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1043章 是敌是友?
    出路肯定是的。
    宁克明已经想好了。
    实在不行,那就是降了明。
    就算是降了明,落不得官身了,不会受招安——大明朝现在的武德那么充沛,强兵那么多。
    怎么可能会招安他们一伙流寇?
    最重要的是。
    大明朝招安了他们,怎么安置他们啊?
    大明朝的御前亲军,现在的规矩是典型的募兵制。
    跟大唐所贯彻实施的府兵制,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双方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招安了他们?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流寇出身,年龄也都挺大的了,搁大唐那边,能够继续当兵。
    当一个府兵。
    可搁大明朝这,这么大年龄的普通士兵,那准保得叫退伍喽——大明朝不是不留年龄大的老兵,而是留的不多。
    这这老兵,在大明朝军中,叫老卒。
    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军官,是有俸禄拿的。
    不过普通士兵想留下就比较难了,大概会被打回到预备役中,真要是朱慈烺想扩军,也可以随时用高薪厚饷,来征召他们入伍。
    因此,宁克明他们投降了大明朝后,大概就是要,卸甲归民的。
    而且,不太可能会被送回到了陕西老家安置。
    大概是真的要在印度,安下家了。
    不过,再怎么样,这也是出路啊。
    也是一条还算可以的出路。
    毕竟留在印度安家,朱慈烺再不济,也不会没收沙贾汗均给他们的土地吧?
    有这么多土地,他们照样还是地主,照样还是大爷,至于失去的府兵身份嘛?
    嗯。
    反正大伙老府兵们,年龄越来越大了。
    而且,当兵这么多年,谁人不知当兵的辛苦。
    在大唐,府兵是唯一的出路,可真要是投降了大明朝,那还当什么兵啊?
    安安生生,过自己的好日子就行了,供养孩子们读书去。
    争取当个大官,不比当府兵上阵搏杀要省力?
    也没生命危险不是。
    ……
    宁克明他们的出路无忧。
    但是莫卧儿帝国,是真的没有出路了。
    当时间进入到了十一月后。
    大明朝的天兵天将们,终于又一次,发起了对印度的征服大计。
    浩浩荡荡的大明天兵,穿越过防线。
    几路兵马,同时的进军。
    莫卧儿帝国既挡不住大明天兵,同时呢,他们也会被大明朝,开出来的条件年诱饵,再有沙贾汗的劝降信。
    投降的消息,是犹如纸片般,飞到了阿格拉。
    飞到了奥朗则布的皇宫内。
    明军的几路兵马,进兵可谓是神速啊。
    从苏拉特,到马拉塔,再到奥里萨,再到这个开伯尔山口这一路,还有直趋阿格拉这一路的兵马。
    奥朗则布精心构建的几道防线,片刻间,就成了粉。
    他似乎,要守不住了。
    莫卧儿帝国,也要走向了末路。
    在明军出兵不过二十天后。
    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北方传来了,一路沿着喜马拉雅山沿线,进兵开伯尔山口的明军,终于占领了开伯尔山口,以近乎神速的方式,切断了他奥朗则布北逃阿富汗的退路。
    于是乎。
    摆在奥朗则布面前的下场,就只有两条。
    要么,赶紧投降。
    要么的话。
    与明军决一死战,然后战死沙场,与自己的父亲,沙贾汗形成鲜明之对比。
    阿格拉的红堡内。
    奥朗则布很快,就做出来了一个决定。
    他要死战到底。
    他不愿意投降。
    他要在阿格拉死战到底,不只要死战,他还要把莫卧儿帝国,最富庶,最繁荣的城市,也就是首都阿格拉,给化为一片的焦土,哪怕是大明朝,最终征服了印度,那又如何?
    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片废墟而已。
    当然。
    想要死战到底,也不容易啊。
    奥朗则布知道。
    自己麾下的军官将领们,早已经是畏明如虎,一个个早就巴望着投降呢。
    这一点,从前线大批大批投降的部队,就可以看出来了。
    因此,在阿格拉决定死战到底,然后自杀殉国的奥朗则布。
    决定立即逮捕那些个有投降倾向的军官,还有大臣们,然后血洗过军中后,完成他的死守计划。
    而用哪知部队,来完成清洗呢?
