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豆腐丸子也是肃州的吃法,刘老财
时不时的送豆腐,家里吃不完就炸成了丸子,正好今天派上了用场。
按照徐婆子的想法,那三家人虽是来道谢的,但也万没有让人家空着篮子回去的道理。
正是因为这个举措,村民们又再次领略到了杨家的为人处世有多友善。
如此懂礼节又大方的人,他们真是后悔当初的冷脸相待。
不过现在已经喝了人家的茶,吃了人家的瓜子和花生,大家往后好好相处就是。
毕竟,这日子啊,还长着呢!
......
日子飞快的过着,一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
一直阴沉沉的天终于露出了丝丝金光,大家伙儿心里更是高兴,临过年了,谁不想想要个暖暖和和的天气啊。
今天是镇上的最后一个集,杨家男人要出去采买,添些过年少不了的物件儿。
而女人们则要好好收拾收拾家里,再把需要提前炸制的丸子啊,酥肉啊,还有馒头之类的都先做出来,如此等年三十的当天就不会忙忙乱乱啦。
厨房有刘兰草和周梅花以及杨青莲负责,于荔这几天得吃苦苦的药驱寒气,虽然没病,但依旧被当成了病人对待,倒是啥也没有干。
直到昨天周梅花去给葛大翠和张桂花家里送头花的时候,她带回来了几张葛大翠剪的红窗花,于荔才被徐婆子安排着今天的任务就是贴窗花。
葛大翠拿到了喜欢的头花,心头高兴,居然一口气送了十张剪纸窗花给杨家,每种款
式都有两个,还特意交代说同款要贴在一起,这叫好事成双。
于荔对这些没什么信仰,倒是徐婆子非要按照葛大翠说的来。
这不,每间房的窗户上都贴了成双成对的窗花,一眼望去还真是格外喜庆。
徐婆子叉着腰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些红艳艳的剪纸,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她对着于荔道:
“等你大哥他们把红灯笼买回来,咱们下午就挂上,年三十守岁就不怕黑乎乎的啦!”
老人家都爱热闹喜庆的场面,所以徐婆子昨天晚上就叮嘱了杨青石必须买上灯笼,红烛还有对联,她想在异乡好好过个有滋有味的年。
于荔脆声应着:“好,都听娘的安排,今天收拾妥了,明天大家都该洗澡的洗澡,该换衣服的换衣服。
等年三十,咱们都穿新衣戴新头花儿!”
“嘿嘿,我看行!”
婆媳俩正欢快的说着话呢,大门突然就被敲响了。
于荔赶紧把浆糊放在地上,一溜小跑儿的就过去了门边,却只见刘素素畏畏缩缩的带着杨小雨立在门口,眼睛还在不安的往自家方向瞟。
徐婆子也跟着走了过来,她对于刘素素倒是存了几分善意,先开口问:
“素素,你怎么过来了?你...你娘知道不?”
刘素素摇摇头:“他们都进城采买年货了,我..我是...
那个...徐婶子,我...我是带小雨来谢谢于荔的。”
好好的一句话,说的这么磕巴,于荔也
是无语的微微摇头,心头漾出一股子说不出的滋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