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走,这路上泥多又滑,万一当天不能上官道呢?
最怕的是咱们困在林子里,这地上潮湿,夜里没有落脚的地方啊。
要是咱们晚两天,等路况好一点,大后天清早就出发,走快点,那夜里肯定就能上官道了呀!”
胡家老太太还欲再辩驳一二,胡小全就晃着她的胳膊道:
“奶,咱们就听二姥爷的吧,我刚去外面看了,满林子都在滴水呢!
到时候水把头发打湿了,咱们又没地方落脚,夜里一受凉,肯定是要得风寒病的。”
胡家老太太虽然不知道胡小全打了旁的主意,但她心疼孙儿啊,舍不得他受寒,最后还是妥协道:
“那行吧,就大后天一早儿出发。”
主要是她家的粮也不多,在宁州城门口花了大价钱也就买了二百多斤的米面,还有好几天才到衡州,又不知道里面啥情形,所以她也忧愁。
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家存了银票的,只要能进衡州城,总不会被尿憋死。
这么想着,胡家老太太又有了信心来。
而她身边的胡小全却盼着,剩余的这两天时间能有个机会跟于荔“独处”。
不然上了官道,可就不如身在山林这般隐蔽了呀。
这么盼着,盼着,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叫他逮着了一个天大的好时机。
起因是这样的,大家不赶路,都在寺庙里猫着,后面几天为了省点粮食,三家都是自己吃自己的。
杨家两房基本都是一天一顿,
早上和晚上都不吃,中午吃饱点,实在饿的时候吃两把炒豆子喝点水就得了。
于荔心疼孩子,就会给一人一个煮鸡蛋,再让他们吃点红枣垫肚子。
胡家还是一天两顿,偶尔有多余的饼子啥的倒是也会给杨家的孩子分上半个,也还算是客气。
今天刘兰草听了于荔的建议,炒豆子的时候撒了点她拿出来的椒盐面儿。
所以啊,这豆子吃起来格外的香,为了感谢胡家赠饼子,刘兰草特意盛了一碗送去胡家让他们也打打牙祭。
正是因为豆子香酥,胡小蝶贪吃了不少,嘴干的时候等不及杨青莲给她兑温水喝,咕咚咕咚干了一碗的冷水。
这不,才到半下午她就开始嚷嚷着肚子疼,蜷着身子哭的狼狈不已。
胡家老太太重男轻女是真,但内心里也是爱这孙女的,虽然比起胡小全那份爱要减少许多,但此时此刻看着孩子哭,也是心疼的。
她皱着一张脸,把胡小蝶揽在怀里,不住的说着:“唉哟,这可咋办?
奶给揉揉就不疼了,以后可不能喝冷水了...”
说完还不忘瞪着杨青莲数落两句:“你这当娘的也是,怎么不知道看着点孩子,叫她喝了冷水呢!”
杨青莲和胡大光也是急的团团转,现在她根本没心情理婆母,所以咬着唇不说话。
在这山上病了,没有大夫就没有药,孩子疼的冷汗直冒,她这个当娘的心里也是如油煎一般难受。
杨青莲拿着
碗,一勺一勺的给孩子喂稍烫一点的水,希望能减缓她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