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138章 狗到用时方恨少
    “王承允,唐通,尤世禄叩见大清睿亲王……”
    在下午到来的时候,原先顺军的营寨里面的隶属于李自成的中军大帐内,多尔衮接见了三个投降的将领。
    王承允,尤世禄是被李自成抛弃在战场上的,他们实际上在李自成退兵后,就已经打算投降了,可奈何清军也不派人招降,而清军不招降,他们也不敢主动投降——哪敢啊?满洲鞑子多凶的主?要是投降了还不得一刀劈成两半?
    所以,就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家丁多守了一直,顽抗了一会大清天兵,直到洪承畴派人过来招降后,这才痛快地投降了大清国。
    而唐通则是在发现顺军战败后,被洪承畴招降的。
    眼下,三人就跪在多尔衮面前。
    “你们三人,既然降了我大清,本王绝不亏待!”
    多尔衮笑呵呵地看着三人,多尔衮与黄台吉不同,实际上是不喜欢汉人,但现在多尔衮却不得不重用汉人。
    因为,多尔衮感觉自己手下的兵太少了,满洲兵这一仗虽然击败了大顺,但损失也不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就意识到了,他需要弄一些走狗来卖命。
    就像是三顺王所部的汉军这样的好走狗。
    要知道,这一仗要是没有三顺王部两万汉军这样的走狗,胜败还尚且未知呢。
    可正是应了那句话——狗到用时方恨少!
    多尔衮的狗太少了,而且前些天还一口气死了两万,盛京那边虽然还剩下些“狗崽子”——三顺王汉军部士兵的儿孙。
    但这些“狗崽子”一时半会可长不成成年狗,咬不了人,也没办法替他多尔衮卖命。
    眼下,多尔衮就打算收唐通,王承允,尤世禄他们三人的部下当走狗。
    三个人的部下,王承允还有三千来人,尤世禄有两千来人,而唐通的就多了些,有足足八千之众。
    也就是说,多尔衮只要收下三人,就足足多了一万三千的走狗啊!
    与此同时,唐通等人也是长出口气,他们都从多尔衮的态度,看出来了多尔衮对他们三个降将,还是比较看重的。
    是纷纷恭维道。
    “臣等谢过睿亲王!”
    “谢就不必了,另外,怎么能称臣呢?”
    多尔衮摆了摆手,看着三人,板着脸说道。
    “以后你们三个,见了本王应该称奴才……”
    “唐通,你接着在本王这干总兵,你们两个也一样,回头把花名册报上来,本王给你们发饷支粮,抓紧时间把人马给整备齐了,好替我们大清国效力!”
    “至于你们三个嘛,本王看你们忠心,抬你们三个进镶白旗汉军,以后就是自己人了,见了本王要称奴才……”
    听到这,唐通等人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在大清国称奴才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相反,这还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耀”。
    寻常人想称奴才都没法称,而眼下他们三个都被抬了旗了。
    也就是汉军旗人了!
    也就有资格称一声奴才这一光荣称号了。
    此时,虽然心里有些不太得劲,但唐通几人还是跪地磕头道。
    “奴才谢过睿亲王!”
    “起来吧!”
    多尔衮点了点头,然后又板起脸道。
    “不过,进了我大清国,有三件事要做,你们三个可得听好喽!”
    “奴才听着!”
    站起身来的唐通连忙颔首,只听多尔衮说。
    “我大清国第一个规矩,就是剃发易服,你们三个,还有麾下的兵丁头发的发髻不能留了,要剃发!”
    “第二个规矩,就是不许养家丁,所有的饷银,要养成实兵!”
    “第三个规矩就是,我大清国军法森严,上了战场后,敢不尊军法,或是不听号令,不管你们是谁,都要依军法严惩!”
    多尔衮的三个规矩说完后,唐通等人一阵默然,但还是接受了。
    毕竟眼下,人在屋檐下嘛,而宣布完了三个规矩后,多尔衮又继续道。
    “当然,我大清国规矩多,但好处也多,二十四个前程在头里摆着呢,你们三个现在入了汉军旗,也不是白身奴才,而是三等公,以后跟着我大清国混,少不了封赏,将来就是封个一等公,也不是问题……”
    “奴才明白了!”
    三人随即颔首,多尔衮哈哈笑了几声,然后目光看向了唐通。
    “唐通,流寇已经退了,你说,我大清国能不能争一争这天下了?”
    “这……”
    唐通微微皱眉,思考了阵后道。
    “这就得看能不能夺下山海关了……”
    是啊,夺下山海关后,多尔衮就打通了入关通道,李自成这一仗损失惨重,兵马丢了那么多,哪怕是再算上丰南李过部的那一万骑,也就是两万多老营兵。
    这比历史上一片石之战后还要惨——一片石之战时,李自成还剩下三万多人呢。
    而唐通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一片石之战的结果,但也觉得,只剩下两万多老营的李自成,恐怕是争不过大清国了。
    当然。
    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山海关被多尔衮夺走。
    否则,多尔衮顶多就是再抢上一把,然后撤走。
    听到这,多尔衮的脸色也阴郁了起来,目光向东眺望而去,他朝唐通看了眼后。
    “唐通,你剃发之后,马上带着你麾下的兵马往山海关去!”
    说罢,多尔衮又朝身后身旁的满洲诸将道。
    “今日休整,明日带兵去山海关……”
    “王爷,不追流寇了?”
    一旁的谭泰瞪大眼睛。
    因为招降了唐通等人,刚刚被多尔衮赏了个三等男,奴辈提高了不少的洪承畴,笑呵呵的上前朝谭泰道。
    “穷寇莫追,李自成大势已去,半年之内就是条死狗,我大清国拿山海关,顶多半个月的功夫,半个月后,再去追他也不迟……”
    “对!”
    多尔衮重重的点头,对洪承畴的话很是认同。
    山海关,他这一次是势在必行了,因为损失了这么多兵马,只击败李自成并不算胜利——如果只击败李自成,打掉了其七八万部众,而不拿到山海关,明年入关,李自成的人马就又能招募起来。
    而大清国的损失的满洲兵,可没那么容易恢复——废话,一个满洲鞑子得十几年才能长成,而且良品率还很低,很有可能花了十几年功夫,还费了不少米面粮食,结果养出来一个废物点心。
    而李自成的一个大顺精兵,只要肯招,要多少有多少,有的是北地壮士,陕甘民壮愿意从军。
    所以,多尔衮现在必须要打下山海关。
    只要拿下山海关,打通入关的道路,他这场入关之战,才算的上胜利。
    才能够奠定他多尔衮的权威。
    让他能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顺道堵住豪格那一帮子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