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七零穿书:反派崽崽极品娘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受欢迎
    夏明双不服气,“我车技现在好的很,我瞅着草垛那里有个黑影呢?”
    大壮可不怕,立刻拿手电筒往那里照,冷冷喝道:“谁!”
    草垛后面窸窸窣窣的,却没人吭声。
    夏明双立刻拉住大壮:“别过去!”
    大壮怎么可能不过去?这是他家门口,他怕什么?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滚出来!”
    “嗷呜——”一只猫蹭得蹿出来,夹着尾巴顺着墙根儿跑了。
    大壮轻蔑地嗤了一声,“是生产队那只狸花猫。”
    肯定是家里味儿太香甜,它跑来打秋风呢。
    夏明双就推车回家,让大壮也赶紧回家关门。
    草垛后面,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赶紧跑了。
    这年头也没个娱乐活动,顾三姐已经和苗苗烧水,大家洗白白上炕等他们了。
    见她回来,顾三姐表示明天想回家。
    夏明双:“三姐,等过几天我带你去公社卫生所检查再回去。”
    恢复一下,过几天去检查,现在回家谁知道詹嘉义那货心不心疼媳妇儿?
    顾三姐却觉得自己也没带口粮过来,在这里吃饭就等于吃夏明双和孩子们的口粮,心里过意不去。她在这里和大家吃一样的,基本都是二合面或者细粮,比自己在家吃得好太多,她惶恐。
    孩子们也挽留她多住几天。
    顾三姐:“那……回头我把口粮背过来。”
    白吃可不行。
    夏明双:“再说。”她现在有的是赚钱补贴口粮的办法,就不那么在意口粮。
    只要有
    钱,去自由市场买粮食或者粮票都可以。省内粮票一斤的要一毛二,等于花两毛四买粮食,比粮站贵一倍。要是全国粮票那可贵,得三毛五一斤,不过那个主要是出省用的。
    第二天她带了假领子和两小瓶果酱去供销社。
    王金玲来得很早,已经把烤炉收拾过,里面的炭灰也都掏干净,还给夏明双泡了茶。一见面,她殷勤得很,一口一个明双姐叫着,跟亲姐似的。一般人真容易被她这糖衣炮弹给腐蚀了,不过夏明双向来是看人做什么不看人说什么,她不先定人恶,但是你惹到她,她心里有杆秤,你再怎么甜言蜜语,她也不会被蒙蔽。
    夏明双清醒得很,知道王金玲为什么这样。
    她们忙活一会儿,等钟廉过来夏明双去找他。
    钟廉是县城人,初中毕业在家待业两年,又下乡两三年,今年初家里给活动关系进了县城供销联合社。夏天的时候他被派到下面公社的供销社,主要工作就是监督下面供销社完成农副产品任务量,他隔几天就要跟车去县或者市供销联合社送农副产品。
    本省的省会在铭城,铭城也是地级市,而他们所在的茂县则是市辖县。
    因为距离大城市近,所以社员们生活比那些远离省会城市的要好很多,做点什么也方便。
    夏明双就让他帮忙把假领子和一小瓶果酱捎给赵专家。
    钟廉现在对夏明双越发佩服,瞧瞧双姐多厉害啊,
    明明没读过几天书,结果现在能读书写字不说,还认识了市医院的专家。
    啧啧,他在县里长大的,也没认识个专家。
    他当然乐意帮忙,“明双姐你放心,我保管完成任务。”
    那边张丹萍听见,笑道:“你去市医院,那里可多年轻漂亮的护士,你让这位赵大夫帮你介绍一个。”
    钟廉脸刷的红了,却也没推辞,“要是人家赵大夫好心,我……我当然感激不尽。”
    夏明双也笑起来,“那你以后多跑跑,熟悉起来一切好说。”
    李瑶瑶的眼睛尖,鼻子也尖,“明双姐,你做的果酱?那不得拿出来给我们也瞧瞧?咋滴,给赵专家送,我们就没脸呗。”
    夏明双:“你这张嘴呀,我这不是还没得空么?晌午吃饭的时候,给你们抹馒头好吧。”
    李瑶瑶不肯,非要现在抹,“哎呀,我早饭还没吃呢,现在正好吃。”
    她从军绿色的挎包里拿出一个手帕,里面包着一个热乎乎的馒头。
    夏明双只好把那一小瓶果酱拿出来,这瓶是她调配的,柿子加三分之一的山楂酱。
    这一尝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哇喔”“好吃”,吃过饭没馒头的都要去厨房弄个二合面馒头来抹果酱吃,惹得胖婶儿说那是晌饭,让他们晌午少吃点。
    高主任来得早,他为人比较随和,不像副主任喜欢摆官架子,看大家吃果酱,他也来凑热闹。
    张丹萍:“主任,你说我们供销社要不要也
    加上这个产品?”
    高主任:“这得不少糖吧,咱们自己做点当福利改善还行,做成果酱摆着卖,怕是不好卖。”
    又是水果又是糖的,价格肯定高。
    别看现在物资奇缺,日用品、基础食品供不应求,可高档品却不好卖,实在是太贵,老百姓手里没钱,买不起。
    就说麦乳精,也是限购品,城里人买得还多些,乡下很少有人买,这两年买的人多也是知青、一些干部之类的,普通社员那绝对不会买的。
    奶粉更不用说,乡下供销社都没有奶粉卖,城里百货商店的奶粉也得需要干部票或者医院生育证明才能买呢。
    这一小瓶果酱估计得小半瓶糖吧?现在白糖七毛八一斤,限量,城里人一个月每人半斤,乡下人一年难得买一斤。
    普通人家绝对吃不起,只能是特别人家。
    这样的话……高主任已经在心里开始算账。
    关键问题是现在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计划,上头定政策计划,下头执行。之前能做点心,是本来供销社就有鸡蛋糕,这果酱可没有。这没有的东西你要想做,你得打申请,写很长的计划申请,然后等来年定计划的时候提出来讨论。
    很麻烦!
    他道:“供销社不行,谁要是愿意吃,可以把自己的糖拿去熬,吃这个总比糖来的好吃。”
    应季的水果没几个钱。
    被他这么一说,大家就犹豫,结果高主任自己跟夏明双笑道:“明双,我那里有一
    斤糖,回头我弄几斤柿子苹果山楂的,你帮我熬几小瓶。”
    至于付粮食还是钱当谢礼,那看夏明双喜欢什么。
    这时候不能说工钱,但是大家帮忙给点谢礼是应该的。
    他们请夏明双来当临时工,不就是冲着她的厨艺么,自家当然也得给嘴巴加点福利。
    于是众人一拥而上,谁还没有一斤白糖!
    谁还弄不来十斤二十斤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