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们懂得利用百姓为自己造势,沈若嫣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不但派人,带着大批货物,假装前往益州做生意,迫使这些土绅们,不得不出高价将货品买下。除此之外,沈若嫣还安排了人手,去益州附近的城镇,四处散播边境有人在高价收购各类货品的消息。
这样一来,嗅到了商机的人们,纷纷带着大批货品蜂拥而至,那些土绅们纵使再有钱,也无法将每个商队一一拦下,顾此失彼间,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批人马带着货品涌入益州。
而与此同时,益州境内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新开张的铺子。
这些铺子大到酒楼,小到街边小摊,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行业,而且他们的统一之处,便是价格低廉,严格按照官府的指导价格进行售卖。
原来,在土绅们的注意力都被边境的商贩们吸引的同时,从京城调过来的另一部分人手,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起,在益州扎稳脚跟的第一间铺子来。
他们本就是经营的各中高手,在诡谲多变的京城中,也能将自己手下的铺子做大做强,到了益州这种地方,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有几个人,一口气开了好几家铺子。
就在沈若嫣担心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人家却已经悠哉悠哉地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招呼起络绎不绝的客人来。
因为铺子里的东西价格低,质量好,想买多少
就买多少,不用过多的宣传,立即就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不管什么东西,一上来就被一扫而光,还好开业之前准备的货品充足,要不然还要担心不够卖呢。
见这些铺子,不但以极低的价格售卖货品,而且可以保证源源不断地供货,这下土绅们彻底慌了。
他们想找人将这些铺子砸了,可铺子周围有人暗中保护,他们派出的人,还没来得及提起一根棍子,就被人揍了一顿,五花大绑的压到官府中去了。
这下原本囤积了大量货品的土绅们,只能被迫跟进,以很低的价格将东西售出,因为他们囤的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粮、油、米、面,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不但储存起来麻烦,一不留神还容易变质,要是再不出手,恐怕就要砸在手中了。
让他们更加郁闷的是,这些货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进来的,这么这么一进一出,不但把之前赚到那笔钱都吐了出来,还赔上好多老本,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场因为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风波,就此停歇,百姓们又过上了原本安稳的生活。
然而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经过这场斗争,那些土绅们虽然损失惨重,却并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多大的牵连。
沈若嫣手上虽收集到了不少,他们与师爷之间的信件,可若是想用这个定他们的罪,那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大可
以佯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把罪过都推到手下的管事身上。
不过沈若嫣也不着急,她知道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与土绅们的对抗,仅仅拉开了帷幕。
他们之间的拉扯,来日方长。
所幸借着这场风波,沈若嫣手下的各位掌事,在益州各地将大大小小的铺子都开了起来。
因为是第一批带头卖低价货品的铺子,在百姓中的口碑十分好,就算物价恢复正常了,大家也都喜欢去这些铺子买东西,这样也算是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看完大家写来汇报各家铺子最近经营状况的信件,沈若嫣疲倦地揉了揉眉心。
一旁的暗卫见了,十分有眼力劲地问道:“少夫人是不是该回洲城了?”