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三口听罢,齐齐瞪大眼睛惊呼道:
“这么多啊!”
要知道这时候种麦子,那可是一亩地产不了千斤的啊。
徐婆子呵呵的笑:“这只是辣椒呢,像土豆和红薯,今年让大伙儿先把种留出来,明年再大面积种,这两样东西可比辣椒产量高。
根据我家阿荔说的,就算收成一般,那也能达到两千斤到三千斤的,要是收成好还不止呢。
那可比种水稻和麦子的产量要高好多倍呢!”
此话一出,刘家三口更是惊讶的直吸气,他们看看手中不算起眼的土豆和红薯,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最后齐齐笑了出声。
刘旺田道:“我活到这个岁数了,还真是第一次听到粮食亩产可以超过两千斤的。”
葛大翠也拍着徐婆子胳膊,乐开花的道:
“今年大伙儿存了种子,明年好好看顾着,到了年底可就不愁吃啦。
唉哟,徐大姐,你们老杨家人心真好,啥事儿都想着俺们这些村里人。”
徐婆子摆摆手:“哎呀,扯那些见外的话干甚,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帮互助才能一起发家致富啊。”
知道大概的
收成了,现在就要定下三样作物卖给村民的价格。
虽然收成高,也是外面买不到的,但杨家人也没想着拿这个发横财。
徐婆子问刘旺田:“他村长叔,这些秧苗不算多,我家留一些,然后一家分点就没了,大伙儿也买不到太多。
所以,应该按啥价格给大伙儿呢?”
太贵了肯定不行,都是村民,而且还是没种过的东西,花大价钱不现实,但太低也会让杨家心寒。
思考了几息后,刘旺田问道:“徐大姐的心理价是多少啊?”
徐婆子伸出了一个手巴掌,她说:“三文钱一个芽眼吧,土豆和红薯一样的价,至于辣椒籽,那就一包十文得了。”
先不说价格,就这按芽眼卖的说法就让刘家三口摸不着头脑。
刘富贵问:“婶儿,不是按一个土豆,一个红薯这样卖吗?怎么是按芽眼呢?”
徐婆子指着一个土豆解释给众人听:
“你看这个土豆,它有洞的地方都发了芽,咱就能按照芽眼的位置切开,到时候抹点草木灰种土里就可以成活,不用一整个埋下去。”
说完又拿了红薯继续说:“这个红薯也是一样的,两头都发芽,也可以切开埋土里让它继续长大。
等红薯藤长到胳膊那么长的时候,还能把粗壮的根茎掐下来重新栽土里,那样也能发芽长红薯的。
这个方法阿荔说是插钎法,针对红薯有用,对土豆没用。”
这么一解释,刘家三口也听明白
,感情这两样东西这么好养活呢,切开单独种也不怕死啊。
何况按照芽眼来算确实更好,因为他刚刚看过,大小不一的土豆上芽眼是不一样多的,按照个算不够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