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969章 北巡
    却说美洲大陆上面,风云变幻之际。
    普里戈任却到达了波斯湾附近的波斯港口。
    大明朝在波斯湾内的波斯港,其位置大概就是后世的霍梅尼港附近。
    普里戈任已经把自己带过来的奴隶,给全部卖掉了,弄到了好几千两银子,也算是有了瓦格纳贩奴集团的初始资金了。
    拥有了启动资金的他。
    并没有贸然的回国,扩充瓦格纳贩奴集团的规模,而是打算先到南洋去,考察一下当地的奴隶市场,做一做市场调研。
    不得不说。
    这个开过餐馆的厨子。
    在生意经方面,是要比联合捕奴公司的两位老总,要厉害的多了。
    至少,知道提前搞一搞市场调研,而不是像联合捕奴公司的朱慈炯,朱慈炤兄弟俩。
    一味的扩大产能。
    结果,倒头来落了一个,产能过剩,以至于,在几天前,联合捕奴公司还把一批奴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了云南的几个矿主。
    就这,还没全部卖掉,为了去库存。
    朱慈炯还忍痛,弄死了两千多个,不太健壮的黑奴。
    然后把尸体倒到了南海里面。
    这大概,就跟经济危机时的资本家,把牛奶倒在河里,如出一辙……
    而普里戈任,想要在波斯湾,搭上出海的船,到南洋去考察,也不是太容易的。
    因为波斯湾内的船只不多,而且,还多是西洋水师的军舰,运输船。
    这玩意想搭上,可不容易啊。
    得给贿赂不说,还得给船票。
    而且,普里戈任在伊斯法罕交到朋友穆仁智告诉他,也不能够贸易搭军船。
    因为,说不定走到半道。
    船上那些个大明军兵们,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们杀光夺财,甚至,还可能把他们的脑袋给割了,冒充成海盗,拿去请赏。
    对于揣着几千两银子巨款的普里戈任而言,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拥有着全副武装士兵的军舰,想要灭了他这几十个瓦格纳贩奴集团的打手,还有领导,还不是轻飘的事?
    所以,他是打算搭民船到南洋。
    一是安全。
    二是民船上面武力终究不是太强大,真要是遇到事,他也要反抗的余地。
    因此,普里戈任一行人,就在波斯湾内,逗留了起来。
    这一逗留,就逗留到了八月初。
    而到了这时候,他们终于等到了大股的民船。
    但只见到,大量的民船,进入到港口后,上面下来了许多,拖家带口的中国人。
    “怎么有这么多中国人到这里?”
    普里戈任这几天,一直在打听往南洋去的船只,如今,见港口突然间来了这么多船,他初时以为是运兵船。
    可当看到,上面下来的都是拖家带口的老百姓后,他难免的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些都是我大明朝的移民,用来安置在波斯的。”
    “他们祖上都是从波斯到我大明朝去的色目人,如今波斯在奥朗则布入侵之时,死伤民众甚多,皇上看阿巴斯二世可怜,手底下都没多少民了,便差人把这些个色目人后裔,给弄到波斯来……”
    守卫港口的士兵,这几天没少跟普里戈任打交道,直接的便跟他介绍起了情况。
    “原来是这么回事。”
    普里戈任恍然间明白,心里却是皱眉。
    瞅这些人的模样,跟波斯人也不太像?
    这些人真的是波斯人的后裔吗?
    看样子身上的波斯血统,恐怕也不多了吧?
    明朝人把他们弄过来,不会是想在波斯换种吧?
    他正瞎琢磨着呢,对面一条鸟船上面。
    马三炮带着一大家子,终于在推摊着人群,和押送他们的官兵们的吆喝声中,下了船。
    看到了这波斯的山山水水,和土地。
    一瞬间,他就哭了出来。
    原来,从波斯湾看过去,整个波斯,压根就不是什么好地方。
    山山水不,看不到一点绿意。
    处处都带着,干旱与贫瘠的模样。
    瞅这架势。
    自己在这里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
    而被送回波斯的回民们,实际上心情都是如此。
    因为,在到来之时。
    他们还满怀憧憬。
    可当真的下了船,踏上了这片陆地,他们就知道,自己祖宗(也不一定真是从波斯来的,实际有很多,都是汉回)所呆的家乡,是多么一片的破地。
    呃,波斯还真不是什么好地方。
    这里的年降水量,不到二百五十毫米。
    在这样的降水量下,又能够产生多肥沃的土地?
    比大明朝那边的,差远了。
    毕竟,大明朝绝大多数的人口,可是生活在,至少四百毫米降水的地方滴。
    这不是,马三炮望着面前的波斯大地,是欲哭无泪。
    跟他一样,欲哭无泪的是一个,还有一个叫绍兴周氏的大家族。
    他们实际上是无妄之灾。
    因为朱慈烺不知道打哪听说,他们祖上有一个叫周茂的回回,在蒙元窃占中华之时,当过官,后来在浙江绍兴留下了后裔,所以是大笔一挥,就下了旨意,把他们举族一块拘到了波斯。
    天地良心,老周家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祖上有伊斯兰血统,可愣是被远在南京城内的大明天子朱慈烺知道了?
    这你说,冤枉不冤枉?
    但这也不冤枉,谁让他们后世子孙,有人老是喜欢吹嘘自己身上的“高贵血统”哩?
    总而言之,就是这么一群倒霉蛋,在到了波斯后,看着面前的波斯情景,难免是欲哭无泪。
    当然了,他们是首批到波斯的!
