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权臣福妻美又娇 > 第156章 女孩儿聪明博学
    第156章 女孩儿聪明博学
    言菀笑了笑:“即便您同意,族里的长辈应该也不允许,我不想让您为了我与亲人起争执。而且我也不能去的。先前我主动要求为夫君的生母扫墓,若跟您去了曹阜,我便要失信于他了。”
    “菀菀重信重情义。”
    言菀弯着眼笑,这人爱夸她这点,和高胜颐那家伙有一拼。
    想起此行的目的:“我想问您,淮北王多大年纪?为人如何啊?”若是和段修一样,三十来岁,长得还好,又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这事她就不操心了。
    “淮北王?你从哪儿知道这个人的名号的?”
    “这个人很出名?一代枭雄吗。”如果是这样,她真是自作多情呢。
    “枭雄?”
    段修笑道:“枭雄这个比喻可不恰当,那人五十多了,不良嗜好很多。比你夫君之前的名声还坏。”钟爱玩弄十四岁以下的少女。
    后面这个话,他不能当着女孩儿的面说。
    段修不说,言菀也能臆想到,比高胜颐的名声还坏,以前京都有人传高胜颐连男人都睡,那淮北王不得更恶心?
    而且五十多了。
    看来周嫣去了是续弦。
    古代人普遍短命,五十多不是快死了吗?
    可不能让周嫣嫁过去当寡妇。
    言菀开始转入正题,说起周嫣要嫁给淮北王的事儿,而后道:“三姑娘非说如此才能保住宣国公府的荣华,您觉得她牺牲的有意义么?”
    “牺牲?”
    女孩儿真会用词。
    “不嫁无意义,嫁便有意义。淮北王是大周唯一的藩王,原本有两个儿子,却英年早逝。周三姑娘若成了淮北王妃,只等淮北王一死,她便能继承他的家产了。”
    言菀:“.”
    家产?
    她怀疑这人也是穿越来的。
    等男人死了继承家产这话,古代人能说出来?
    盯着他打量了一番,又道:“您说笑呢,女子如何能继承家产?淮北王没有儿子,也该有兄弟罢。”
    段修分析道:“他只有当今圣上一个堂兄弟,堂弟从一个小寡妇手里抢家产,天下人会如何说?周家走的一步好棋,只看那三姑娘,会不会下。”
    言菀:“.”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
    淮北王的家产那么好得,为何到了五十多岁,才想起来续弦?
    “既然您这么有远见,您说说周家此次洗脱嫌疑后,还能得皇上宠信吗?周世子,能不能回内阁了呢?”
    段修沉吟:“周家平日里做事多少会留些余地,也未曾在明面上仗着身份压过人。复宠的机会很大。
    至于周恒,也算个人才,回内阁也是早晚的事。不过此事对他们的打击不小,嫁闺女复宠乃捷径。你专程跑来,不会就是问爹这些罢?”
    言菀诚实的点点头,还说是。
    段修:“……”
    其实言菀还想问武伯侯家,又不敢。
    料想段修答应过了,应该不会食言的,忍着没提。
    今儿段修回来的早,时辰又尚早,言菀没急着回去,到他的书房帮他研墨。
    段修桌子上摆了不少折子,批过的言菀会拿起来看,小到春种,大的举报贪腐,他都会认真批复。
    看来段修,是个好官,有这样的父亲,她为此感到骄傲。
    段修放下笔,下意识捶肩膀,言菀看到了说给他捏肩。
    段修不好意思了。
    到底是大闺女,多有不便。
    言菀倒没想别的,帮他捏了会肩膀,然后说:“久坐不动会对脊椎造成伤害,日后年纪大了后颈疼痛状况会越发明显。我教您一套动作,每天做两遍,看好了啊。”
    言菀在他跟前摇头晃脑了一圈。
    让段修跟着学了一遍,段修过目不忘,做完言菀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您的记忆力真好。”
    言菀又问他,卧房案子上的书,他是不是常看,段修应下后,她说她也爱看那些,两人说着说着讨论起鬼谷子中的谋略及道家思想,军事问题的触类旁通。
    越聊越投机,直到老太太的婢女来喊两人用膳。
    言菀才发现外面的天黑了。
    暗想今晚回去又要被高老太太唠叨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留在段府用晚膳罢。
    到了段老太太那儿。
    段老太太道:“你们父女俩在书房说什么呢,丫头去了两回,都没敢叫你们。”
    “提点菀菀读书。”女孩儿聪明博学的令他震惊骄傲,说提点,是给老太太听的。
    “姑娘家读太多的书并不好,女子无才便是德,道理懂的多了,回家就该教训丈夫了。”
    段修不认同:“姑娘家懂得道理多,贤惠不更好?”
    言菀因为晚归,被强行禁了足。
    但因为要为段老太太治腿的缘故,她托阿禅去段府传话,段老太太亲自来了府里,在高老太太的指引下,进了言菀的院子,觉得磕碜。
    这装潢摆设,还不及她老家的孙女儿们。
    这孩儿可是她最出息的一个儿子的唯一女儿,即便出身不那么光彩,但也是独一份血脉。
    在婆家却如此不受待见,赶明儿认祖归宗,便搬回去住。
    段老太太心里打算着,脸上却没表现。
    言菀见到段老太太,迎上来:“您可算来了,等您老半天了。”
    言菀扶着段老太太进屋,准备帮她针灸,她支开高老太太:“奶奶,孙媳与老夫人有些私话讲,您先避避可以吗?”
    她倒不是怕医术便高老太太瞧见,而是一时半会的,和高老太太解释不清。
    高老太太有些不高兴,什么话她不能听?
    而段老太太也不高兴,能叫婆子奶,她这个亲奶奶,怎么就不能喊一声?又瞧见言菀用心为她扎针治腿上的寒症,心里再有怨气也发不出来。
    言菀帮老太太针灸完,又了她两颗养身丸:“这是我专程给您制的,吃了能排出身体里的部分杂质,养气健脾。”
    自打刘氏帮她宣传,说她在看医书后,她便大大方方的在院子里的熬汤药了。
    之前高胜颐亲自说他的毒解了,眼下旁人见她如此行径,又以为他的毒没解,私下里议论她在想法子为高胜颐配解药。
    她也懒得解释,随那些下人说了。
    段老太太当即吃了一颗,她的腿寒症近来有感觉在好转,虽然还是疼,但没以前那么厉害了,心里对言菀的医术,愈加有信心。
    段老太太走后,高老太太又来问她话:“你奶奶突然到访,是不是你叫丫头喊过来的?”
    言菀不承认:“不是,平日里孙媳去段府,是为段老夫人治寒腿的。今日被您禁足,未准时过去,她以为孙媳出了什么事儿呢,特意过来看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