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七零穿书:反派崽崽极品娘 > 第五百一十七章 荣归故里
    顾云山的工作调动,头大的果然是夏明双的领导。
    没两天局长就找夏明双谈话了。
    快退休的局长脑门锃亮,身上穿着浆洗得雪白的衬衣,下面是休闲西裤,这一身就放到国际大公司去都不落伍的。
    这当然是夏家沟大队第一制衣厂的样品了,专门高价出口给汤姆他们公司的,现在订单多的夏明双把汤姆以外的订单交给铭城制衣厂做,明慧那里还是只做最特殊的款式。
    夏明双:“局长,这几天不见,您看起来气色更好一层,最近做啥保养呢?”
    李局长笑哈哈地指了指她,“你这个调皮的夏同志,整天拿自己领导打趣,真有你的。”
    夏明双:“这说明局长亲切和蔼,与下属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深受同事们爱戴,不是我僭越,是您和气。”
    李局长笑声更响亮了,随即看到桌上的文件心情就荡了。
    哎。他叹气。
    夏明双:“局长,什么烦心事儿呢?说出来大家伙儿帮您分担分担。”
    李局长:“别人不行,你肯定行。”
    他把借调书推到夏明双跟前,“顾工的工作调动确定了?”
    夏明双:“是呢,不过也就是户口粮油关系转到首都,其实工作地点还是满哪儿跑。”
    顾云山不是那种单纯的学术实验型的科学家,他是实践型,要去各项目基地亲自调试,现场修改。
    就说黄海的海底项目,他就在那里泡了很久。
    李局长:“首都商业局想调你过
    去,你是咋个想法?”
    夏明双心里笑他老狐狸,一般人谁不高高兴兴地去首都商业局?
    但是她不行,李局长可是她的伯乐,算是恩师级别的,她得哄着点。
    夏明双:“那有啥犹豫的,您给我推了呗,您就说我在这里如鱼得水,待遇好得不行,哪里都不想去。”
    李局长原本还有点难受,这会儿哈哈笑起来,“你呀,这是变相跟我要待遇呢?我把局长给你做要不要啊?”
    夏明双立刻摆手,“不敢不敢,做了局长跟谁要待遇啊?那只能主打一个艰苦朴素任劳任怨了啊,您看您自己个儿,就这么一身衣服还不敢怎么穿,生怕人家说你不朴素,那我不干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副手,正手顶锅,我拿好处。
    说我心眼多?承蒙夸奖,在下就是如此想的。
    李局长这才真正和夏明双说这事儿。
    夏明双也提出了很客观的分析,“局长,从我本心来说,那我是把咱铭城商业局当娘家,即便我以后去了首都,那肯定也偏着咱娘家人。这么说吧,不是咱商业局少了一员大将,是咱们商业局拓展了一片商业领域呐。我去首都商业局,接触的面儿更大,能跟外商谈得订单也更多更大,那总得分给下面企业吧?还能漏了咱娘家人?”
    这话说到李局长心里去了。
    这么一算不是继承人跑了,而是出去开疆拓土了。
    而且夏明双去首都商业局,她再怎么使劲也
    当不上副局和局长,要想升职到时候还得到各省轮流历练,那去外省能有娘家好?
    来这里下面人听话、配合,让她如臂使指,那业绩自然也蹭蹭的。
    政绩刷上去,到时候回首都升职是妥妥的。
    李局长想得远,觉得夏明双年轻,前途无量,就想推她一把。
    既然决定要去首都,那肯定得赶紧准备。
    夏明双和顾云山这里没什么麻烦的,单位的工作向来是有条不紊的,安排得妥妥当当。
    领导放行,那她就照旧工作,再跟继任者接一下班即可。
    首都那边单位会给顾云山分房子,但是肯定没有自家买的院子住得宽敞。
    更何况二壮还要在外面搞小动作,试想一下,他能在科学院家属院里投机倒把?
    而且他还得跟宋延民以及自己另外的批发商保持紧密联系,当然不能窝在家属院里。
    还有这边的房子也不能一直空着,房子久空不住,没人打理很容易坍塌的。
    这个倒是好办,二壮和宋延民一直合作呢。
    铭城这里也得有住处和仓库,宋延民给一部分钱,就等于租一个院子。
    他雇几个人过来看货,顺便也就维护着屋子,一举两得。
    找了个连休的日子,夏明双和顾云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一趟。
    如今不只是夏家沟,顾家岭这边的队办厂也很有规模了。
    顾家岭的蘑菇房连成一片,而那白灰粉刷的澡堂子还在呢,远远就能看见,特别显眼。
    白墙上还刷着
    红油漆的大字:顾家岭欢迎你。
    除了蘑菇房,顾家岭的水轮泵电站、水轮泵浇地系统,都非常成熟。
    如今家家户户都自己花钱跟大队通了电,按月交电费,再也不用煤油灯照亮。
    除了蘑菇房,顾家岭还有蔬菜大棚基地,现在也往霓虹和棒子国销售,价格很好。
    另外,过半人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配合村里的澡堂子,人人讲卫生,再也不是以前秋冬春至少六个月不洗澡的时候了。
    而最显眼的则是顾家岭的日化厂,如今主要生产洗发液、护发素、香皂、肥皂、洗衣粉等日化产品。
    其中洗发液、护发素、药皂已经申请国际专利,远销海外。
    有这些队办厂打底,杨家岭大队的工分值现在高的吓人。
    几年前一个壮劳力一天顶多赚三四毛钱,一年到头分不到几块钱,甚至还得倒挂生产队的口粮钱。
    现在一年下来,普通人家也能分上七八百块钱!
    有这钱,谁还愁吃穿?
    谁还往外跑?
    外乡人听说以后都偷偷跑过来打工呢。
    可惜现在还没放开户籍政策,他们这样不被允许,还是要被抓回去的。
    而杨家岭只是其中一个大队,夏家沟大队,还有周边其他跟着顾家岭受益的大队,虽然没有顾家岭那么突出,但是一户人家一年赚个三百块很轻松了。
    以前一年到头分个五十块都要烧高香呢。
    而之前夏明双负责的那两个公社,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老
    百姓的日子这几年都好过起来。
    大家都说感谢夏主任,感谢顾工,否则他们还在吃糠咽菜,为了娶媳妇嫁闺女那点彩礼嫁妆挠秃头呢。
    “三姐,二奶奶,明双领着顾大工程师还有娃娃们回家了,快,赶紧收拾一下!”桂香婶儿、常爱芬、张秀英等人立刻忙活起来。
    <hr class=\"authorwords\" author=\"苏合香\" identityid=\"0ab275440e757afcf073c70af89ff456\" />
    赵菊英:几年前我以为自己老了,几年后我发现自己还很年轻,还能再干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