    奥朗则布,很快就想到了一支,非常合适的部队——就是宁克明手下那支,投降莫卧儿帝国的大唐军人。
    莫卧儿帝国内部之间的权贵,将军们,关系可是很复杂的,用他们完成清洗,那明摆着是扯淡。
    而宁克明就不一行了。
    他们是刚刚投靠莫卧儿帝国的,时间也很短,而且由于语言,习俗上的差异,他们也没有同那些个莫卧儿帝国的官僚贵族们建立起来太深刻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支相当精锐的作战力量。
    有了他们的帮助,清洗计划,又有什么难的?
    在想到了计策,想到了解决办法后。
    奥朗则布当即,就做出了决定,他派出了手下,秘密的诏见了宁克明,然后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这位“胡塞尼”兄弟。
    宁克明诧异无比的看着奥朗则布,有些不可思议——这货真的是疯了。
    都到这时候了,投降好了呗。
    非要死扛到底?
    虽然刚烈。
    但您这,也忒不现实了。
    不过,您临死战到底之前,先清洗掉的投降派的想法,倒是够可以的。
    但是,你怎么能用我呢?
    难道,你奥朗则布以为,我宁克明就不想投降呢?
    内心中的想法,宁克明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他知道,奥朗则布既然要用他,用他的人进行清洗。
    那么,就一定做好了他不同意的准备。
    倘若他不同意的话。
    会是什么下场?
    宁克明一猜就知道。
    自己如果不同意,或者表露出来,丝毫的不赞同的想法,那么,下场就是,被奥朗则布帐下的刀斧手,当场砍死。
    因此,他是一脸的忠诚,恭顺不已的朝奥朗则布说道。
    “陛下,您早就该对这些家伙,进行清洗了?”
    “他们这些投降派,最可恨了。”
    “应该将他们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不错,不错。”
    奥朗则布重重的点了点头,有些激动——看来这个宁克明,还是忠心。
    哦不,奥朗则布可不认为,这个家伙会忠于自己。
    他之所以用宁克明。
    纯粹是因为,他觉得。
    胡塞尼兄弟,连自己的名字里面,都带着克明二明,可想而知,他得有多恨明朝啊。
    这么恨明朝,当然不会跟那些个自己手下的奸臣们,软骨头将军们一样,想着投降大明朝吧?
    奥朗则布还真猜错了。
    宁克明虽然叫宁克明。
    但并不代表着,他真要与大明朝血战到底。
    在大唐的时候,叫宁克明。
    在莫卧儿帝国的时候。
    叫胡塞尼。
    这就跟后世,某位运动员一样,在哪的时候,就是哪国人。
    宁克明至今以来的几个名字,完全就是在哪,就叫什么名。
    等到了大明朝那。
    他大概就会改叫宁全忠。
    宁进忠。
    宁进功之类的,带着正能量的名字了。
    当然,奥朗则布肯定是没弄懂这些的。
    所以,他是真的信了宁克明。
    于是乎。
    宁克明的野心,膨胀了。
    他先是绞尽脑汁,给自己想了一个好名字——马上就要归顺朝廷了。
    成大明忠臣了。
    已经在继当了贰臣之后。
    要当三臣的宁克明。
    当然要给自己,改一个名字了。
    要不然,到了大明朝。
    再继续叫胡塞尼?
    那肯定是不行的,祖宗的姓,祖宗的名字岂能不要?
    要是祖上有知,他信了回子教,还起了叫教,以后死了都没颜面见祖宗啊。
    而叫宁克明。
    那就更不行了。
    在大明朝叫这个。
    要是普通小老百姓,那也就罢了。
    可他宁克明现在,投降了大明朝后,大概是用不着当平头百姓的——如果是之前,他投降肯定是解甲归田,当平头百姓的。
    毕竟,他没有功劳,大明朝能饶他一死,就已经是宽宏大量喽。
    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
    一份天大的功劳,就摆在他宁克明面前。
    倘若能够,借着奥朗则布的支持,控制了阿格拉,最后,再将奥朗则布给绑了。
    献给大明朝,献给朱慈烺。
    他宁克明别的不敢说,一个总兵,一个爵位,还是能捞到手的。
    既然要当大明朝的忠臣了。
    那就万万不能够再继续叫这个反动至极的破名字了。
    所以,思前想后,绞尽脑汁,用自己那不多的文化,宁克明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
    叫宁忠明。
    多好的名字啊?
