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 第697章 大唐也盯上印度了!
    “姨母,儿此番远行,特来告别,姨母您在家中安歇,假以时日,儿若功成名就……”
    柳如是在秦淮河畔的宅院内。
    得到大使允许,要亲自到缅甸,去游说试探李来亨的钱孙爱,正一脸的恭敬,用那带着复杂感情的眼神,看着面前,年轻后妈柳如是说。
    “孙爱,你的事情,我有所耳闻,你是不是太鲁莽了,英夷可绝非好人,他们用你,大概是利用于你,你平日里为英人做事,可要多加小心,万不可做那违背祖宗的汉奸事……”
    柳如是倒没察觉到钱孙爱这复杂的感情,她正一副长辈模样,谆谆教导道。
    柳如是虽然恨大明朝,但人家大节不亏。
    顶多就是骂骂朝廷,恨一恨昏君,倒不会里通外国,祸害大明朝。
    而此时,在察觉到钱孙爱似乎有这个苗头后,柳如是难免是告诫了起来。
    而钱孙爱闻言,虽有些不快,但这毕竟是他的“长辈”而且,还是他心中暗生情愫的对象。
    是他年轻的后妈。
    所以,他也不会在这上面发火,只是为自己辩解道。
    “姨母放心,做什么,孙爱心中自有把尺子,另外,孙爱现在早就不是明朝人了,我已经入了大英国籍,是英国人了,怎么能是汉奸呢?也算不上汉奸了!”
    不是汉奸的钱孙爱。
    在告别了年轻后妈后,便匆匆地踏上了离京之路。
    谢尔顿早就在下关码头,给他安排了一条前往印度的快船。
    眼下,他直接搭乘那条快船,就可以离京了。
    当钱孙爱,乘坐着大英使馆的四轮马车,到达下关码头,成功登船。
    小半个月后。
    西域。
    原先的伊犁河,现在的“渭河”的长安城外。
    大顺,哦不,现在叫大唐,大唐东平皇爷李过,刚刚接到了一个坏消息。
    这个坏消息是关于他曾经的太子,李来亨的。
    李来亨现在已经不是大唐太子了,自打他率众投靠了大明朝,成了大明朝的天南节度使后,为了保护儿子,另外,也为了册立新的继承人,李过就直接下旨,革去了不孝子孙李来亨的大唐皇太子之位。
    将他贬为了庶民。
    同时,又册立自己在大顺东平元年,在西安出生的小儿子李来福为皇太子。
    不过,虽然有了新的儿子,而且,由于西唐定鼎西域后,采取的国策——多生娃娃,多种树!
    身为皇爷的李过,又起了表率带头作用,将好多妃子收入后宫,生了好些娃娃,让西唐宗室,成功地在西域大地上开枝散叶。
    但扪心自问。
    对于这些,在定鼎大业后出生的孩子,李过是没太多的感情的——毕竟,孩子来的太容易了嘛。
    而李来亨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他贫贱时的发妻所出,而且,还是李过亲手带大的,那时候他没那么多娃娃,也没那么有钱,身边就只有一个李来亨,父子俩的感情可好了,双方不只有父子之情,还有袍泽之情,李来亨更是李自成,李过父孙俩创业道路的好帮手。
    这感情,哪是这些后来富贵后,轻轻松松就生出来的孩子能比的?
    所以,在从大明那的细作,探知自己亲爱的来亨,竟然被朱贼昏君,给扣在了南京后,西唐皇爷心情顿时就不好了,是茶不思,饭不想,西域美人亦勾不起他的兴趣。
    整日里闷闷不乐的。
    心情格外不好。
    因为他心情不好,连带着政务也有些耽搁,就连西唐上下的君臣也受了不少的苛责。
    在这样的情况下。
    西唐左丞相李岩,到了宫中,觐见起了天子。
    “臣李岩,叩见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岩进来后,就赶紧下拜行礼。
    以前无论是大顺,还是初入西域的西唐,礼仪上面是没有刘宗敏的繁琐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礼了,底下的将军,能跟皇爷李过,称兄道弟,拍肩膀论交情。
    可现在,在西域稳定发展了一段时间后。
    西唐这个原本的农民起义政权,就开始变得上下之间,阶级分明,等级森严了。
    各种的礼数,也就计较了起来。
    哪怕是开国功臣们,也不敢在这上面打马虎眼——随着在西域安定下来,西唐的开国功臣们,都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夹紧尾巴做事了。
    “有什么事,回头再议,朕没兴趣!”
