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949章 神仙药
    “皇上,这便是最新研究出来的神仙药。”
    南京城内,二月初,阳光明媚,朱慈烺正在宫中的湖畔边上,钓鱼之际,一旁的襄城伯李国桢,朝朱慈烺递上了一种,新近研发出来的新药。
    这个药,是装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中的,是白色的结晶粉末,朱慈烺见到此药后,是有些诧异,不明白这究竟是何药。
    “陛下,这是我朝的新近研究出来的一种新药,是从鸦片当中,提取出来其精华,然后特殊加工制作而成的。”
    李国桢笑呵呵地朝朱慈烺解释道。
    李国桢眼下来面见朱慈烺,就是想让朱慈烺,将这种刚刚研发出来的新药,给作为军需品采购——这玩意的劲可比鸦片大多了。
    而且使用起来,也比鸦片方便快捷。
    所以,李国桢是打算,多采购一些,用来在军中,作为麻醉药品的。
    “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
    朱慈烺脸色顿时一变,哗啦一声,鱼竿也被他扔到了一边,是不可思议的惊问道。
    “这玩意怎么用?”
    “可以直接吸食,口服,亦可都用针管注射……”
    闻言,李国桢回答说道。
    朱慈烺嘶的一声,倒吸一口冷气——这玩意是什么,他当然知道了,这不就是后世,谈之色变的海络因,是正儿八经的毒品吗?
    大明朝怎么把这玩意给弄出来了?
    而且,瞅李国桢这样,这个所谓的“神仙药”貌似在大明朝还蛮流行的啊。
    他这个天子怎么不知道呢?
    只见到朱慈烺板着脸质问道。
    “这个神仙药,注射之后,有何不良反应吗?”
    “这个臣就不曾知道了,不过眼下销量颇高,民间药店,多有兜售,在东南的士林圈子内,也蛮流行的……”
    李国桢说道。
    “据说此药,有提神醒脑,强健体魄,消减压力之功效,不过,臣倒未曾用过此药!”
    “哦对了。”
    李国桢又想到了些什么,他说道。
    “这个药的生意,是嘉定伯周奎的买卖。”
    “不过,嘉定伯与那研究出来此药的大夫,合营的产业,开了药厂,还联络了定王爷,在安南广种罂粟,以满足原材料之需求……”
    “这不是瞎搞嘛。”
    朱慈烺猛拍大腿,他朝李国桢道。
    “这个药,必须得禁绝!”
    好吧,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朝别的地方的医学,化合物药材,还没搞出来,倒是先搞出来了这个害人的“白面”。
    这实在是让他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白面的技术含量,还真不是太高,也难怪会这么快,就被搞出来。
    不过,在听到朱慈烺竟然要禁绝这么一味“好药”时,李国桢还是露出来了惊骇之色。
    “陛下,这是为何啊?这可是一种好药啊。”
    “许多人都喜欢用的。”
    “这哪里是什么好药啊?这分明是害人的邪药。”
    “少量医用,自然是无问题,可若是泛滥开来,那可是要动摇我大明的根基的。”
    朱慈烺面色凝重的说道。
    李国桢有些诧异。
    “陛下,这不至于吧?”
    “不至于?”
    朱慈烺冷哼一声,然后道。
    “其上瘾其效果,十倍于鸦片不止。”
    “不信的话,找几个服用此药的人过来,一观便知了。”
    “必须要迅速禁绝。”
    “从严,从快。”
    “不得令其泛滥开来。”
    “另外,嘉定伯的工厂,也要查封了,迅速查封,里面的原材料,还有成本,悉数的查抄没收。”
    “除此之外,各药店销售的此药,也要一并的查抄没收。”
    说到这,朱慈烺目光扫向了一旁,正给他和着打窝用的饵料的李有福。
    “有福,你赶紧跑一趟内阁,把朕的意思吩咐下去,今天就要行动起来。”
    “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绝不容许,有半点的耽搁。”
    “陛下,这么急吗?”
