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这东西一看,心里猛地一沉。这巴掌大的黑乎乎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用芦苇杆篾成片,然后编织而成的席子。
这应该是一张大席子的一个边角,依稀能看出材质和纹路。上边黑颜色的东西从断边蔓延,好像是被火烧断了。但是摸了摸席子,冰冰凉凉,似乎浸透了水。
“那痕迹不是烧的,这东西出来就跟海绵似的,里边的水都挤不出来,更别提烧了。”尹韵说道,“而且我能感觉到,这上头阴气很重,而且很暴戾,怨气不小。”
我一下子就和郝义老爷子联系到了一起。只是凭我现在的见识和能力,分析这种东西还是差点意思。于是不敢怠慢,带着席子去了茶馆。
大过节的,茶馆里的前辈们心情不错,给我提供了不少信息。他们说这席子大概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煞气极重,水火不侵,刀枪不入,藏在土中也不会腐烂。至于上边焦黑的边缘,应该是被阴煞之气极重的东西腐蚀了。
而且这席子的编法很有问题,采用的是万字结。成品看上去,好像是佛门的万字佛印拼凑在一起。应该是专门镇鬼祛邪,普度冤魂用的。而且这块残存的席子上,正气凛然,编织者应该是胸怀宽广,公正侠义的人。
镇鬼用的东西,身为镇鬼传人的刘桂怀居然看不透。看来我华夏能人辈出,并不局限于孙、刘、宁三家。
老前辈们神色庄重的嘱咐我,不管这席子包的是什么,哪怕就是块木头,也赶紧烧了。如此重的怨气,早晚会产生异变,引发不可预知的大祸。
这消息非同小可,我赶紧给刘桂怀打电话,想要告知一下,结果这家伙电话居然关机了。
一丝不详的预感笼罩着我,尹韵这席子包裹着一大片的白骨,若是这些白骨诈了尸,估计那就是一场生化危机一般的大灾难。犹豫了一会儿,我决定亲自去华北一趟,看看这事儿还有没有抢救一下的可能。
出了茶馆和尹韵一说,尹韵也表示要一同前往,同时还召唤了在家无所事事的孙倩倩。
孙倩倩非常不情愿,因为她说这次的事情肯定危机四伏。我问她都有什么危机,她也不说,只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听爷爷说过,走阴一脉传承,会让人产生一些神奇的第六感,对于危险和机遇都有说不清的心灵感应。虽然其余两派都嘲讽走阴一脉靠运气,但是这种第六感准确度极高,不能单纯用运气来解释。
心里一沉,赶紧将家里用得上的东西都装进了行囊。孙倩倩虽然不情愿,但是听说刘桂怀八成已经陷进去了,还是毅然决然的和我们走了。别看这姑娘性情难以捉摸,在关键问题上,倒也不含糊。
一行三人刚刚集合,便同时收到刘家的消息:去华北做法事的队伍失联了,里边包括刘桂怀。
我们三人都感觉事情严重了,但是家中长辈全都联系不上。我们不敢耽搁,咬咬牙决定自己去。毕竟刘桂怀也算是朋友,这家伙和我长得还挺像,看着他陷入危机袖手旁观的事情,我是做不到的。
刘家人很着急,连夜订了机票,让我和尹韵还有孙倩倩启程了。一路辗转,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平安降落在华北重镇,封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