    看着李岩,李过却是摆手道,显得格外不耐烦。
    见此,李岩赶紧赔笑。
    “皇爷,臣奏的事情,是关于废太子的……”
    废太子就是李来亨。
    现在李来亨在西唐的官员称呼,就是废太子。
    “这个不孝子怎么了?”
    李过问。
    心里不由的担忧,担心会听到什么坏消息,譬如什么,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类的消息。
    “陛下,最新的消息废太子已经被放归朱明的天南镇了……”
    “呼……”
    李过心底顿时长出口气,担忧消失不见,他笑道。
    “好啊,好啊,回了天南镇就好,回了天南镇,朱明昏君就奈何不得他他了……”
    天南镇位置在那搁着呢。
    实在不行,大不了卷着财货,乘船走了便是。
    甚至,还有可能,假道印度,然后翻越喜马拉雅山,回归大唐呢。
    所以,在李过看来,只要李来亨回了天南镇,那他安全上面,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儿子的安全,得到保证后,李过心情大好,赶紧示意李岩起来。
    “爱卿平身!”
    “来人,给左相赐座!”
    旁边,一个明显带着胡人长相的俊美少年,赶紧的给李岩搬了一个椅子,供其坐下。
    哦对了,忘记提一嘴了。
    如今的西唐,是有太监这种生物的。
    相比于隔壁,那个欣欣向荣,正大步迈向资本主义,向近代走进的大明朝而言,由一群具有“革命精神”的“农民起义者”们,建立起来的西唐!
    却开起了历史的倒车。
    这个农民起义政权,不仅建立了森严的统治阶级制度,同时,还又把已经被大明朝丢在历史垃圾桶里面的太监制度,给全新捡了起来。
    只不过,由于西唐的人口太少,所以,这些太监并不用西唐的汉人阉割的。
    大唐长安宫中的太监。
    悉数都是大唐皇宫内的三朝老监(三朝老太监,明,顺,唐三朝)杜勋主持下,大量阉割的西域本地少年。
    还别说,由于西域此地气候干燥,这阉割太监的成功率,竟然比杜勋在北京那会,成功的多了——技术大概差不多的情况下,气候干燥,伤口感染的概率就低的多了。
    如今,西唐定鼎西域之初,阉的那批太监已经可以干活了。
    所以,宫里是有大量的异族少年太监在伺候着皇爷李过。
    当然,也不用担心,这些异族少年谋害皇爷李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些少年年龄尚小,还不知道他们失去了什么,同时,这是古典时代,这些少年,大概都是西域大规模叛乱后,被镇压后俘虏的,在当下的时代,对于他们而言,能保住性命,已经是如天之恩了,丢掉点小玩意,又算的了什么?
    历史上,有明一朝,用的战俘太监,可不是个小数目,可也没听说过这些太监敢谋害主子的。
    甚至,这里面,还出了好些个名宦呢。
    忠心耿耿,为大明朝做了许多贡献,下西洋的那个郑和,不就是其中一位?
    此刻,在这西域太监搬来的锦凳上坐定,李过则是高兴的道。
    “朕今日高兴,让人去烤头羊,下些面条,再备上些瓜果,葡萄酒,额们今好好的吃喝一顿,丞相也留下吃些如何……”
    “谢陛下赐宴!”
    李岩赶紧拱手道谢。
    西唐的等级虽然森严了,制度也完善了许多,上下之间君臣的观念,更是大大加深,但有一点却没变。
    那就是,那股子艰苦朴素的劲。
    这李过高兴成这样,也不是是烤了头羊吃,而且,看样子还不是一个人吃,还要拉上些人一块吃。
    这明摆着,平常是不会单独烤头羊吃喝的啊。
    身为皇爷,哪怕统治的仅仅只是一个,并不富庶的西域,但能够做到这点,已经算的上是节俭了。
    当然。
    这倒也正常。
    大唐现在的一代们,那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
    他们对于生活享乐,是没有太大的追求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再能睡上个漂亮的美人,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极致之享受了。
    所以,当赐宴摆上后,李过又唤太监,去请来了牛金星,刘芳亮,刘希尧,高一功,还有宋献策几人一块吃喝。
    这么多西唐豪贵,吃的只是一头烤熟的全羊,还有几盘凉拌菜,一些瓜果,还有大碗的油泼面,这足可以证明西唐上来的节俭。
    此时,只见到李过,心情大好之下,胃口亦是大开,他啃着条羊腿道。
    “人心情一好,这胃口便自然而然的好了,前些日子,那些御医们开的甚药,朕吃了之后,胃口仍然不怎么样,可现在却不同了,这不用药,照样是能吃能喝,这一顿饭,怎么着也得两斤肉,一斤面,外加一瓶酒……”
    说到这,啃着羊腿的李过,又抓起了一旁的冰镇葡萄酒,咕咚咕咚灌了几味,然后忍不住赞叹。
    “这布哈拉汗国的葡萄酒,喝起来也另有一番滋味嘛!”