    从克明,改成忠明了。
    不只如此,宁克明还特意的,发自肺腑的,写了一封投降书,历数自己的所有罪行,譬如说他,一不小心就从了贼。
    当然了,肯定不是他宁克明自愿的。
    他才不是自愿从贼呢,他是在家里,快要饿死的时候,愣是被李自成派来的流寇,给逮到军里当炮灰驱使的。
    才不是自愿从贼的。
    而且最后在大唐那当了官,也不是他自愿的,而是李自成,哦不对,那会李自成已经死了,是李过拿刀架在了他脖子上,逼着他当官的。
    他绝对不是真心跟大明朝相抗,而是流寇逼的太紧。
    如今得了机会,他自然是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当初的罪行,然后主动的反正大明朝的。
    在打定主意,要投降的情况下。
    已经改名叫宁忠明的他。
    写好了投降书,然后派人火速送出去的同时。
    宁克明一边,又当起了莫卧儿帝国奥朗则布的“忠臣”带着麾下的兵将,奉奥朗则布的旨,开始封锁了阿格拉,进行起了清洗。
    清洗还是要清洗的。
    毕竟现在明军还没靠近,而且,宁克明不提前清洗掉了城内,莫卧儿帝国的兵将后。
    怎么对奥朗则布开刀啊?
    而奥朗则布明显没察觉到这些,他见宁克明干活挺卖力的,杀起人来那么痛快,心情是着实不错啊。
    感觉是总算遇到了忠臣。
    而他这个忠臣,现在在干什么呢?
    当然是在血洗阿格拉了。
    甭管是什么人,直接扣上一个通明,印奸的罪名。
    然后二话不说,逮出去杀头抄家,女的拘起来。
    男的直接杀个精光。
    家里的财货,自然不用说,是直接便宜了宁克明,还有那跟他一块动手的几千府兵。
    当然了,这些财货他们也不敢全取。
    还要留一部分送人,不是送给奥朗则布——奥朗则布已经是冢中枯骨了,自然不用送给他。
    而是要留着,送给大明朝过来的兵将们。
    同时呢,宁克明也想好了,要拿这些财货,在大明朝上下活动一下关节,争取给他们,弄到一个更好点的条件。
    给他弄一个,更高的职事,爵位……
    不过,奥朗则布并不知道这些。
    他已经预备好了上等的毒药,而且在宫里面,跟自己的美姬们,在一块纵情欢乐,就等着明军打过来后,与明军血战皇宫,然后纵火焚烧了王宫后。
    与一众美人,还有莫卧儿帝国积攒下来的财货,美人们,一块殉国!
    死了社稷。
    ……
    奥朗则布正在等死的时候。
    另一边。
    克里米亚汗国。
    迎接来了大唐帝国的使者。
    格莱三世看着,被迎接到他的蒙古包里面的这个大唐使者,打量着其的模样。
    在格莱三世看来,大唐的使者明显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战士,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眼神里面带着杀气,明显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
    格莱三世最敬壮士,尤其是这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壮士。
    他笑着给大唐的使者,赐了座后,然后夸赞道。
    “贵国一战,两个月间,就破了罗刹国全境!”
    “还俘虏了阿列克谢一世。”
    “可谓是神武异常。”
    “真是太令人佩服了。”
    “哈哈哈哈。”
    被派出来的大唐使者,大笑了几声。
    这个使者也是老熟人,他是唐老鸭,多年的征战下来,他已经成了百战战士,在大唐也混成了中层。
    如今,他又一次当起了使者,到了克里米亚汗国。
    眼下,听着格莱三世的恭维声,在一旁的蒙古翻译,将其翻译成汉话兵,他发出了一阵狂笑。
    是大笑着说道。
    “我朝的兵威确实是天下无人能敌。”
    “那贵国此番,遣使过来,是为了?”
    格莱三世小心翼翼的询问道,试探大唐,是敌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