    总人数才几万而已。
    后面还有好多批呢。
    这一次,朱慈烺可不会放过一个小白帽,是要把他们全部赶到波斯才行。
    看着马三炮等人在哭,负责押送他们过来的大明官员,却板起了脸。
    这官员,貌似是由武入仕的“军管干部”,所以脾气也是爆得很,见这些家伙哭个不停,刷的从一旁的手下那,夺过来了一杆燧发枪,直接对着天空,就轰了一炮。
    “不准哭,哭个屁啊哭,都给我笑,朝廷差你们到波斯来,是给你们恩典,你们一个个这么哭,是做何居心?”
    “都给劳资笑。”
    “对,都给劳资笑!”
    一旁的士兵,听到上官都这么说了,旋即,便端着上了明晃晃刺刀的步枪,呵斥着道。
    一时间,空气里响彻起来,跟哭丧差不多的大笑声。
    这边,被送到波斯的移民在哭。
    得知了首批大明朝的穆斯林,已经在波斯港登陆后,在明显破败了许多(被奥朗则布糟蹋了,但又没来得及修缮,因为没钱修)的王宫里面。
    阿巴斯二世,听到了大明朝的首批移民,已经在波斯湾登陆后,是也哭了起来。
    “波斯,波斯完了……”
    好吧。
    虽然大明朝,还有大明朝的官员。
    信誓旦旦的,向阿巴斯二世保证,说是这些个大明朝的回民。
    都是他们的亲戚。
    三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种。
    是三百年前,跟着蒙古人一块,到中原的波斯人。
    现在只不过,是回归故土。
    但是阿巴斯二世哪信这个啊?
    现在波斯总共才剩下不到两百万人口,突然间又掺进来了,这么多跟自个模样都不同的明朝穆斯林,这以后波斯,还不得姓了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岂能不哭啊?
    他正哭着,因为求援有功,被委以要职的巴巴克,也只能够陪着哭。
    不过,巴巴克哭归哭,但也没耽搁了正事,是朝阿巴斯二世道。
    “沙阿,就是对明朝人派过来的这些兄弟们不满,也断然不能够表露出来,还要按照明朝人的要求,安置他们……”
    “安置他们,怎么安置他们啊?”
    阿巴斯二世皱眉道。
    原来,朱慈烺也不是,直接把这些回回们,弄到波斯,自生自灭的。
    朱慈烺是真打算记他们在波斯扎下根的——让他们在波斯扎下根,总比让波斯人在中东强吧?
    所以,朱慈烺要求,阿巴斯二世,好好的接待,并安置这些归国的“一家人”的。
    “至少也得给你们分配土地。”
    “房屋吧?”
    巴巴克说道。
    “另外,明朝人要求,将二十万人,安置在伊斯法罕,还有周围……”
    “这怎么可以?”
    阿巴斯二世皱眉道——倘若伊斯法罕被塞进来二十万回回。
    那这里还是波斯人的都城了吗?
    “明朝人是这样的要求的,因为他们说,伊斯法罕现在,几乎是座空城,正好可以安置……”
    巴巴克无奈道。
    现在的波斯国,说白了就是大明朝管着的,两万波斯远征军,在波斯驻扎着。
    阿巴斯二世不过就是一个,替他管理殖民地的白手套罢了。
    吩咐什么事,阿巴斯二世,就要办什么事。
    胆敢违抗?
    哼哼,那就是跟大明天朝做对。
    大明天朝,是不介意,换一个听话一点的代理人的。
    只见阿巴斯二世,长叹一声,然后道。
    “罢了,罢了按照明朝人的要求做吧。”
    “不过,自今日起,波斯将再也不复存在,这里,将变成一个,历史名词,存在于历史上……”
    “唉……”
    巴巴克叹息一声。
    波斯是彻底的完蛋在他们手上了……
    却说这边,波斯即将完蛋之际。
    八月的大明朝。
    朱慈烺在结束了庐山避暑后,却并没有,匆匆的返回自己的都城,而是向西,进入北上了襄樊。
    打算去巡视一下自己的中原大地。
    然后向西,再进入到西安。
    在登陆了八年后。
    朱慈烺决定,团绕着大明朝,展开一次“北巡”。
    朱慈烺北巡的出行规模,是很大的。
    除了文武百官外。
    还有近卫军,一军士兵。
    两万余人,护卫左右。
    再加上官员嫔妃。
    随行的人员,有三万之巨呢。
    如此大规模的巡视,肯定也是相当的花钱的。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身为皇帝,要减少出行的次数的原因吧?
    毕竟,皇帝出行,规模再小,也得几千人,上万人。
    这么多人出动,跟大军出征,实际上是没多大的区别。
    花销自然是大的厉害。
    倘若皇帝是个秦始皇这种,好折腾的主,或者是乾隆这种,喜欢跑到江南溜达来溜达去的主。
    那还真得把国库给折腾空。
    把天下,给折腾的民穷财尽。
    这也是为什么,在登陆之后,朱慈烺一直呆在南京,至远也不过是坐船,到江西境内,湖广境内,或是扬州附近溜达溜达的原因。
    一是因为,他没心思跑这么远。
    第二,就是为了省钱!
    不过,在进入到隆武八年后,在江南蛰伏了八年的朱慈烺,是终于按捺不住,内心中,想领略一下大好江山的想法了。
    决定发起一场北巡,去巡视一下自己的大好江山,在天下大乱后,修养了八九年的河南,还有西北。
    看看这里,是否恢复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