    “皇爷,这个布哈拉汗国,就出葡萄酒,当初那张骞出使西域时,当地的葡萄牙酒,便颇为有名了,这可是好东西啊,在中原可喝不着……”
    李岩赶紧卖弄起来了学问。
    李过闻言,点了点头,又阴着脸说。
    “只可惜,跟这个布哈拉汗国之间,隔了一个准噶尔,要不然,额们两国通商交好,那岂不是好事?”
    “唉,这个准噶尔确实不好对付啊……”
    一扯到这,众人又不可避免的扯到了国事上。
    这倒也正常,一大群是西唐高层,又身逢乱世,没有享乐的机会,也没有享乐的兴趣,自然而然,这三言两语,便扯到了国事上面。
    只听刘芳亮说。
    “朱贼昏君给准噶尔汗国送了好些火铳,还送了些铳匠,现在在碎叶城,巴图尔珲台吉已经开办了铳厂炮厂,还效仿西法,练起了精兵,额们大顺,想灭这个准噶尔,确实有些不易……”
    “若是肯出大力气,倒也不是不行!”
    刘希尧话锋一转道。
    可旋即,又一摊手。
    “但额们西唐如今,又得跟罗刹国打,又得防备朱贼,固始汗又不老实,还想反攻拉萨,额们腾不出那么多的力气,而且如今,额们又是休养生息哩时候,再出大兵,难免损耗骨血。”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一鼓作气,灭了他准噶尔……”
    李过略有些后悔说,牛金星却道。
    “皇爷不必懊恼,说起来,这个准噶尔额们大唐,还是留对了,皇爷试想,若这个准噶尔不灭,这我大唐之西,可就是哈萨克汗国一家独大了,绝非我大唐好事,而且,这西域的布哈拉,哈萨克虽然有好东西,但他们却笃信回教,我大唐跟他们若是成了邻居,就咱们对这些西域回回的手段,也难跟他们交好啊……”
    “这倒是!”
    李过点头,大唐的是崇道信佛的。
    道,自然是老子姓李的原因,外加宋献策这个神棍身居高层。
    而佛嘛,大唐为了拉拢雪域高原的“纯真”用的,同时,大唐本地也很有市场。
    这就导致,在宗教上,先天与西面的布哈拉,哈萨克,这个已经绿化的中亚国家不对付。
    再加上大唐对本地的穆斯林们的迫害。
    所以,真要是成了邻国,对大唐还真不是件好事。
    留着准噶尔这个佛国,作为宗教碰撞的缓冲地,倒也不是不行。
    想到这,李过笑道。
    “好了,先不提这些,说起来,来亨能顺利回缅甸,朕心里高兴,不想提这些不开心的……”
    “皇上若是思子心切,臣倒是有一计,可以让皇爷您与皇长子建立联络,书信往来,问安问候……”
    牛金星突然间插嘴道。
    “这相隔万里,中间还隔着个朱贼,恐怕不易吧?”
    刘芳亮皱眉说。
    牛金星却是解释道。
    “确实不易,但也不是不行,高原往南,翻越那喜马拉雅山,就进入到了莫卧儿的地界,然后,就可以乘船,或是走陆路,到缅甸去了,此番皇长子在南京遇困,就是因为,未能提防朱贼,皇爷可以去信一封,给皇长子提个醒……”
    “送信肯定是能送到,哪怕是走朱贼境内,也能送到,朕只是担心,这信会给来亨,招来祸事……”
    李过说道。
    他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可旁边的李岩,却是思虑道。
    “皇爷,皇长子(他也不敢废太子了)在缅甸,已经不为朱贼信重,此番被朱贼勒索五百万两,以小见大,撕破脸是迟早的,皇爷不必担心这个……”
    “这倒是,这个朱贼昏君就没安好心,他既然敢做这些,那朕索性也放开好了,回头派人,给他送封信,让他小心些,另外……”
    说到这,李过又话锋一转。
    “不过,这个印度也挺富的嘛,来亨随便一抢,就抢来了那么多银子,招来了朱贼的觊觎,若是我们西唐,能把印度夺下来,也不失一场富贵哩……”
    虽然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平日里生活也是节俭的很。
    但李过可不嫌自己手上的财富少。
    对他而言,即使是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留着传给子孙后代嘛。
    好嘛,李过也盯上印度这块又肥大富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