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469章 见好就收
    另一边,张越此时距离匈奴人的单于庭已经只有不到两百里。
    这时他没有继续进军,而是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虚闾权渠单于得知汉军停止进军,长吁了一口气。
    “加快速度!”
    随后在他的严令之下,匈奴人加快了行军速度。
    为了避免被汉军找到部众的藏身之地,匈奴人故意绕了一个大弯。
    两日后,虚闾权渠单于领七万骑从北面逼近了汉军营地。
    “来的好!”
    张越收到匈奴大军来袭的消息,终于露出了笑容。
    匈奴人主力出动,他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能不能成功,就看吴正的了。
    此时吴正所部还在森林中继续行军。
    为了避免暴露,沿途所遇到的所有人都被他抓了起来。
    ……
    虚闾权渠单于领兵抵达后,立即领着亲卫上前探查汉军的情况。
    望着汉军严整的阵型,虚闾权渠单于脸上不禁露出羡慕之色。
    “我强胡亦该有如此之兵!”
    右大当户见状,在一旁道:“大单于只要能够收回诸王之权,真正统一强胡,就可如汉军一般统一练兵……”
    虚闾权渠单于闻言却突然道:“听说右贤王如今已经统一了练兵之权?”
    右大当户一愣,随即道:“据右校王传回的消息看确有此事!”
    虚闾权渠单于点了点头道:“本单于是否该向右贤王学习!”
    右大当户一惊:“大单于何出此言!”
    虚闾权渠单于盯着右大当户看了看,却没有说话,最后也只是摇了摇头。
    右大当户见状心中却是咯噔一声,他明白虚闾权渠单于恐怕是对自己有所不满。
    右大当户调整了一下心态,在心中组织了一番言语。
    “大单于可是认为右贤王未削诸王之权而使右部强盛?”
    虚闾权渠单于闻言没有说话,不过他的表情却显然是默认了这一点。
    右大当户见状继续道:“大单于以为右部能复盛的关键是什么?”
    虚闾权渠单于这时终于说话了,“右部能够强盛,当与占据了大量的肥美之地有关!”
    “大单于所言甚是!”右大当户对着单于拱了拱手。
    “大单于以为我单于庭如今可能获得大量肥美之地!”
    闻此言,虚闾权渠单于不禁想到了东征乌桓之事。
    先单于东征乌桓想要做的现在想来就与右贤王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是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最终的结果却是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哎!”
    虚闾权渠单于叹息一声,昔日东征乌桓他也是极力推动的。
    也正是因为东征这才导致被张越偷袭单于庭,使得强胡一蹶不振。
    虚闾权渠单于再次叹息,强打起精神道:“以单于庭如今的力量已经无法获得新的草场了!”
    右大当户这时从一旁的灌木丛中取来几根树枝。
    “大单于我强胡诸部就如同这些树枝一样,分则力弱,合则力强……”
    “如今我强胡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之时……只有收拢整个强胡之力我强胡才有与大汉对抗的实力……”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我强胡迟早会被大汉慢慢绞杀!”
    右大当户此时指着远处的汉军道:“大单于若是我强胡诸部皆在,我等可会畏惧汉军?”
    虚闾权渠单于看着远处正在生火造饭的汉军道。
    “若我强胡诸部皆在,灭此部汉军易如反掌!”
    右大当户道:“仆知大单于心有顾虑,但为了强胡的未来,必须牺牲诸王的利益!”
    虚闾权渠单于叹息一声道:“本单于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如此下去某担心诸部皆反啊!”
    右大当户不以为然的道:“大单于诸部皆反又如何,大单于可知大汉为何能有今日之强盛?”
    虚闾权渠单于思忖片刻道:“当是收拢了诸侯王之权!”
    右大当户道:“不错,若是大汉仍然诸侯林立,我强胡岂会惧他……”
    “昔年大汉为收回诸侯王之权,亦发生了七王之乱……”
    “若是诸王敢造反,大单于当可效仿汉之孝景……仆亦愿为晁错……”
    ……
    张越此时亦在观察匈奴人的布置。
    “张湛给我试探一下匈奴人!”
