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嫣本以为,自己府中没一个人染病,是因为他们的防范措施做得好。
可现在想来,会不会是因为他们所有人吃的都不是洲城里的食物呢?
沈若嫣指着梁正修手中的红薯问道:“梁大人,这些东西不是在城里买的吧?”
“陆夫人你怎么知道的?”梁正修明显一愣,吃惊地看向沈若嫣,接着继续解释道,“您当日不是建议我把城中所有粮食全部征集起来,统一进行调配嘛。
我立刻就叫人去做了,可是接到下面报上来的数字后,我草草算了一下,发现城里的粮食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救援,就想着如今每天城中四处都有人生病,大家脑子里的这根弦已经绷得太紧了,要是没了吃的,百姓肯定会闹起来。
所以我便让人联系洲城附近的农户,看看能不能从他们手中买到些粮食。
可是你也知道,自从得知我们这边有瘟病,根本没人敢靠近,好不容易找到几个人胆子大的,才知道最近虽然是秋收时节,可田里的稻子收割上来后,还需要打谷、晾晒等一系列的步骤,一时半会儿,也买不到能满足城里那么多人的大米。
后来,好不容易从附近的农户手上搞来一批红薯,我便带头让府衙里的所有人都吃红薯,把大米留给百姓。”
听完梁正修的叙述,沈若嫣心里更加敬佩起府衙里的所有官兵来。
他虽说得轻松
,可在瘟病四起的环境下,能一边啃着红薯,一边为百姓奔波的人实在太值得敬佩了。
与此同时,沈若嫣也更加确定了自己之前的那个猜测。
城中的粮食很可能有问题!
梁正修扬了扬手上的红薯,继续说道:“不过现在好了,陆大人回来了,他一定会帮我们解决缺粮这个大困难的。
我这个红薯呀,也吃不了几天了。”
谈起陆彦,沈若嫣也跟着弯起了嘴角,“梁大人,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就是因为你们吃的是从外面采买的食材,所以才没有得病的?”
沈若嫣说着,将自己府中的事也说了一遍。
梁正修听完,激动得一拍大腿,“所以陆夫人您是说,这病或许跟城里的食物有关?”
说完,他也顾不上咬到一半的红薯了。
将红薯往桌子上一搁,梁正修从一旁的架子上拿出一张洲城的地图,口中念叨着:“这里是最先发病的那家米粉铺子。”
说着,梁正修拿起毛笔,在地图上点上了一个小黑点。
“让我想想,这里好像也有一户人家,全都染上了病,还有这里…… ”梁正修这几日带人奔波在第一线,对城里哪里有瘟病十分熟悉。
根据记忆,很快就将城中染病的人家,全都标注在了地图上。
沈若嫣走近一看,地图上分布的小点看似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就是因为没有规律,这才更显得奇怪。
“梁大人你看,这是最
初生病的米粉店,可是他周围的小点并没有比别处更为密集。”沈若嫣指了指地图说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他周围染病的邻居不比别处多。
还有这几处地方,小点也都十分分散,看不出有集中爆发的感觉。”
“对呀,若是这病会传给别人,这些小点应该更加集中才是。”梁正修点头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