    李国桢有些不解,而朱慈烺则是拿着那个装在玻璃瓶内,上面用木塞封口的小药片,凝视着里面的白色粉末,点了点头。
    “必须得急,这件事,可万万耽搁不得。”
    穿越过来的朱慈烺,当然知道毒品的危害有多大了。
    所以,他必须要迅速的,从严从快禁绝此物。
    朱慈烺的旨意下达。
    由于他的督促,所以,大明朝的国家机器,是迅速的运转了过来。
    当天下午,在南京城东的一个临江的工厂里面。
    嘉定伯周奎,是匆匆的乘着马车,赶了过来。
    周奎这些日子,是不在苏州呆了,而是跑到了南京,在南京大宅里面住着,住在这,主要是为了经营他的买卖。
    也就是神仙药。
    神仙药是周奎给这个药起的名字,因为他本人,就是神仙药的忠实拥簇者。
    每天都要用一用这个神仙药。
    用周奎自己的话来说,用过这个药后,那简直就是赛神仙啊。
    因此,他也给这玩意,起了一个神仙药的名字。
    而自打神仙药在大明朝开始销售以来,这种好药,自然也是市场扩展格外的迅速,让周奎是日进斗金。
    现在,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药材的原材料太匮乏了。
    因为原材料的问题,导致产量不能够提的太高——这也是大明朝的幸运之处了,由于严禁鸦片的影响,导致周奎手上的原材料过少。
    原材料少了。
    他生产出来的所谓“神仙药”便也少了。
    如此,使得大明朝现在的毒品问题,还不是太严重。
    要不然的话。
    有是朱慈烺受的。
    而正当周奎,磨刀霍霍,准备在今年越南出产的鸦片,运过来的后,扩大产能,扩大销量,大赚一笔,把神仙药卖到大明朝的每一个药铺子的时候。
    一个惊人的噩耗,突然间传了过来——应天府衙门不知怎么着,竟然派人把他的药厂给抄了,还贴了封条。
    这可把周奎给气坏了——他周奎是何许人也?
    堂堂的大明朝嘉定伯。
    大明朝皇帝隆武天子朱慈烺的亲外公啊。
    他的药厂,竟然让人查封了。
    这真是叔能忍,婶不能忍啊。
    周奎是下意识的以为,应天府衙门里面有人不晓得,药厂是他周奎的买卖,想过来敲他一笔,所以,在得到药厂被查抄后的消息后。
    他是气势汹汹的,就领着一大群狗腿子,乘着四轮马车,就赶到了药厂。
    一到地方,正好碰见了查抄了药厂,正在吩咐手底下衙役,严加看管衙门内的成品,和原材料的陈应德。
    “我倒要看看,是谁在查抄我嘉定伯家的买卖。”
    一到地方,周奎便气势汹汹的下了马车,当即要兴师问罪。
    “在下陈应德,应天知府,奉上谕行事。”
    身穿着五品袍服的陈应德,赶紧凑上前说道。
    这家伙以举人入仕乡官,辗转多年,已经成了京兆府伊,前途大大滴有,此刻,见了周奎,也是不卑不亢,淡然处之。
    “上谕,什么狗屁的上谕?”
    嘉定伯周奎恼了——这个姓陈的知府在忽悠他啊。
    朱慈烺闲着没事了,下旨意来查抄他的药厂?
    朱慈烺有这么闲吗?
    而且,他这药厂,也是做的正经买卖,也没有偷税漏税啊。
    他周奎这些日子,也没搞事。
    朱慈烺干嘛要查抄他的药厂呢?
    “嘉定伯您莫生气啊。”
    见嘉定伯骂起了娘,陈应德呵呵笑着,从手下的文书那里,取来了圣旨,打开让周奎瞧了一眼。
    “还真有圣旨?”
    周奎一惊。
    旁边的上元县,县令见状,顿时朝周奎笑道。
    “嘉定伯,您莫不想想,若没有上谕在,我们哪敢查抄你的药厂啊?”
    “要没有上谕在,查一个小厂子,哪用的着陈知府,还有下官亲自到场?”
    呃,周奎这才回过味来。
    是啊,查一个药厂,哪用的着首都市长亲自出马?
    这明摆着是朱慈烺吩咐下来,所以他们才会这么重视。
    只见到周奎猛拍大腿,朝陈应德问。
    “皇上为甚要查抄我的药厂啊?”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嘉定伯可以进宫问一问殿下……”
    陈应德摇了摇头,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周奎的药厂,可是上元县的纳税大户。
    而且,还雇佣了三百多个员工。
    虽然说,工钱克扣的有些严重——周奎太扣了,喜欢克扣工钱。
    但也是提供了就业。
    提供了税收。
    而且买卖也合法。
    怎么看,都不应该查抄啊。
    为什么,大明天子朱慈烺,非要下一条旨意,让他们立即查抄这个药厂呢?
    “那老夫就进宫问一问。”
    周奎也打算进宫问一下了。
    毕竟,好端端的药厂,被查封了,他当然不服气了。
    当然要进宫,找朱慈烺讨个说法了。
    在周奎看来,朱慈烺这个外孙子,不孝敬一下他这个外公,给他免一些税,赏一些银子,赏几座大宅,就不说了。
    怎么连他自食其力,开一个药厂,都要管呢?
    何况,他也没干什么违法的勾当啊。
    怎么能无缘无故的查封了他的药厂呢?
    他必须得进宫,找朱慈烺讨一个说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