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成皇家小祖宗 > 第六百七十七章 沈行舟出现
    宋晚晚:“……”
    张景荣这个操作她属实没有想到。
    徐岱正殷切的献着殷勤,看着走过来的张景荣,表情一言难尽,眼里还有几分哀怨。
    李清妍倒是接受良好,把勺子递到一旁的徐岱手里,整理了一下衣裳淡定道:“我姓李,家父乃……”
    还没等李清妍说完话,张景荣直接摆手打断:“不重要,不重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他拉长了语调,用余光看了一眼,见李清妍脸上没有不愉的神色,这才接着道:“听说李姑娘有意资助咱们些银子?”
    宋晚晚刚走过来就听到了这句话,脸上的表情瞬间精彩纷呈,她有点不想承认自己认识这货。
    这话倒是正中李清妍下怀,她下意识扬起了唇角,摆出了做生意的态度:“确实如此,如此利民的好事,小女也想略尽绵薄之力。”
    “不知李姑娘要捐多少?”
    张景荣眼睛更亮了,看李清妍的目光也更加殷勤,这可是个财神爷,要好好的供着。
    李清妍微微一笑,伸出了三根手指。
    张景荣眼睛瞪得像铜铃:“三千两?”
    李清妍点了点头。
    张景荣脑袋疯狂的点着:“好好好,我替这里的百姓谢过李姑娘慷慨。”
    一个有心巴结,另一个有心结交,两人瞬间你来我往,相谈甚欢。
    徐岱在一边羡慕的不行,手上还得不停的舀粥,模样看起来可怜又可笑。
    眼里看着大家都各司其职,耳边听着百姓
    们的歌功颂德,宋晚晚心里满意的不行,默默打算回去给他们几个加鸡腿。
    正当她打算再巡视一遍后就离开时,不远处的人群中突然乱了起来,时不时还有尖利的叫声传出来。
    瑶光瞬间现身,护着宋晚晚往后退到了安全的地方,一双眼睛警惕地看向四周,整个人都进入了戒备状态。
    张景荣也顾不上跟李清妍聊天,同她讲了句抱歉,忙不迭地走到人群中去了解情况。
    不知道过了多久,聚集在一起的人群逐渐消散,张景荣信步走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年。
    就这么远远的看着,宋晚晚有一种莫名的眼熟感,等到少年走进,那种眼熟感更加强烈。
    瑶光看到少年时,就已经开始瞳孔地震,一向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此刻也多了几分人性化。
    宋晚晚没注意瑶光的表情,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到底是什么时候见过这个人。
    还没等她想起来,少年就已经自己开了口:“许久不见,不知诸位近来可好?”
    宋晚晚眉头微皱,纯瓣跟着抿起。
    那种熟悉感扑面而来,但这人到底是谁,她真的没想起来。
    瑶光这时候突然开了口:“我们过得自然是好,不过看你这情况……”
    说着,她上下打量了一眼,继续道:“貌似是不太好?”
    少年脸上的笑瞬间僵硬,“姑娘还是这么爱开玩笑。”
    “我从来不开玩笑。”
    “所以,你这是什么情况?”瑶光问。
    “如你所见。”少年耸了耸肩,脸上满是闲适:“我如今大仇得报,已经重回了自由身。”
    “沈行舟,你什么意思?”
    瑶光眼中有惊喜闪过,即使再过克制表情,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她。
    沈行舟?
    宋晚晚听到这个名字时,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实在是他和上次见面时差距太大,她完全没把两个人往一起想。
    第一次见面时,沈行舟一身粗布麻衣,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头发高高的梳起,看起来很是落魄。
    可是如今一身华服,唇红齿白的少年,跟那时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就好像两个世界的人一般。
    如果不是瑶光叫破了他的名字,她打破头都不会联想到沈行舟身上。
    不过现在的沈行舟跟之前相比,还是现在更顺眼一些,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亮眼。
    少年也就是沈行舟邀紧了嘴唇,抬头有些忐忑的看着瑶光,问道:“你当初跟我说的话,不知道还算不算数?”
    “哪句话?”瑶光问。
    沈行舟一噎,神色也有了几分僵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你曾经说过,等到我大仇得报或者后悔了,可以去烟雨楼后门找你,你会再给我一次机会。”
    即使心里已经乐开了花,瑶光面上依然强装镇定,高冷道:“没错,这事儿我记得。所以你想好了?”
    沈行舟郑重点头:“我想好了。”
    前段日子商界的那场震动给了他机会,他忍辱负重了这么多年
    ,终于趁着大家忙着扫尾的时候,从‘老大’那里查清了当年父母去世真相,同时也得到了自由身。
    如今大仇得报,心里再无龃龉,余下的日子他想为自己而活,活得肆意而潇洒,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
    “不打算科举了?”瑶光又问。
    沈行舟先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虽然还是想科举,但感觉这条路太慢。如今面前已经有了捷径,我实在想不通自己有什么不走的理由。”
    最开始他拒绝瑶光拒绝的洒脱,可回去同沈南浔聊过,再经过沈南浔这么一分析,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幼稚,甚至幼稚到可笑。
    他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往上爬,最后能够高居庙堂,上可以直达天听,下可以造福百姓。
    可他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源,只有所谓的一腔热血。
    大家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他凭什么比别人爬得更快?
    就算他在科举中侥幸赢得了头名,获得了皇帝青睐,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
    毕竟状元三年便出一个,其实在朝廷里并没有多稀罕,最后的去处也只能是翰林院而已。
    那种没有实权的地方,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要去,也想不明白自己去了要做些什么。
    可这是每个科举人的必经之路,他自然也不能免俗,必须要走上这么一遭。
    但他有远大的抱负,不想花费时间蹉跎在闲职上,那最简
    单的方法便是同意瑶光之前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