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成皇家小祖宗 > 第八百五十四章 靠山的重要性
    皇帝的愧疚一旦生出,便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绝。
    私库里有许多奇珍古玩,皇帝打算回去后好好给姜妃挑几件。
    姜妃闻言立刻打蛇随棍上:“臣妾确有一事有求于皇上,希望皇上能允了臣妾。”
    皇帝眉头微微皱了皱,“说说看。”
    姜妃温和的开口,将在心里演练了数次的话脱口而出:
    “时光匆匆如流水,眨眼间臣妾同陛下已经相识十数年,臣妾也已从当年的二八少女变成了如今模样。”
    皇帝道:“爱妃容色依旧,不减当年。”
    姜妃今日专门打扮过,淡黄色的宫裙与御花园满地的菊花交相辉映,端的是人比花娇。
    姜妃笑了笑,继续道:“臣妾离家多年,虚长了些年岁,也对故国多了些想念。”
    语罢,她偷偷看了一眼皇帝。
    只见皇帝神色莫名,墨色瞳仁深不见底,叫人猜不出其中思绪。
    “爱妃想归国了?”皇帝问。
    姜妃摇摇头:“臣妾既已入了皇宫,自然会遵从皇宫的规矩,怎么可能在想着归国?”
    “那爱妃的意思是?”
    姜妃道:“父王如今年纪大了,臣妾作为父王独女不能侍奉左右深感内疚,故而想让清和替臣妾去姜国尽尽孝。”
    见皇帝神色有异,姜妃又补充道:“不用待上太久,半年便可。”
    皇帝闻言眉头皱得更紧,食指和中指无意识的敲击桌面,似在深思姜妃话中的可行性。
    姜妃也不出言打扰,只端起茶壶给皇帝续上
    茶,随后便等着皇帝慢慢思索。
    景昭仪此刻则是跟着帮腔:“清和那孩子稳重,小小年纪心里就有成算,臣妾认为由她替姜妃在南昌王膝下尽孝再合适不过。”
    “况且臣妾那日在常宁殿还听公主提了一嘴,说是她们有意将芙蓉居开到姜国去呢!”
    过了许久,皇帝才开口道:“可。”
    姜妃眼中立刻盛满笑意,起身冲着皇帝盈盈一拜:“臣妾多谢皇上。”
    景昭仪也忙跟着说了几句逗趣的话。
    允了姜妃此事,皇帝只觉好心情少了大半,略微在这里坐了坐便起身离开。
    等到皇帝不见了身影,景昭仪这才看向了姜妃:“恭喜姐姐得偿所愿。”
    姜妃同样回望着景昭仪:“多谢妹妹仗义直言。”
    景昭仪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只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姐姐不用放在心上。”
    姜妃抿唇轻笑,举起茶盏道:“姐妹之间不言谢,一切都在茶里。”
    语罢,姜妃将茶一饮而尽。
    景昭仪也跟着笑了起来,同时将杯中茶水尽数饮下。
    又在此处聊了片刻,两人起身各回各宫。
    ……
    皇帝允了李清妍去姜国的第二天,李清妍便进了宫。
    她先是去漪澜宫陪姜妃说了会话,随后便直接来了常宁殿。
    宋晚晚一早就得了消息站在门口等待。
    尚在禁足之中,宋晚晚这样其实不合规矩,不过路过的宫女太监们也只做不知。
    公主依旧盛宠优渥得皇上看中,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去
    寻她的晦气。
    待到身影渐渐近了,宋晚晚兴奋的挥手:“妍姐姐!”
    算起来她们也有好一阵子没见过了。
    听到宋晚晚的声音,李清妍脚步不由得加快,步步生风地走到了宋晚晚面前。
    宋晚晚扬起笑脸迎了上去,姐妹两个相携去了正殿。
    嘉嫔坐在主位上,温柔的跟李清妍拉着家常,听着李清妍讲李家的近况。
    有些消息她在宫中也能得到,只不过这些没有家人转述来的让人心安。
    李清妍脆生生的声音在常宁殿响了小半个时辰,嘉嫔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了姐妹俩离开。
    侧殿里,四个小姑娘齐聚一堂。
    许久未见,几人当中以乔嫣然最为热情,一张小嘴从张开几乎就未停下来过。
    李清妍许是在正殿里说多了话,此时只安静的在那里坐着,时不时的温声附和两句。
    待到诉完了思念,乔嫣然这才问道:“听说你打算去姜国,什么时候出发?”
    说这话时,她语气带满了羡慕。
    另外一个国家唉,她都还没去过呢!
    于书雪也是羡慕满满的看着李清妍。
    李清妍想了想道:“大概在秋末。”
    “可是有什么说道?”
    “秋末将会有一批优质的毛料到货,我打算装车带着去姜国,让毛料替我在姜国打开局面。”
    顶着几人的目光,李清妍道:“北方冬日素来严寒,姜国国都位置则更加偏僻,毛料在那里很是畅销。”
    “我带着毛料去姜国,算得上是投其所好
    ,希望能凭借着它们打开局面。”
    “咱们芙蓉居的铺子想去姜国开,最重要的便是客源,所以我想交际的名义往各家大族的后院里送些毛料和口红。”
    南昌王颇受姜帝信任,在朝中很有话语权,所以她南昌王外孙女的名头在姜国应该能得几分薄面。
    有了这几份薄面,芙蓉居在姜国扎根应该不算太难。
    即使有些小困难,她们也能够克服。
    宋晚晚想了想说:“眼下我们对姜国的情况未知,你刚一去便去送礼,会不会有人不买账?”
    她怕姜国有人看不起李清妍,明明有着郡主之身,却亲自行商贾之事。
    虽然贵女们名下皆有铺面,可如同李清妍这样亲力亲为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姜国不比京城,她怕李清妍无人撑腰。
    而且京都是各国要塞,在京城开店的背后都有势力,她们一个外来者要闯入其中分上一杯羹并不容易。
    李清妍不甚在意的道:“南昌王府在姜国地位尊崇,母妃又是南昌王唯一的女儿,大家自然会给我这个面子。即使这个面子浮于表面,但也足够糊弄下面的人了。”
    这话是不久前姜妃同李清妍讲的。
    姜妃在姜国生长十数年,一直都是贵女们楷模,闺中密友也有不少,如今也都嫁到了高门做大妇。
    有了她们的支持,李清妍在姜国行事定会畅通无阻,芙蓉居做大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就是有靠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