用途”哩。
她不戳破,反而拍着胸脯保证:
“放心,这点事儿交给我就成。
苏姐姐不知道吧,我也会钩花呢!”
“真的呀,那你好厉害啊!
不仅元宝鸡做的好吃,还会搞这些精细的钩花呀!”
苏锦韵是真的没想过于荔也会钩花,因为她从心里就觉得于荔是个直爽的个性,而钩花这种细致的活儿,更适合温柔腼腆的那一类人。
于荔得意的自夸自擂道:
“那可不,人家也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娘子呢!”
苏锦韵就喜欢看于荔这副洋洋自得,把小脸扬到一边的模样,她用手指刮了下于荔圆润的小鼻头,笑着道:
“是呀,心灵手巧又俏丽,也不知道是谁这么有福分娶了你这样的小娘子呢!”
这话于荔可回答不了,所以她回应的是一长串的笑声。
约么一刻钟后,这三人就到了杨记的店里,于荔先是跟刘兰草说了合作达成的事儿,又让她给
如霜提的食盒里多装些鱼块和干煸猪肉条,还另外拿了一只元宝鸡和几个盐焗蛋放了进去。
盐焗鸡蛋是不卖的,单纯是为了做出来给读书的三个孩子补充营养,但苏锦韵是熟人,所以才能尝一尝鲜。
随后,如霜提着沉沉的食盒等在了门边,而苏锦韵则趁着跟于荔说话的功夫,悄悄将几块碎银放在了桌案上。
她可是品韵阁的大老板,就算生意没谈成四六分,也不能白白占杨家这个便宜啊。
就像于荔说的,她的身价在那儿放着呢,而杨家人都是在底层讨生活,他们一路逃荒而来,受的苦自是不用多说。
既然是正经的合作关系,那她就要好好维持下去,又岂能占这么半个月的小便宜呢。
在苏锦韵的心里,她不仅是品韵阁的老板,她还是县令夫人,她每年赚的银子也都会拿出一部分送去寺庙,让庙里的僧人在冬季施粥。
这些事百姓们都不知道是她苏锦韵做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百姓们高兴了,那她的夫君就高兴了,她也无比荣耀。
正是有这样的觉悟,苏锦韵一点都没想着占杨记的便宜。
待于荔和刘兰草亲自把这主仆二人送上了马车,人还没有回到店里呢,杨青莲就拿着碎银跑了出来。
她急慌慌的道:“阿荔,二嫂,不是说免费给苏娘子打包吗?
怎么她还放了银子在桌案上,而且,这很明显是给多了呀!”
瞧着已经慢慢
走远的马车,于荔把杨青莲手里的银子拿起来收好,笑着道:
“苏娘子这是不愿占咱们便宜呢!
罢了,她既然给了,咱们就收着。
日后二嫂做了她爱吃的菜,咱们大不了多走几步路给送到品韵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