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七零甜蜜好时光 > 第257章 情敌一二
    小男娃脏成大花脸。
    衣服破旧,腹鸣如鼓,浑身臭烘烘,活脱脱就是个小叫花子。
    他被公安带到室内。
    “你是孤儿还是走失孩童?家在哪儿,爹妈叫啥都记得吗?”
    家在哪,爹叫啥,肯定不能说啊,他可是扒着火车,坐了两天两夜才到这的。
    “我来找人。”
    他同龄人看见公安,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这孩子倒胆大,打量完环境,清楚的说了来意。
    “你要找谁?”
    年轻公安拿本子记录。
    “找我媳妇!”
    小脏脸儿高高昂起,神气又骄傲。
    对方停顿,“现在我们人手不够,你再说些不找边际的话,我就去忙其它了。”
    毛儿都没长齐的小屁孩,找什么媳妇儿!
    “重新问你,来找谁?”
    “你们找不到我媳妇,找我头号情敌也行,他是公安。”
    那天只顾着生气,没问老男人叫啥名字,只知道职业,所以下车流浪两天,他来公安局了。
    年轻公安忍耐着怒气,“你再不说实话,我真走了!”
    胡玉州缩缩脖子,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地儿公安脾气都好大。
    “我很认真的,虽然他的名字我记不清,但我还有一个确定线索。”
    “说!”
    “是我二号情敌,好像叫丁太阳,就在你们政府机构里干活,你帮我找一下……”
    这下公安连脾气都懒得发,直接佛袖而去。
    就这,小不点还焦急吩咐他,“别走啊,给我弄点饭吧?
    我要吃大米跟红烧肉,米要东北产珍珠米,肉要五花三层的土猪肉,没有米饭给我饺子也行,猪肉大葱的,大葱要山东大葱,猪肉要三肥七瘦……
    没饺子馒头也行啊,只要是富强粉就行,馒头我只吃皮不吃里面。”
    吃皮?
    吃屁吧!
    公安打算去食堂给他打点吃的,然后赶紧把他送到,一个叫丁太阳的情敌身边。
    …………
    叶穗到家后,家里空无一人,去隔壁转一圈,马婶子也没在,估计都去厂房那帮忙了。
    不大的家,老实寻常的父母,竟成了她出门在外最大牵挂跟温暖。
    当然,家里只她一人时,跟江潮分手的委屈也全爆发了。
    好歹是失恋,哦不,还是单方面被人分手,怎么可能不难过。
    发泄过情绪,强忍着的难过擦干眼泪。
    怕他们看出异样,洗了把脸,借准备晚饭来分散注意力。
    傍晚回家的夫妻俩还没走进巷子,黑虎乖乖在空气里嗅过后,变得亢奋起来。
    后来更是挣脱绳子束缚飞快往家跑。
    它俩这样这么激动,夫妻俩能不明白?
    孩子回来了。
    赶到家门口,闻着熟悉的香味,忐忑担忧的心终于放回了原地。
    “爸妈,你们回来了?”
    听见动静,叶穗停止撸狗,神态自然地跟他们打招呼。
    扬起的笑意在看见她妈消瘦的面颊时,瞬间散去。
    “妈,你怎么了?”
    离家不到三天,她经历了什么,咋变化这么大?
    “你说去领奖,但当晚没回来,可把你妈急坏了,冰天雪地去外面找了你一晚,快到早上才回来,后来知道你去给政府帮忙,我们才松口气。
    你有知识有能力,给国家帮忙是好事,我们也支持你,但记住,再有这种事要提前跟家里打招呼,不然我们怎么能放心。”
    话语里满是担忧,叶穗听话的直点头,点到一半时突然想起,那天下午四五点时,她让江潮一个队员帮忙来报信了。
    怎么,她妈没见到人吗?咋还找了一晚?
    怕说多了,暴露脑袋受伤的事,只好暂时压下狐疑,再三承诺不会这么做了,二人才满意的放过她。
    “快洗手吃饭了,我做了砂锅鱼,你们尝下好不好吃。”
    回来后见水缸养着鱼,叶穗就把它杀了,用来改善生活,这个做法,还是以前在中餐馆打工时,跟大师傅学的。
    砂锅鱼正常配料要有鸡骨头跟猪心、舌、肚儿。
    但家里没那么多食材,她就改良了一下,鱼骨头跟萝卜熬汤,熬成奶白色,放上姜片、蒜泥、香菇片、胡椒粉、老豆腐。
    等滋味儿够了,再放熏好的腊肉、腌好的切成薄片的鱼肉,起锅时放点葱末。
    除了砂锅鱼外还有酸辣土豆丝。
    蒸的大米饭。
    寒意森森的傍晚,煮上这么一锅咕嘟的砂锅,滋味能不好吗?
    有香菇跟鱼骨烹煮,汤头鲜得不行,千煮豆腐万滚鱼,火候够了,豆腐吸满了汤汁,鱼肉鲜嫩没有异味。
    在这两样对比下,先前熏好的腊肉都黯然失色,吃的差不多时再往汤里加点白菜丝,这顿饭吃得浑身冒汗。
    叶穗这两天在医院吃得不顺口,晚上这顿也是甩开膀子吃的。
    直到吃完饭,隐约察觉她妈今天格外低沉。
    以为她还生气自己没及时往家里报信,少不得又承诺了老半天。
    “对了,省里拨下来的奖金到了,不多不少,正好六百,爸妈,这是孝敬你们的。”
    前段时间她不是收购草药嘛,钱不够,两人把老底都拿出来帮她度过难关,这会手头宽裕了,自然得交工。
    眼瞅过年了,手里没钱怎么行。
    叶连山没要,反而从棉袄里面掏出一大厚沓大团结,“你朋友把剩下一半皮草拿走,把钱结了,你搞厂子钱用得快,这个你留下。”
    钱用得快,这是真的不假。
    最近大伯跟她爸赶工出来几张床,跟杜三他们买了点水泥白灰,修整了下宿舍跟窗户。
    而且为了提升居住环境,还专门喊人过来修暖气。
    他们周围重工业多,洗煤厂炼钢厂的废水,就足够带动周围小区跟轻工业厂区的暖气供求。
    小红楼还有两间大厂房都是有暖气片的,就是长时间没人住,管道老化,生锈。
    听说今天专门找师傅来修理,检查了下设备,说要换管件跟重铺管道。
    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贵也得拾掇啊,不然杜三他们晚上睡觉要被冻死。
    叶穗听完这个,不好意思的把钱收了回来。
    虽然有小两千,但砸进去估计连个水花都没。
    她东抠西抠,急着开工,也是因为政府那边不少次派人过来询问。
    询问准备生产什么,又要什么时候开工。
    恨不得第二天就生产。
    没办法,他们也急啊,先前扔进去的七十多万的基建资金还没收回来。
    年根了,政府人员也得发工资福利啊。
    她不挣钱,拿啥来发。
    吃饱喝足,她爸交代了下媳妇,说是上次送给同事的小咸菜吃完了,让她帮忙再腌上一点。
    最近他爸跟厂里一个观测组长关系挺好,人家比他年长两岁,正儿八经留洋回来的大学生,虽说职位不高。
    但这年头厂长书记什么的手中权利还没膨胀。
    加上近两年平反之风刮起,大家也重新尊重起来知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