    “诺”
    张湛答应一声,立即领自己本部五千骑兵出寨向匈奴人杀去。
    虚闾权渠单于见汉军出寨,向右大将下令道:“命王庭近卫军出战……”
    王庭近卫军是虚闾权渠单于登上单于之位后从诸部挑选的精锐组成的一支常备军。
    他们的兵力不多,不过万骑。但却有着匈奴最好的装备和待遇,当然训练也是最好的。
    虚闾权渠单于把这支近卫军分成了两部每部各五千人,分别由左右大将指挥。
    如今跟在虚闾权渠单于身边的乃是右部,左部则留在了单于庭。
    右大将此时也想看看自己手中的这支新军与汉军相比如何。
    收到单于的命令后,也立即出了营地。
    张湛一看出营的匈奴人就知道,这是匈奴人的精锐。
    不过他并不担心,反而兴奋了起来。
    张湛手中的骑兵枪骑和弓骑各半。
    他首先派出了手中的弓骑兵。
    汉军弓骑这一次使用了匈奴人常用的回旋战术。
    张湛的意图首先是引诱匈奴人出击。
    若是匈奴人不主动出击,那么汉军弓骑就对匈奴人发动一波一波的骑射打击。
    一旦匈奴骑兵的队形被汉军弓骑的骑射打乱,汉军枪骑就对匈奴人发动冲锋,一举打垮匈奴骑兵。
    右大将亦是一名宿将,与大汉作战也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他对汉军亦是相当熟悉。
    岂会这么轻易就让张湛的目的得逞,他一眼就看出了汉军的目的。
    在他的指挥下,匈奴中军向后退缩,左右两翼反而开始前出。
    前出的两翼就如同两条手臂一般,欲把汉军弓骑抱住。
    张湛见状,只得同样改变战术。
    汉军弓骑在他的命令下,向后退却。
    右大将见汉军弓骑后退,冷哼一声。
    下令中军停止后退,转而向前推进。
    很快匈奴骑兵的阵型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左翼出击!”
    随即右大将又下达了命令。
    出击匈奴左翼骑兵的队形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斜线。
    “呵呵!”有意思。
    张湛一眼就看出了匈奴人的意图。
    “左曲枪骑出击!”
    随着张湛的命令,居于汉军左翼的汉军左曲五百枪骑兵排成前后两队向匈奴人的右翼发动了冲锋。
    张湛此时的意图是引诱匈奴右翼出击,如此就可扰乱匈奴人的计划。
    右大将见汉军对自己的右翼发动冲锋并不在意。
    反而出人意料的下达了防御的命令。
    一队人数大约六百的匈奴人跳下战马,在阵前摆下了一个标准的步兵方阵。
    他的前排是三排枪盾兵,后面是三排弓箭手。
    张湛见状,赶紧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轻骑兵直接冲击步兵方阵简直与找死差不多。
    出击的左曲汉军被迫退兵,可是匈奴的左翼却仍然在向汉军迫近。
    整个战场态势竟然是匈奴人处于优势之中。
    冯奉世见状向张越提议道:“君侯是否让张校尉退兵!”
    张越摇了摇头道:“让张湛这小子吃点亏也好……”
    冯奉世点了点头,再度紧张的看向战场。
    张湛此时只感觉万分憋屈,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支匈奴骑兵竟然如此精锐,如此训练有素。
    虚闾权渠单于此时已经来到匈奴的大营前,他看着战场的态势则颇为满意他对左右之人道。
    “右大将果然乃是我强胡名将,让咱们看看汉军还有什么手段?”
    左右之人这时也一扫多日以来的阴霾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汉军这是什么战法?”
    就在这时右大都尉发出惊疑之声。
    原来汉军这时又变换了阵型。
    此时汉军弓骑形竟然摆出了一个密集的队形,向匈奴左翼发起了冲锋。
    “汉军这是疯了吗,竟然用弓骑冲阵!”
    汉军自然没有疯,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汉军弓骑已经冲到了匈奴左翼骑兵十步以内。
    眼看着两军就要撞在一起了,汉军却突然射出了自己手中的弓箭。
    如此近的距离,匈奴骑兵根本无处可躲。
    “啊啊啊!”
    惨叫声不断响起,一名名匈奴骑兵被失落马下。
    因为距离太近汉军弓骑的损失也不小,不少汉军士兵亦被匈奴人的战马撞落马下。
    不过相对于匈奴人来说,汉军的伤亡还是要少一些。
    最关键的是汉军弓骑的这一行动一下子扭转了战场的不利局面。
    冯奉世见状不自觉的击了一下掌。
    “君侯这就是五步射面吗?”
    张越微笑着点点头,“不错这就是五步射面!”
    “五步射面”是后世弓骑兵的一种常用的战术。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名字,就是因为这种战术的射击距离非常近,一边冲进到敌方十步甚至五步以内才放箭。
    这种战术多用来对付步兵,有时也会用来对付骑兵。
    汉军如今也才刚刚开始训练这种战术,张湛这一次算是“五步射面”的实战首秀。
    张湛利用五步射面的战术挽回战场不利的局面之后,并没有继续与匈奴人纠缠,而是向出击的骑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加更第六天,洪荒之力都快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