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话于荔没说完,但杨青石懂了,他也很同情这家人,所以点点头又往回走。
徐婆子是杨家的大家长,出于尊重,于荔也不能擅作决定。
何况是要救人的大事,这意味着家里需要分出粮食给这四人吃。
齐大夫沉默的揪着褡裢上的系带,在手上缠了一圈又一圈,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不住的摇头加叹气。
那厢杨青石回到土坡后把外面的情形都照实说了一遍,也把于荔的打算讲了出来,顺道儿还说了自己也想救那家人的想法。
结果,徐婆子还没开口,郑艳红就先嚷嚷着不干了,她咬着牙恨声道:
“咱们家粮食都不够吃,管一个齐大夫就算了,还要管旁的人,真是吃饱了撑的!
娘,不能同意啊!
阿荔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都这世道了,还想着当好人,脑子莫不是被门夹了!”
她不说,徐婆子还真是没想到,这大儿媳居然对齐大夫也有意见!
人家劳心劳力的给家里三个小辈儿看病、抓药,这其中还有她的丈夫呢,她居然不感激,反而觉得管多了。
杨青石拉了一把郑艳红,没好气的怼她:“你瞎说啥呢,你昨晚能吃上饼子喝上鱼汤,那不都是阿荔跟齐大夫带回来的!
再说了,娘还没发话,你胡咧咧啥!
”
郑艳红翻了个白眼,嘴巴撅的老高:“切,你就知道帮别人!”
徐婆子回头看了眼还留在独轮车边上的粮食袋子,又看了眼已经退热的二儿子,心里已然做好了决定。
人家齐大夫都能这么帮他们家,他们若是当着齐大夫面拒绝帮那一家四口,岂不是真的冷心冷肺。
何况,同为女子,她能切身感受失去孩子的苦楚,她也想让这家人能齐齐整整的走到宁州。
而且家里还有阿荔带回来的粮食,再有十天也能到宁州了,今儿权当给家里积德吧。
徐婆子拿定主意,瞪了眼郑艳红,没有跟她讲话,而是对杨青石说:
“去吧,把那一家四口扶过来,我让老二媳妇再添两瓢水多熬几碗米粥。”
话音落,杨青石转身就走,郑艳红想抓他却落了个空,转而扭过身对着徐婆子嘟囔:
“娘,又不是认识的人,救他们干啥!”
徐婆子没好气的叹了下:“你呀,把嘴闭上。
这个家我说了算,只消饿不到你就行了。
你要是太闲了,就给兰草烧火去!
一天天的懒得抽筋,眼里就不能有点活儿!”
干啥啥不行,偷懒逼叨第一名!
徐婆子摇摇头,又立刻转身去舀了大半碗小米出来。
不多时,于荔和齐大夫还有杨青石以及那一家四口就都回到了土坡处。
男人打横抱着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一见到徐婆子,就先跪下去道谢,他们没什么可给的,只能磕头表达。
徐
婆子心头也是酸软一片,她喊着于荔把几人都拉起来,安慰道:
“你们先歇息下,喝点水,一会儿吃点粥,肯定能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